|
網友原創 添加時間:2008-8-29 第九軍事頻道
據網上最新報道,俄羅斯將向我國出口其最新SU-30MKK的改進型SU-30MKK3戰鬥轟炸機,而我們的鄰國韓國, 也開始增購F-15K, SU-30MKK3與F-15K都是戰鬥轟炸機中的絕代高手,那麼這兩種分屬不同陣營的高手之間,誰在未來作戰中更具有優勢,誰能真正代表東亞戰機的最高水平,估計是讀者迫切想知道的,我將通過所獲得的數據資料,為讀者提供最真實的答案.
首先:SU-30MKK3是F-15K與一樣,都是在以前成熟的機體上改進發展而來,都具備在未來空戰中奪取空中優勢和執行縱深對地攻擊任務的多用途戰鬥轟炸機.
SU-30MKK3也保留了蘇式家族飄逸的外型以及空中機動性,因氣動外型優異,其空戰機動性要較F-15K強,而F-15K戰鬥機的總體布局承襲了「 攻擊鷹」的設計,在結構方面進行適當改進。該機的最大特徵就是在機翼下面的進氣道兩側安裝有外掛式保形油箱。使其最大航程達到4445公里,這一點與強調大航程的SU-30MKK3差別不大.
SU-30MKK3保留了SU-30MKK2的對地攻擊性能,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8,000千克,使蘇-30MKK3的最大極限載彈量創記錄的達到12,000千克,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先機戰機中,載荷最大的,不但超過同門師兄蘇-30MKI(8,000千克)也超過了美軍F-15E(11,113千克),甚至超過了Tu-16中程轟炸機。最重要的是,蘇-30MKK允許在38,000千克的極限重量之下起飛(滿載滿油狀態)!
而F-15K的也毫不示弱,最大起飛重量從E型的36.7噸增至 39噸,有效載荷10442公斤,最大時速2.5馬赫,全機具有15個精確制導武器掛彈點,武器掛點數量之多創下F-15系列戰機之最,比現役的F-15E多了6個掛彈點。 擁有比E型更強悍的對地打擊火力.
強悍的性能來源於先進的發動機,SU-30MKK3採用的可能是俄「禮炮」廠的AL-31-F-M1型發動機,為AL-31F的最新改進型,其最大加力推力由12,5 00千克增至13,240千克,與F-15K採用GE公司的F110-GE-129IPE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相差不大,,並且兩者都來在惡劣的情況下,保持發動機的穩定.不過F-15K發動機的大修時間比SU-30MKK3要長.
在以上的基本性能上,發動機推力,航程,載彈量等,兩位高手都表現出色,難分勝負.誰更強,要看以下分解.
美國攜其在雷達技術上的領先優勢,給三代機的F-15K配置了一台四代機的雷達,使得同樣採用相控陣的SU-30MKK3,也顯得相形見絀.
F-15K的雷達是具備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天線的APG-63(V)2/3,作為世界上第一部在戰鬥機上執勤的AESA雷達,約有3600個接收和發射單元,排列在一個接近正方形的天線框架上。APG-63(V)2/3可以探測到90km以外的小型巡航導彈和"隱身飛機",而在這個距離上原來的 F-15C雷達只能發現常規尺寸的有人駕駛戰鬥機。即F-15C的原裝雷達在90km處發現的目標,對於X波段的AESA新雷達V2而言,在180km處即可發現同樣的目標。APG-63(V)2/3雷達的優點還不止是增加了作用距離和解析度,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同時跟蹤多個目標的能力。能同時制導8枚 AIM-120C攻擊8個不同目標.性能極其恐怖.
相比F-15K恐怖的APG-63(V)2/3型雷達,SU-30MKK3裝備的應該是SOKOL「隼」雷達.採用主動電子掃描陣,在其天線 (AESAA)上集成有約1,000個x波腔的T/R模塊。雷達有3個接收器,發射機峰值6KW,平均功率1.5KW,有16個工作頻率,增益37分貝,對5平方米的空中目標的迎頭搜索距離為150千米,下視距離140千米。尾追搜索距離分別為60千米(上視)、55千米(下視)。對橋樑的探測距離是 150千米,對坦克集群的探測距離為25千米。對驅逐艦的探測距離是300千米。其天線直徑為980毫米,可同時精確跟蹤12個目標,同時攻擊4-6個目標。
兩種雷達都採用X波段,但前者在天線上(AESAA)有3600個發射單元,而後者為1000個,在對小型及隱身目標探測方面,「隼」式比APG-63(V)2/3要差,在與多目標接戰能力上,「隼」式也不如APG-63(V)2/3
除了在雷達方面,SU-30MKK3與F-15K有差距之外,在對地探測,追蹤以及低空突防上,F-15K性能也更為突出.
F-15K裝備的也是洛.馬為下一代戰機開發的「虎眼」/AN/AAQ-13感測器系統,具備世界上最先進的導航、地形跟隨、目標瞄準和紅外搜索和跟蹤 (IRST)能力,飛行員能夠在晝夜和惡劣天候條件下執行飛行任務。該感測器系統主要包括前視紅外導航吊艙和一套遠程IRST系統。IRST系統的搜索範圍與雷達相近,主要搜索導彈在飛行過程中蒙皮所產生的熱量,用於彌補雷達探測小型目標的不足.
而SU-30MKK3裝備由烏拉爾光學機械廠研製的「游隼」(sapsan_E)型前視紅外/光電/激光目標指示吊艙。該吊艙內裝電視攝像機、激光測距儀和目標照明器、激光光斑方位探測器、目標跟蹤單元等設備,當飛機做大機動飛行時,仍有充分能力保證將目標鎖定在視場內。可以提供戰機對地/海面目標的搜索,跟蹤與鎖定能力;控制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射;輔助導航和空空輔助跟蹤等。
「游隼」雖性能不俗,但對抗惡劣天氣的能力比洛.馬的「虎眼」要差.另外AN/AAQ-13將提供手動地形跟蹤能力,將紅外圖像傳送至座艙寬視野平顯上,使飛機可以安全地在30 米以1100公里/小時高速突防. (30米其實也就一棵大樹那麼高,低於很多導彈的最小射高,雷達也很難探測,--------------F-15K的低空突防能力實在太恐怖.)
信息化上,兩者都裝有新型寬頻數據鏈,實時的傳輸,接受其他平台的數據信息.對地火力配備方面,SU-30MKK3也要明顯落後與F-15K
雖然兩者都配備的是精確制導彈藥,但F-15K搭載是採用GPS制導的美軍全套制導武器,包括JASSM防區外發射彈藥/JDAM精確制導炸彈/JSOW防區外製導彈藥/AGM-142精確攻擊彈/AGM-130精確制導導彈.哈姆反輻射導彈等.
這些彈藥大多經過實戰檢驗,多採用GPS制導,精度極高,發射方式靈活,很多彈藥已達到智能化程度.
而SU-30MKK3彈藥依然傳統,包括Kh-59ME防區外空地導彈(AS-13「大螺栓」,射程285千米)、Kh-29電視制導空地導彈和KAR-500、KAB-1500Kr制導炸彈,Kh-31P反輻射導彈等.
不難看出F-15K的彈藥多樣化,能對付各種不同目標,大多採用GPS制導,受干擾更小,俄式彈藥更多採用電視/紅外製導,在 惡劣天氣下醫受影響.當然,在反艦作戰方面,SU-30MKK3的火力比F-15K強.
戰鬥轟炸機除了轟炸之外,也必須具備空戰能力,這一點,兩者也都是強項,誰讓他們的最初原型,就是靠空戰吃飯的呢.
號稱有超強機動性的SU-30在多次軍演中打敗了機動性稍弱的F-15,但這次,勝負可不一定了,造成F-15K翻盤的就是為四代機研製的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HMCS),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坐艙設備之一,其整合了各種重要機載數據,佩帶JHMCS的飛行員能只需目視來跟蹤,瑣定近距目標,按下按紐發射 AIM-9X即可,比玩電子遊戲更加簡單,相比而言,SU-30MKK3的頭盔瞄準具則較為傳統,功能少很多.
在電子對抗上,SU-30MKK3裝備的KH-31P擁有200公里的射程和3倍的音速,這比F-15K裝備的"哈姆"要強,在軟對抗方面,兩者差別不大.
比較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能看出誰的實力更強些,韓國的F-15K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研製F-22項目的經驗和技術,是一款典型的3代機身,4代機內髒的戰鬥機,而反觀SU-30MKK3,雖然雷達更等較以前更為先進,但由於其在4代機的研製方面,落後於美國,使得其機載武器系統的性能不敵採用F- 22技術的F-15K,對其整體性能影響很大.
當SU-30MKK3的到來使我們擁有更加先進的空中打擊力量時,我們切不可驕傲大意,因為在我們的旁邊不遠處,環呲著群同樣兇猛的太極"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