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析陳水扁緣何墮入全家貪腐泥潭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8-28 2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12:56  南方人物周刊
  司馬文武:報銷一個「總統」沒關係

  張友驊:「總統」有任期 媒體監督無任期

  一個自詡為「台灣之子」、以「敢言、清廉」的形象兩度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政治人物,緣何迅速滑落,墮入全家貪腐、大行權錢交易的泥潭?

  特約撰稿 王豐 發自台北

  「三級貧戶」之子

  陳水扁幼年時代歷經過一段非常窮困的日子,這段「吾少也卑賤」的歲月,給陳水扁爾後的人生路程,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陳水扁老家庭院里,有一堵破舊的土牆,他的父親陳松根,經常拿粉筆在牆上寫著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數字,抹抹擦擦。幾乎每隔幾天,牆上舊的數字被擦去,新的數字又取而代之。

  等到陳水扁稍為長大些,他才曉得家裡這堵土牆上寫的阿拉伯數字,原來竟是家中平日賒欠菜錢、米錢的一本「賬簿」。很長一段時期,陳松根沒有固定職業,主要當佃農,靠向地主租地耕作謀生,一旦田裡沒活可干,就去當有錢人家的長工。陳松根工作不穩定,賺的錢基本上只夠一家勉強糊口,要是稍有閃失,遇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工作有一搭沒一搭,隨即陷於入不敷出的窘境,陳水扁的母親就得四處告貸,或者厚著臉皮向常光顧的菜販,賒賬買菜回家。

  實在沒辦法,還要跑到部隊營房附近,撿拾軍人吃剩的飯菜。軍人吃的大鍋飯,都是陳年老米,吃起來有股霉味。殘羹剩飯,能夠果腹苟活性命都不錯了,還哪裡顧得了可口與否。

  小學時代的陳水扁,因為家裡窮,父母沒錢幫他買鞋,每天上下學,他必須赤腳徒步六七公里遠。下了課回到家裡,還要幫母親挑糞到菜園裡施肥。家裡沒錢買柴火燒,要趁天下大雨之後,到附近的曾文溪里,撿拾漂流而下的木頭。

  和生活搏戰,過得如此辛苦。窮則變,變則通。小學時代的陳水扁,就懂得跟朋友借錢,採購孩子愛玩的賭博抽牌(一種抽獎遊戲,付一點小錢,抽一張紙牌,運氣好的可以贏得小獎品),為自己賺零花錢。到了高中時代,還去當市場調查員,賺學費。

  陳水扁這個「三級貧戶」出身的孩子,甚至到了大學時代,第一次造訪女朋友吳淑珍在台北租賃的宿舍,見到吳淑珍房間里放了一個組裝的簡易膠布衣櫥,竟誤以為那就是電冰箱。吳淑珍還透露,大學時代的陳水扁,竟然連銀行定期存單都沒見過。足證他「三級貧戶」背景,果真是如假包換。

  日子那麼艱苦,然而,陳水扁從小到大,在學校里的課業,卻始終是陳家上下引以自豪的榮耀。小學時代,阿扁就自覺到,自己能讀書上學,完全是父母勤勤懇懇,靠著賒賬,靠著辛勞幹活換來的,每一枚銅板,都有父母的血汗辛酸,他讀書也從不敢馬虎,所以,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陳水扁在校成績向來是第一名。

  初中以後,陳水扁從初一到初三,一直是班上的班長、模範生,功課依舊是第一名,所有的學業比較,舉凡注音比賽、書法比賽、作文比賽,也永遠包辦第一名。乃至於到了高中時期,由於陳水扁學業表現優異,他獲准直升曾文中學高中部。高二,他又從曾文高中轉學台南一中。三年高中階段,陳水扁仍是鐵打的「第一名」,畢業成績第一名。大學聯合招生考試,又以第一志願考上台灣大學商學系工商管理組。

  據稱,稍後陳水扁之所以不念台大工商管理,重考台大法律系,是因為聽了當時黨外「立法委員」黃信介的一席演講,決心改讀法律。大一升大二之前,他一方面應付工商管理系的課業,還接著準備重考大學。

  1970年夏天,大學聯考的志願單上,只填了一個志願,陳水扁以全台最高分445分的佳績,考上台大法律系司法組,成為司法組的「系狀元」,緊隨其後的第二名,聯考分數為439分。更令班上同學嘆為觀止的是,在他重考大學之前,他更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律師高等檢定考試」,他不必等到大學畢業才報考律師執照考試。大三那年,又以當年律師高考第一名的佳績,通過了律師執照考試。

  律師考試當年是窄門中的窄門,每年有一兩千人報考律師考試,錄取名額往往最多不超過10名。僧多粥少,每年被刷下來的落榜生,屢敗屢戰,一莢倏跡?詼嚳?上當弦檔難Сぁ⒀Ы憧劑撕枚啻危?故敲?淥鍔健G渴秩繚疲?濾?餼谷荒芏勒檻⊥罰?鳶裉餉??肫淥凳撬?拊斕囊幌釔婕#?蝗縊凳撬?а烙財吹慕峁??/p>

  據陳水扁日後回憶,他大學時代的功課之所以能永保名列前茅,和他大學時代交女朋友不順利有關。據稱,陳水扁每次交女朋友不順利,就一個人跑到圖書館,深切反省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隨即發奮讀書,想以好成績贏得異性的青睞。從大一到大四,他的學業始終維持全班第一。到了大三,更獲得台大法學院最高分之殊榮,每學期都獲得象徵台大學生最高榮譽的「書卷獎」,還領到台大法學院最高額獎學金1.2萬元,這筆錢在1970年代初期,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崛起政壇

  以陳水扁被台灣地方政府列名「三級貧戶」的家境背景,他歷經十餘載寒窗苦讀,不僅光耀了陳家的門楣,更為他執業律師的事業生涯,開闢了一條平坦的康庄大道。他日後能夠從法界,轉軌政界,投身黨外民主運動,也是植基於早年埋頭讀書的那段艱辛歲月。

  崛起政治舞台的陳水扁,當初之所以能贏得台灣眾多草根選民的認同支持,在他身上至少具備了三種主要特質:首先,他以貧窮線邊緣的南部鄉下孩子的背景,但憑個人苦讀奮鬥,竟能躋身台北都會白領之列,頗讓這些草根選民引以為傲,因為,他完成了一般草根選民無法達到的境界;其次,他運用自己熟知的法律專業知識,對抗1970年代末期的國民黨威權政府,尤其在他接受「美麗島事件」黨外涉案人的委任,逐步在法庭和各種公開場合嶄露頭角以後,他的角色更趨鮮明;其三,他在台北市「議會」、「立法院」,擔任「民意代表」時期,不斷凸顯自己「敢沖敢言、為民喉舌」的從政風格。

  諸如此類的經歷,加上善於鼓動風潮、營造悲劇英雄氛圍,他把自己塑造成初生之犢似的人民英雄。

  有幾個鮮明的例證,足以說明這一時期陳水扁是如何贏得草根民眾對他的迷信盲從。1986年,陳水扁因涉《蓬萊島》雜誌誹謗馮滬祥案,被判刑入獄之前,他與同案的黃天福、李逸洋自稱是「蓬萊島三君子」,並且在全台各地一連辦了七場「坐監惜別會」,聞訊趕來會場湊熱鬧和表態支持的民眾逾10萬人,讓國民黨十分緊張。這些場面,印證陳水扁從踏入政壇之初,即深諳操弄群眾鼓動風潮的個中三昧。

  固然今天各種跡象顯示陳水扁「執政」8年期間,乃至早期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和財團關係盤根錯節,說不清楚,但是,在他擔任「市議員」期間,他可是經常表現出一副「財團剋星」的模樣的。某次,陳水扁「市議員」懷疑新光企業吳火獅所屬的獅子林大樓,有不合法之嫌,未料,相關的質詢卻被新光企業及時得知,因此,惹得陳水扁大為光火,藉機在「市議會」大作文章。

  他在「市議會」質詢主管單位「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局長汪彝中的一席對話,既撩撥又逗趣,你來我往,甚是經典。陳水扁問汪彝中:「你怕不怕老虎?」汪彝中被問得一頭霧水,陳水扁逼著汪講,汪只好回答說:「我想每一個人都怕。」陳又問:「那獅子你怕不怕?」汪不疑有他,直截了當回答:「當然一定也怕。」陳窮追猛打:「那火獅呢?」汪彝中這才發覺中了陳水扁的計,進了他的言語圈套,因為「火獅」也者,就是新光企業的老闆吳火獅。汪急中生智:「沒有這種動物。」陳水扁緊咬不放:「沒有這種動物?那為什麼我上個星期五跟你要資料,你們馬上通報新光公司的人,吳火獅連夜開緊急會議,不是你們通風報信還有誰?」汪彝中為之瞠目結舌,完全不知如何答腔,陳水扁說:「你還說不怕火獅,哪裡不怕?」

  當「立法委員」時期,陳水扁為了營造「反對軍人干政」的民粹氛圍,他曾經多次利用質詢軍人出身(曾任國府「參謀總長」)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的場合,製造民粹輿論高潮。1990年3月7日,陳水扁第一次一對一質詢郝「院長」時,曾經以「軍人干政」、「購艦收受回扣」、「違反國安法」、「對民眾進行監聽」等四大主題,要郝柏村答覆。由於陳水扁出言尖銳,郝柏村的回答無法讓陳水扁滿意,雙方大爆口角衝突,搞得郝柏村滿臉通紅,氣憤不已。陳水扁在盛怒之下,推倒答詢台,隨後,國民黨籍「立委」郁慕明與民進黨「立委」盧修一、戴振耀等人爆發丟擲椅子及激烈肢體衝突事件。

  緊接著兩次質詢,更成為傳媒攝影鏡頭捕捉之焦點畫面。透過各種突發事件、偶發事件或者預期事件,陳水扁把自己推上了民粹神壇,他在打碎國民黨兩蔣建立的舊威權主義的同時,也順便建構了屬於新時期的新威權主義,他在不知不覺之中,把自己推上造神運動的極致。正如他參選「台北市長」時喊出的一句似是而非的的口號──「快樂、希望、陳水扁」。「童子軍」幕僚羅文嘉、馬永成幫他刻意營造的媒體形象,為他找專人精心設計的攝影專輯,其實都是一系列新威權主義造神運動的某個小環節。

貪腐「總統」

  公元2000年,陳水扁利用國民黨分裂,連宋互斗鷸蚌相爭的局面,僥倖當選台灣領導人。儘管當選之初,阿扁多次矢言要當所謂的「全民總統」,可是,他的作為卻一再違反此一信誓,偏離「全民總統」的路線愈來愈遠。因為他急於建構新威權主義,專註於鞏固一己的權位,假使要當「全民總統」,勢必無法達成以權謀私的目的。

  他無所不用其極地搞「本土化」、「去中國化」、「去兩蔣化」,並且一再賣力推動「烽火外交」、「入聯公投」,這些都是他邁向新威權主義道路、急於自我造神的手段和方法。他明知台獨是死路一條(陳水扁曾經反擊李登輝,認為台獨辦不到,台灣無法獨立),而猶念茲在茲,偏執而為,並且誤信美國堅定站在他的那一邊,尤其在島內「紅衫軍運動」風起雲湧之際,陳水扁更得抓牢台獨原教旨派勢力,並視之為捍衛扁家的御林軍。

  無奈,2008年民進黨蟬聯領導人之路,遭到空前挫敗,陳水扁建構新威權主義、建構准金權帝國的迷夢,胎死腹中。但令人感到諷刺的是,讓陳水扁新威權主義和准金權帝國流產的力量,並不是來自台灣內部自動自發的反省力量,而是來自瑞士(要求查明陳水扁家族資金是否疑似洗錢)的外部力量。台灣內部失去反省能力,與李登輝執政12年,陳水扁當政8年,內部防腐細胞大量壞死有關。防腐機制的失靈,方便李登輝、陳水扁恣意營造其新威權主義,為建立准金權帝國創造有利條件。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台灣發生的事件,世界其他地區也都曾經發生過類似案例,畢竟,在政治發展方面,和所有西方國家相較,乃至和拉美國家、非洲國家、東南亞國家相提並論,台灣還不夠格稱得上「先進」之域,甚至還是後生小輩。

  南韓總統盧泰愚涉及貪瀆,令很多南韓民眾跌破眼鏡,因為在韓國老百姓心目中,盧泰愚的形象始終是勤政清廉的政治領袖。盧泰愚的少年時代,較諸陳水扁更窮苦。他7歲那年父親即亡故,12歲那年,身形單薄的盧泰愚,必須去山裡砍柴,貼補家用。他一個禮拜的工錢,僅為韓幣5毛。50年後,已經是南韓第13任總統的盧泰愚,在1995年10月27日晚間向全國民眾道歉,承認自己在總統任上,收受約值6.5億美金的賄款,約值5000億韓元。

  對應於陳水扁,一個從小沒穿過鞋子,每天必須打赤腳走一個小時山路上學,到了大學才第一次見到電冰箱,讀工商管理系居然沒見過定期存單。以迄今日,陳水扁巧辯,他的錢都是「乾的」,聲稱:「錢是乾的,是不能洗;錢是乾淨的,沒有臟,是不需要洗。」果爾,好多億新台幣的「乾淨錢」既然是是清白的,何需大老遠用盡各種手段和渠道,把巨款從台灣轉手海外呢?

  如今的阿扁,和早年動輒上台領品學兼優獎狀,動不動就包辦第一名,可是衣服、褲子襤褸的少年阿扁,是不是質變了呢?小學階段那個最愛畫觀世音菩薩,最愛畫關公、張飛的阿扁,腦子裡的價值觀起了什麼變化呢?那個當議員諷刺資本家為「獅子」,專捋獅須的陳水扁,為什麼如今被人嚴重質疑利用金融改革,與若干金融集團的獅子獅孫們,過從甚密?

  陳水扁給老百姓的印象,在某些行事作風上,更容易讓大家聯想到印尼獨立后的第二任總統蘇哈托。

  蘇哈托統治印尼時期,有幾大特色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貪腐集團很神似。

  特色之一,是有美國當背後靠山。

  特色之二,「善於」製造矛盾。蘇哈托得勢之後,發動多次的排華運動,遇難的華僑,據不完全估計,多達10萬人。善於操弄族群,挑起民粹之非理性激情,刻意製造華人與當地人民之矛盾衝突,亦是蘇哈托統治印尼期間的另一大特色。

  特色之三,家人干政。蘇哈托掌權之後,印尼全國舉凡較有經濟價值的產業,都有蘇哈托家族的身影。他大女兒當印尼社會事務部部長,其他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媳,都擔任國會議員。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形成蘇哈托式的封建王朝。

  蘇哈托的太太,因過度「關心」各式各樣的大型建設項目,故而盛傳蘇哈托夫人有一響亮稱謂:「10%夫人」,暗指她插手所有國家重大建設案,「規矩」就是10%的回扣。

  截至眼下,如今全台百姓,腦子裡對陳水扁家族貪念橫生的主觀印象,早已成形,積重難返。即便陳水扁能以律師專業,為自己妥為辯護,恐怕也只是司法防線的最後奮戰。想贏回昔日政治清譽,甚至重返政壇中心,已如鏡花水月,但求安然通過司法這一關罷了。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8-31 06:11 | 只看該作者
死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9 11: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