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亞才是世界的逐鹿場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8-24 1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不悔022

    大國博弈,劍指何方?奧運開幕伴之格俄動兵,隨之傻克雞調停,老穆下台,小越猖獗,一系列動作眼花繚亂。一時間眾說紛紜,大多軍迷推斷出N種結果,然而在推論沒有成為事實之前,所有的判定都是預測.哪怕推理多麼嚴密、合理,或者見解多麼獨到,都有可能隨著事情發展而發生變化,並且國際局勢常常不以常理,而是出其不意的發展。近日學習軍網眾多大俠文章有感,試分析得出結論:中亞才是當今世界的逐鹿場

    一、美國人戰爭的最終目標是獲取能源及控制世界話語權,而中東和中亞是兩個最大的能源產地誰能控制這裡的資源誰就可以稱王.而中東和印度洋除伊朗外大致已在美國的掌握中(一個是產地,一個是運輸通道),美圓與石油的掛鉤所靠的也就是這個.當然美國也一直在打伊朗的主意,希望最終能夠獲得石油美元的掌控,從而通過美元的升降搜刮其他國家財富填補自己的漏洞。這是美國一直在做著的。

    在控制中東的同時,美國當然不會放過中亞這個肥羊。而俄羅斯的"南流"本質上就是繞開美國的控制區,把中亞的能源經裏海,黑海與歐洲聯繫上,又通過中亞與中國的油氣管道和中國聯繫上.在擺脫了能源束縛后,其才有可能騰出手來挖美圓的牆角.好在世界格局中佔得先機。高加索地區是中亞能源通過裏海后的西出口,所以喬治亞才變得那麼重要。

     吉爾吉斯,哈薩克是通往中國的東出口,前段時間吉爾吉斯查獲美國公民私藏大量武器的事件,說明美國很有可能又想在東出口搞什麼什麼"革命",從而隔斷中亞到中國的油氣通道。可是格事件中,俄主動出手速戰速決,進行了還擊打碎了美國扶植的政權的幻想,這也就造成了俄周邊國家的思考,顏色革命的代價到底是什麼,底線到底在哪裡。這也是美國在考慮的,俄中的底線是什麼,美國需要試探,通過試探若能挑起各大國方的衝突來,作為原離歐亞的美國自然能獲得漁翁之利。巴就是美國試探地另一張牌,一個沒有過錯的民選總統因為政治惡鬥而下台,而下台後美國又開始挑撥其與軍隊的關係。徹底搞亂巴對美是不利,但對於大國之間的博弈來說,這可是勝負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


    二、美國早有把中亞能源經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洋引出的計劃(如前所述,印度洋的通道控制在美國人手裡),如果中亞能源無路可走就只能就範。一旦把中亞國家納入了美國的利益圈,那麼美國的全球戰略也就成功了。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跳躍式的進入阿富汗的原因,進入阿富汗時就已經盯上了巴基斯坦這個出口。不僅如此,拿下巴基斯坦還可以切斷中俄和伊朗的聯繫(見圖)。並破壞巴鐵以對中國的戰略上佔據主動。所以從前一段時間,美國就以恐怖分子藏身巴境內,對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境進行轟炸,造成巴邊防軍傷亡,並且從911以來,一直在對巴基斯坦各派勢力進行滲透、顛覆,是否入侵或者別的軍事干涉,不是沒有一點可能;美國根據戰略需要,在巴基斯坦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現在老穆下台,美國當然希望巴基斯坦亂起來,這樣美國就一定可以利用反恐的名義進入,所需的人也不必多,最近巴基斯坦的爆炸不是顯示了與美國合作"反恐"的重要性嗎?但是只要他進去了就會賴著不出來,以便更深入的影響和操控巴的內部政治。


    三、應對之法:胡哥的中亞之行,棋行在先,先穩定與中亞國家的關係,守住自己的中亞能源通道。對巴基斯坦盡量施加影響,促其穩定,這樣美國就很難進入,而中巴今後有關係,已有諸大俠論道過,就不多說了。所以中國當會阻止美軍入巴的發生。


    要是美軍強行進入巴基斯坦,那麼就會扯到了另一國家阿富汗,新疆遇襲,東突猖獗,奧運后中國應有動作,動亂的阿富汗現在已經開始動蕩,以法軍和其他聯軍傷亡為代價的事件已經發生,美軍如進入巴基斯坦,中國應該聯合毛子進入中亞並尋機以反恐名義進入阿富汗.要把中亞牢牢的抓在手裡,切斷中亞與印度洋可能的聯繫.至此,可以看出巴亂阿也必亂。美國利用喬治亞偷雞不成,而在中亞又難於下手,就只能回到歐洲的巴爾幹半島尋事破壞了!那時就又夠那個傻克雞去忙了。

                        算是個學習心得吧,有紕漏之處望斧正。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沙發
海外有孤忠33 發表於 2008-8-24 2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大蝸牛 的帖子

如果美國人的忙乎或辛苦並沒有真正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人不妨高抬貴手,任由美國人瞎忙,反正奈何不了中國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