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境內有數千條道路可供二炮導彈部隊機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8-16 0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8月15日  解放軍報


資料圖:準備實施鐵路機動的我軍導彈部隊車輛


資料圖:解放軍二炮部隊東風-21導彈機動中


資料圖:二炮最新型中程彈道導彈


  本報記者 夏洪青 徐葉青 特約記者 孫現富

  軍車馳騁,急速把保障裝備運抵救災現場;列車奔忙,快速把「神箭」送往戈壁演兵場;飛機翱翔,火速把參演官兵投送一線……近年來,第二炮兵軍交部門緊貼軍事鬥爭準備需求,打造了一條條通往戰場的立體「大動脈」,為部隊戰鬥力生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立快速機動通道

  「這次抗震救災,駐紮在深山、戈壁、高原的第二炮兵官兵和救災裝備之所以能夠快速機動到指定地域,和暢通的大動脈密不可分!」二炮後勤部一位領導對記者說。

  受領赴四川抗震救災任務后,第二炮兵300多台車輛、10多個摩托化梯隊不到半天便從大江南北抽組完畢,為抗震救災贏得了寶貴時間。

  快速機動、隨機發射的前提必須是道路暢通。數年前,當裝備實現了從固定發射向機動發射轉型后,「路」的問題就擺上了軍交部領導的案頭。

  「軍民結合、軍地雙贏」!當這一建設思路定下后,二炮軍交系統對導彈發射分隊可能涉及到的全國數千條道路進行了逐一登記,提出了「立足現有條件靈活改造、著眼未來加緊建設、軍地結合聯合開發、軍民協作共同維護」的建設思路,制訂了若干戰時道路建設與改造方案並上報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明確了軍用公路、國有公路技術參數與建設標準。近年來,二炮軍交部門在總後勤部的支持下,報請國家相關部門,申請經費用於各地道路建設與改造,初步形成了軍地共建共護的路政格局,使現有道路滿足了部隊作戰需要。

  與此同時,他們還對通往導彈陣地、待機區域、發射場坪的道路進行了升級改造,使得原先的山間小路全部達到了等級公路水平,做到了導彈隨時拉得出來、打得上天。

  著眼實戰加強針對性演練

  千里大機動到四川抗震救災,是第二炮兵自組建以來,動用運輸工具最多、運輸情況最複雜、機動距離最遠的一次立體化軍事運輸行動。從接受任務到下達轉進命令,二炮軍交運輸部門「戰時軍交應急保障預案」僅用5分鐘便啟動,半小時就確定運輸方案,4個小時專列便到位。

  忙而有序,是因為「應之有策」。近年來,二炮軍事交通運輸部先後多次組織各部隊軍交主管領導就「軍交系統如何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執行多樣化任務」進行探討,總結形成了一大批理論成果和極具操作性的應對措施,並圍繞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抗洪、滅火、抗震救災等諸多可能出現的問題,擬定了數套運輸應急預案。今年,各部隊軍交部門普遍進行了微光條件下長途機動、冰凍、陌生複雜地域運輸等針對性訓練,使各種預案更加完善。

  以「隨時準備打仗,隨時準備打惡仗、險仗」的要求進行參戰準備,使得二炮軍交系統戰鬥力快速提升。記者手上有一組數據:在四川抗震救災戰鬥中,二炮共出動車輛6900台次,累計車公里數達140萬,實現了「人不傷皮、裝不掉漆」的要求。

  走軍民結合保障之路

  二炮後勤部汽車營營長方奎興說:「在四川抗震救災戰鬥中,運輸分隊之所以戰鬥力持續不減,與靈活機動的維修保養密不可分!」

  方奎興的車隊在綿竹市「拋錨」,可當他掏出「綿陽地區軍民聯合保障網點」表單時,僅一個電話,兩家汽修廠的工人便迅速到達現場免費進行了快速維修。

  未來實戰,跨區作戰的運輸分隊不可能攜帶大量汽配件及維修人員。為了適應實戰要求,二炮軍交部門與裝備部門密切合作,在全國共同建立了多達數百個軍民聯合汽修網點,實現了配件就地取材、維修力量就地徵集的便捷式保障模式。

  記者在第二炮兵軍事交通運輸部抗震救災值班室的電腦屏幕上發現一個《軍交運輸輔助決策系統》,上面不僅標註了當前部隊的運輸力量,還有一組組各地道路、橋樑狀況和物流公司名錄,以及地方路橋技術人員的名單、相關技術參數。

  軍交部領導告訴記者,未來戰爭中,軍交保障會遇到太多不確定的危機與困境,對軍地聯合保障進行預先調研、事前籌劃、及時部署,可以大大提高作戰運輸保障能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6: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