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菲爾普斯的成功,看美國教育的虛偽一面(轉)

[複製鏈接]

546

主題

680

帖子

106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線天 發表於 2008-8-15 0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菲爾普斯的成功,看美國教育的虛偽一面     王芫1966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3e30d0100a284.html?tj=1


    美國泳將菲爾普斯( Michael Phelps)曾經是一個「注意力不足多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患者。也許「曾經」這個詞並不準確。你看他奪冠之後那手舞足蹈、七情上面的樣子,他可能現在還多動症著呢!別人比賽完就累趴下了,他卻還有沒發揮出來的精力和體力,還得多動一會兒。

    ADHD這種病,據說在美國有四百萬患兒。在我小的時候,哪個班上都有些調皮蛋的孩子,但那時候沒有ADHD這個詞兒,老師、家長對付這種孩子的辦法就是加強思想教育,強化獎懲措施等等。可想而知,班上出現一個調皮孩子,就會給老師額外增加不少工作量。美國老師對付這種孩子的辦法就是讓家長帶他們看醫生,一旦確診,就按病人來對待。

    這招兒挺絕的。一旦確診,就要藥物治療。可是咱們中國人都知道「是葯三分毒」。那神經類藥物能隨便吃嗎?會不會把孩子吃傻了?

    我女兒雨點兒也有過動、多言的表現,而且也經常遭到老師的投訴,好在迄今為止還沒有老師向我提出帶她看醫生的建議。但我仍然放心不下,並且因此對多動症格外關注。正因為這個背景,當我讀到菲爾普斯母親戴比的訪談時,感到深受觸動。

反問老師「你怎樣幫助他?」

    菲爾普斯的媽媽戴比經常接到學校老師的投訴,說她兒子上課時沒一刻專註。每當有老師向戴比投訴她兒子注意力不集中,騷擾同學的時候,戴比總是平靜地反問﹕「那麼你打算怎樣幫助他?」

    別小看這一句反問,這裡包含著很深的社會背景。在西方,教育是向家庭和社會提供服務,所以戴比才會有此一問。對此,我也有切身感受。比如這裡的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作業,如果作業需要家長的幫助才能完成,老師就會對家長說「謝謝。」一開始我還挺不適應,心想:我是幫我女兒呢,你謝什麼謝?

不能被表象迷惑

    光看到這些,大家可能會覺得西方教育特別好,老師會自覺主動地幫助學生改進。但這只是表象。真實的情況是: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想讓自己工作輕鬆點兒。老師也不可能投入無限的愛心,無止無休地跟個別學生糾纏。那麼,哪裡是老師職責的界限呢?老師需做到什麼份兒上,才能讓家長沒處投訴,校長無從指責呢?我個人以為,所謂「多動症」,就是老師這個群體與社會之間,通過不斷的博弈而取得的平衡。

    菲爾普斯的媽媽戴比反問老師「那麼你打算怎樣幫助他」,她只不過是讓老師暫時讓步,並且給予菲爾普斯一些額外的照顧。僅此而已。根據各種報道,接下來的事實是:戴比仍然抗不住了,仍然不得不帶菲爾普斯去看病。菲爾普斯被確診,那年他9歲。「實在傷了我的心,」Debbie在接受專門報導 ADHD消息的美國雜誌 ADDitude的訪問( 2007年 4/5月號)時說﹕「我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他們都錯了。我相信,如果我能與兒子並肩作戰,他定能成就心中所想。」

    於是,關於菲爾普斯與ADHD的關係,我們所看到的就不是醫生創造出來的神話了,而是戴比創造出來的神話。

再有病的孩子也有長處

    戴比發現:給菲爾普斯制定嚴格的時間表有助於讓他安靜下來。後來,她還發現:游泳能讓他安靜下來。

    小時候的菲爾普斯最討厭臉蛋被水弄濕。戴比就先教他仰泳,待他習慣了被水沾濕的感覺后,才教他其它泳式。

    菲爾普斯不喜歡看書,戴比就讓他看體育書或報紙體育版。為了幫助他在比賽時集中精神,戴比不停提醒他:每向前走一步,每做出一個動作,都要想想它的後果。起初,菲爾普斯只能想一個後果,慢慢地他就能想象出一連串的後果。他的思維越來越縝密,越來越有連貫性。

    到了11歲,戴比不聽醫生的勸告,果斷地給兒子停了葯。

教育仍然是家長無法推卸的職責

    目前,菲爾普斯已經能夠控制自己的病情。他在比賽中甚至會體現出超乎常人的專註力。有些記者把他的注意力比喻為「激光一般的」,還有人說他的「專註」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非人的」。但是時不時地,戴比還是能看出珠絲馬跡。(哈哈,我們也能看出來。瞧他奪冠之後的情緒爆發,他傳達給觀眾的那種情緒上的感染力,他絕不是一個四平八穩,神經運作完全正常的人。)「他偶爾還會注意力不穩,」戴比說,「他會一邊跟我說話一邊給別人發簡訊。這時我就會大喊一聲:『住手!有它沒我,有我沒它。』」

    如今,戴比辦了一個網站,與其它患者母親一起分享心得。這個網站就叫ADHD moms。戴比說:「家長們需要交流,需要資源,但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不喜歡面對面的交流。在網站上交流是安全的。」

    無疑,戴比是成功的。但戴比的成功其實是再一次證明了:教育這個球,永遠要被踢回家長手裡。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沙發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8-15 13:03 | 只看該作者
西方教育動不動就把一些人劃到病人里這是很不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776

帖子

18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9
3
鄰家小妹 發表於 2008-8-15 1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4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8-8-15 13:54 | 只看該作者
真能扯,佩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