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林匹克運動中那些激動人心的故事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8-14 09: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納迪婭·科馬內奇征服了體育館內成千上萬的觀眾和全世界億萬電視觀眾

  在本文中,我們將發現一些鮮為人知的真正激動人心的運動員故事,這些奧運選手們的故事,深刻地展示了他們難以置信的力量和性格,他們以此來克服自己通向成功道路上那些難以想象的障礙。     

  傑西·歐文斯——「他真是慷慨大度」  

  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前一年,傑西·歐文斯已經因創造三項世界紀錄而讓世界震驚,另外還在密歇根州阿伯爾的一次下午賽跑中平了一項世界紀錄。他在柏林奧運會上100米跳遠和200米項目的勝利,以及在4×100米接力中作為第一棒所發揮的作用,這些都得到了完整的紀錄。然而,關於他幾乎只帶著兩塊金牌離開奧運會的事,記述卻非常少。

  「德國冠軍盧茲·朗在跳遠中救了我,」傑西說,「在預賽中我們可以有三次試跳以進入決賽,但我兩次都犯規了。我非常沮喪,第三次跳時也很緊張,可能會失去進入決賽的最後機會。此時,朗走向我,用不流利的英語說,『傑西,我給你出個主意吧。我把我的毛巾放在犯規線後面一英尺遠的地方,你可以用它來把握你的起跳。這樣,你會輕鬆地通過預賽。』」     

  傑西採納了朗的建議,由於預賽所要求的成績比傑西通常跳的成績要短3英尺,所以他輕鬆地跳過了,接下來就在決賽中擊敗了這位德國冠軍。     

  「他真是慷慨大度,」傑西敬重地回憶道,「當我的勝利確定之後,盧茲是第一個向我致意的人,我們臂挽臂地走在希特勒那個包廂之前。看著我們擁抱,希特勒一定會發瘋。這個故事的不幸一面是我再也沒有見過盧茲·朗,他在二戰中死了。」     

  傑西原來並不是接力賽的一員,但由於那個至今還在進行的爭議——接力賽原有兩位猶太人選手馬蒂·格里克曼和薩姆·斯托勒,但由於惡劣的政治氣候,他們被撤了下來——傑西被安排上場。「在接力決賽的前一天,隊里開了一個會。我們的教練告訴我們,格里克曼和斯托勒不能跑了,」傑西回憶說。「我們很震驚。當時有流言說希特勒政權的高官要求我們的官員,不要用兩名猶太人選手再讓他們受辱,黑人運動員已經拿了幾塊金牌了。我表示抗議,我說,『我已經贏了三塊金牌,讓馬蒂和薩姆也得到他們的機會。』但我馬上就被有力地喝令不要再說。我們以10米之勝贏了接力賽,但如果用馬蒂和薩姆,我們還會贏得多些。」     

  顯然,數以百計的德國姑娘並不知道,在這次奧運會上奪得4塊金牌的22歲的傑西,已經快樂成家,已是一個幼小女孩的父親。即使她們知道,她們也不管這些。傑西笑著回憶自己每天都接到數十封灑了香水的信,迷戀傑西的德國姑娘們向他發出約會邀請,她們無視阿道夫·希特勒那種雅利安統治種族的種族哲學。     

  傑西在一次奧運會中獲得4塊田徑金牌的紀錄保持了48年,直到卡爾·劉易斯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再現了這種成績,也是在這四個比賽項目上贏得了4塊金牌。     

  納迪婭·科馬內奇——「我的表演完美無瑕」  

  距離蒙特利爾奧運會還有一年,在1975年的歐洲體操錦標賽中,13歲的羅馬尼亞運動員納迪婭·科馬內奇一夜成名,引起了世界關注,她奪得五項賽事中的四項冠軍。     

  從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以來,女子團體體操就進入奧運比賽項目,但個人體操一直到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才進入,那也是蘇聯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在赫爾辛基奧運會和此後的奧運會上,蘇聯女子體操選手們一直位於國際比賽的最領先位置。     

  然而,隨著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的臨近,蘇聯的超級女星們將要面對一個強大的對手——羅馬尼亞這位14歲的納迪婭·科馬內奇。     

  在團體比賽中,如同人們預料的那樣,蘇聯女選手們贏得冠軍。然而,是納迪婭·科馬內奇征服了體育館內成千上萬的觀眾和全世界億萬電視觀眾。     

  在團體比賽的高低杠項目中,科馬內奇表現得極為出色,她比賽完成後,場內一片寂靜,人們在等待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等待電子記分牌上的分數亮出來。     

  當計分牌上的「1」閃亮后,觀眾驚喜地歡呼起來。然而,科馬內奇讓現代電子技術為難了,電子記分系統的程序中沒有「10」分的滿分。最後用廣播系統澄清了這個問題,宣布納迪婭的確得到了裁判們給予的滿分10分。     

  「我知道自己的表演完美無瑕,」納迪婭後來說,「我以同樣的方式在訓練中做過多少次了。」一天之後,儘管在團體賽的自選項目過後,羅馬尼亞隊排在蘇聯隊後面,屈居第二,但納迪婭又給觀眾和隊友們帶來了興奮。她在高低杠和平衡木兩個項目上又得到了第二個和第三個滿分10分。     

  兩天後,她在個人全能項目中戰勝了兩位蘇聯冠軍,她們是正在升起的新星萊利·凱姆和1972年奧運會女子全能冠軍林德米娜·托里希切娃。在比賽過程中,納迪婭在高低杠和平衡木項目上又得到了兩個10分。     

  第二天,已經有了五個10分的科馬內奇,又在個人平衡木和高低杠的比賽中再得兩個10分。     

  比賽的這一周過去了,科馬內奇獲得了七個10分,奪得三塊金牌、一塊銀牌和一塊銅牌。然而,有一個事實幾乎被人們遺忘:她是歷史上第一位贏得奧運會體操金牌的羅馬尼亞人。     

  帕布羅·莫拉萊斯——「母親從天堂朝我微笑」 

  1992年7月27日,在巴塞羅納奧林匹克游泳館內,8位決賽選手正在等待著100米蝶泳比賽的開始,這是游泳比賽中人們最急切等待的項目之一,因為它將是衛冕冠軍蘇利南選手安東尼·內斯蒂(Anthony Nesty)與美國27歲的帕布羅·莫拉萊斯爭奪冠軍之戰。 

  內斯蒂四年前在漢城贏得這塊奧運金牌,而莫拉萊斯則是6年多來得過多個世界冠軍頭銜的選手。莫拉萊斯的運動生涯中遭遇過嚴重挫折。8年前他19歲時,曾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取100米蝶泳和200米蝶泳的大熱門。然而,他卻痛苦地失敗了,落在創造了世界紀錄的金牌得主、聯邦德國的邁克爾·格羅斯之後;而在200米蝶泳中更是名列第四。     

  儘管莫拉萊斯在200米個人混合泳中得了一塊銀牌,作為400米接力混合泳中的一員得了一塊金牌,但他的表現沒有實現人們的預期。在洛杉磯奧運會之前,許多人都認為他有可能奪得四塊金牌。     

  然而,更難以置信的是,莫拉萊斯竟沒有通過1988年的奧運選拔賽,他在100米蝶泳和1200米蝶泳中都只名列第三,不能加入美國隊。「我失望極了,」莫拉萊斯回憶道。「在漢城奧運會與巴塞羅納奧運會之間,我吃飯、做夢和睡覺都在游泳。我相信在巴塞羅納贏得勝利應該是我游泳生涯的一種自然結束。」     

  「在這些失敗之後,我簡直毀了,」他繼續回憶,「當時我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回去參加游泳比賽了。我已打定主意,到康奈爾大學去讀法學院。大約在法學院的第二年,我又開始出現回去游泳的念頭。我母親患了癌症,病得很厲害,當她去世后,我做出了決定。我告訴法學院的人要休學一年,重新開始了為巴塞羅納準備的游泳訓練。」     

  1992年3月2日,在莫拉萊斯重新訓練之後六個月,他又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參加了美國的奧運會選拔賽。他的父親佩德羅在看台上觀看兒子的比賽。     

  「我與我的女兒在看台上,」佩德羅·莫拉萊斯說,「我問女兒是否帶來了一張媽媽的照片。她從錢夾里拿出來一張,把它遞給我。在整個比賽中,我一直舉著這張照片,這樣她也能觀看帕布羅的比賽。」     

  簡直不敢相信,莫拉萊斯贏得了比賽。在9年之後,他重新加入了奧運會團隊。     

  「幾年以來我一直在等待這一時刻,」莫拉萊斯說,「站在奧運會決賽的起跳台上,旁邊是世界冠軍安東尼·內斯蒂。這個場面終於出現了。」     

  莫拉萊斯箭一般地沖入奧運會決賽的泳池。     

  「我的計劃是儘早領先,」他說,「內斯蒂的終點衝刺快得難以置信,我想與他拉開足夠的距離,以免他趕上。」     

  在75米處,莫拉萊斯仍然領先,但處在第四位置的內斯蒂開始了他的最後衝擊。     

  「我能夠感覺到內斯蒂正在趕上來,」莫拉萊斯回憶說,「我的另一側是波蘭的拉法爾·斯佐克拉,他也開始了衝刺。我全神貫注朝正面泳池壁游去,當靠近時,我伸出自己的手臂觸它。我看了看記分牌,我的名字首先在它上面出現。」     

  莫拉萊斯奪得金牌,波蘭的拉法爾·斯佐克拉是第二,蘇利南的安東尼·內斯蒂是第三。     

  「在領獎台上,人們都朝我歡呼,」莫拉萊斯說,「聽到國歌,我想到了我的母親。在我的成長中,母親和我分享了那麼多的東西……我們一起在電視上觀看奧運會比賽,我告訴她將來有一天我也會贏得奧運金牌,她點點頭。現在,我的這個時刻終於到來了……但她卻不能到這裡來了……但是我還是能感覺到她在微笑,從天堂朝我嘉許地微笑。」

  

  「爸爸用兩隻胳膊攙扶我,他說的第一件事就是:『孩子,你不一定非得完成比賽。』我告訴他:『不,我必須完成比賽。』他說:『那好,如果你要去完成比賽,那我們就一起去完成比賽。』」

  德里克·雷德蒙——「我必須完成比賽」

  


  1992年8月3日晚上7點35分,8個男人排列起來,準備進行巴塞羅那奧運會400米的首場半決賽。每場半決賽的前四名可以進入兩天後的決賽。

  人們看好第一場半決賽中的美國選手斯蒂夫·劉易斯,他是四年前首爾奧運會這個項目的金牌獲得者。還有一個人,大家覺得可以挑戰劉易斯,很可能獲得獎牌,這就是英國的德里克·雷德蒙。雷德蒙在前面兩場預賽中都贏了,人們期待他可以輕鬆進入決賽。

  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之前,雷德蒙一直受困於傷病。1988年的首爾奧運會,雷德蒙曾有機會奪取獎牌,但他卻未能站到起跑線前。就在選拔賽開始之前,由於跟腱出了問題,他不得不退出了。後來,其他一些傷病也使他失掉了一些重大比賽,包括歐洲錦標賽和英聯邦運動會。

  不過,在1991年的東京世界錦標賽上,雷德蒙獲得了國際聲譽。他在4×100米接力中擔當英國隊的第二棒,從人們普遍看好的美國隊那裡奪走了冠軍。

  德里克·雷德蒙的父親吉姆·雷德蒙坐在巴塞羅那的看台上,他也是兒子最熱心的支持者。

  「我上午就在觀看他的比賽,」父親回憶說,「他的體形很棒,精神狀態很好。他充滿了信心,是一個別的選手不好對付的人。」

  比賽開始了,第五道的雷德蒙起跑很快,開始超越他右邊的第六道、第七道和第八道。他看不到斯蒂夫·劉易斯,因為劉易斯是在左邊的第三道。

  「我簡直不相信自己跑得這樣快,」雷德蒙回憶說。「我跑得這樣輕鬆,所以我就感覺不到自己跑得有多快。」

  選手們已經跑了150多米了,正在跑向200米終點前的彎道。

  「我已經做好準備沿著彎道拐彎了,突然我聽到一聲有趣的『砰』聲。」雷德蒙說,他右腿的一根腿筋斷了。坐在看台上,吉姆·雷德蒙一下子愣住了。

  「我不能相信,」吉姆·雷德蒙回憶說,「我知道這是德里克,但是我就是不願意相信。」

  德里克·雷德蒙處在痛苦之中,原地站在那裡動也不能動。其他7位選手都跑完了,現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看著無助的雷德蒙。突然,一個人出現在跑道上,沖向受傷者。他超過了那些正拿著擔架前去的醫護人員。這就是吉姆·雷德蒙,要去幫助自己的兒子。父親終於跑到了兒子跟前,要幫助他完成比賽。

  「爸爸用兩隻胳膊攙扶我,他說的第一件事就是:『孩子,你不一定非得完成比賽。』我告訴他:『不,我必須完成比賽。』他說:『那好,如果你要去完成比賽,那我們就一起去完成比賽。』」

  就在巴塞羅那奧運場內,出現了奧運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一幕:一個兒子被父親攙扶,沿著跑道前往終點線。雖然失敗了,但如同勝利一樣,他贏得了榮譽。
2009,我等你……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沙發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8-14 09:48 | 只看該作者
  格雷格·洛加尼斯——「死亡之跳」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的跳台跳水比賽,美國選手、16歲的格雷格·洛加尼斯的第九跳也是倒數第二跳未能跳好,觀眾發出一片嘆息聲。他的這一個失敗造就了28歲的義大利選手克勞斯·迪比西的勝利之路,迪比西贏得自己連續第三塊跳台跳水金牌,這在奧運歷史上是唯一的。

  授獎之後,迪比西宣布了自己的退役。「現在我可以坐下來觀看你在莫斯科奧運會上奪取勝利了,」他一邊擁抱洛加尼斯,一邊說。

  當然,迪比西錯了。美國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洛加尼斯這位奪取跳板和跳台跳水雙料冠軍的大熱門,不得不在電視上觀看那場實力不強的跳水比賽。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24歲的洛加尼斯表現極為出色。在以奧運歷史上的最高分奪得跳板跳水金牌后,他又平靜地站在跳台上,準備他跳台跳水項目的第十跳也是最後一跳。他要再次創造歷史——成為第一位分數超過700分的跳水選手。

  他最後一跳的動作是團身後翻三周半。這個動作不僅難度最大,而且有著一個不吉利的名稱「死亡之跳」。一年之前,洛加尼斯在加拿大埃德蒙頓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親眼目睹了一位蘇聯選手嘗試這個動作。「我有一種預感,」洛加尼斯回憶說。「當我感覺跳台晃動時,我就知道有可怕的事情要發生。我聽到了尖叫,急忙跑到池邊,我看到了水中的鮮血。這位蘇聯選手的頭碰到了跳台,在水中昏迷。一周之後他死去。」

  現在,在洛杉磯,洛加尼斯準備做這個動作了。他站在跳台上,停留的時間比通常稍長一點,然後跳離跳台。當他從水中鑽出來后,聽到雷鳴般的歡呼聲。觀眾和裁判都在向他歡呼。一位裁判給他滿分10分,其他裁判給他9分或9.5分。他最後成績比不可思議的700分還要多10分。

  四年之後在漢城,洛加尼斯要衝擊「成雙的成雙」,也就是要連續兩屆奪得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一共四塊金牌。

  在跳板預賽中,災難發生了。洛加尼斯在自己的第九跳中,頭碰到了跳板,身體扭曲著扎進水中。幸運的是,他受傷不嚴重,他繼續參加資格賽,奠定了自己第二天在跳板跳水比賽中的勝利。

  在跳台跳水決賽中,洛加尼斯發現自己在與一位14歲的中國選手熊倪進行著白刃戰。只剩下一跳了,中國的熊倪領先洛加尼斯3分。熊倪的最後一跳接近完美,洛加尼斯要贏似乎是不可能的了。簡直不敢相信,他的最後一跳就是這個團身後翻三周半——「死亡之跳」!

  沒有猶豫,洛加尼斯走到了跳台邊,跳了下去。觀眾歡呼起來。這一跳十分精彩。格雷格·洛加尼斯實現了「成雙的成雙」。他與美國女冠軍帕特里克·麥克馬考(1952、1956)一樣,成為取得這種成就的僅有二人。

  傑西·喬伊娜-柯西——「我只想得到金牌就行」

  


  1988年9月23日,參加七項全能的29位女性準備著比賽的開始。這項比賽在兩天完成,第一天有四項,第二天有三項。獲勝者將得到「世界上最優秀的女子全能運動員」的稱號。

  人們普遍看好美國的傑西·喬伊娜-柯西將贏得這個稱號,在漢城奧運會舉行之前的這兩年中,她一直是這個項目的領先者。她曾7次正式奪得這個項目的美國冠軍和國際冠軍。此外,在四次不同的比賽中,她的得分超過了7000分,這是一個人們認為不可能超越的界限。世界上沒有其他女性得過這麼多的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喬伊娜-柯西的最後一次失敗就是在四年前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當時,她在前面六項中一直領先,只剩下一項800米了。然而此時她已經精疲力竭,結果這800米的成績是她運動生涯中最糟糕的。當全部七項的最終成績排列出來后,喬伊娜-柯西只得到了銀牌,比澳大利亞的冠軍格萊尼斯·紐恩少了5分。從此之後,喬伊娜-柯西就懂得,如果自己在跳遠中多跳3公分,或者是800米快三分之一秒,金牌就會是自己的。在洛杉磯奧運會後,傑西與自己的教練鮑勃·柯西結婚,他們一起為漢城奧運會做準備,想爭取兩塊金牌,一塊是女子七項全能,另一塊是她最喜歡的項目——跳遠。

  「我們並不常在家裡進行訓練,」鮑勃·柯西微笑著說,「當我與傑西在運動場時,她是我的運動員,而不是我的妻子……我對她的訓練就如同對其他任何人的訓練一樣。」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七項全能的100米欄被安排為第一項。在這項比賽中,傑西發揮得極好,遙遙領先,甚至比自己在奧運會選拔賽中創造的世界紀錄還要多4分。第二項是跳高,比賽中她左膝受傷了,但仍然保持了總成績的領先,不過比自己的世界紀錄少了87分。第三項是推鉛球,她的左腿厚厚地包紮起來,但擲出了自己運動生涯中的第二好成績,不過仍然遠遠落後於自己的世界紀錄。第一天的最後一項是200米,傑西是所有選手中最快的,但一天的總成績仍比她的世界紀錄少了100多分。

  「第一天過後我嚇壞了,」傑西回憶說,「我擔心自己的腿晚上會僵硬。我不再想破世界紀錄了,我只想得到金牌就行。」

  她喜愛的項目跳遠是第二天的頭一項。她很快意識到自己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她跳得十分精彩,在所有選手中跳得最好,向她的世界紀錄靠近了11分。接下來是標槍,傑西在這個項目上水平一般,在進一步靠攏世界紀錄上失去了一些分,但輕鬆地保持了自己的總體領先成績。

  「當我走向起跑線,去參加最後一項800米時,我有點害怕,」傑西說,「所以,我就對自己說:不要與東歐選手去拼,我知道她們會跑得很快;我只要跑出自己的節奏就可以了。金牌會是我的,世界紀錄不妨以後再破。」

  「我有另外的想法,」鮑勃·柯西說,「我知道如果她與東歐選手拼,她就會創造紀錄。」

  800米要跑兩圈,在第一圈中,傑西處於第五的位置。她感覺不錯,她與東歐選手的距離不遠,但沒有感覺到四年前感受到的那種精疲力竭。

  當她進入決勝跑道時,鮑勃·柯西為她熱烈加油。

  「加油,傑西……加油,傑西……加油,傑西……」當她衝過終點線時,他尖叫起來。接著,他跳過跑道邊的護欄,擁抱傑西,叫道:「你創造了世界紀錄,你創造了世界紀錄!」

  傑西跑出她800米的第二好成績,以76分打破了自己的世界紀錄。

  贏得這場重大的全能比賽四天之後,傑西又在跳遠中為自己增添了新的榮耀。在她的第五次試跳中,她打破了奧林匹克紀錄,在漢城奪得自己的第二塊奧運金牌。

  四年之後,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她再次奪得女子七項全能金牌,在跳遠中也獲得了銀牌。

  

      在三屆奧運會中,卡爾·劉易斯自身也成為一個體育現象——可說是現代奧林匹克歷史上最偉大的選手。

  卡爾·劉易斯:「一個激勵了人們的人,一個領著人們去做他們從未想過可以去做之事的人。」

  「傑西·歐文斯就是我的靈感,」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後,卡爾·劉易斯這樣說,「得知我必須去做的事情,也就是他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必須去做的事情,這就鼓勵了我。而且,我聽說他的妻子魯思曾說,看我取勝就像是觀看傑西,因為她沒有機會到柏林去觀看歐文斯的比賽。」

  卡爾·劉易斯重複了歐文斯奪得100米、200米、跳遠和4×100米四塊金牌的成就,這是廣為人知的。

  「我非常感動,人們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還記得傑西,讓他的孫女吉納手持聖火跑進體育場,將它交給拉夫·約翰遜,」劉易斯說,「我覺得傑西的精神就在那裡。」

  在三屆奧運會中,卡爾·劉易斯自身也成為一個體育現象——可說是現代奧林匹克歷史上最偉大的選手。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贏得了四塊金牌,四年之後他又回到漢城奧運會上,再奪兩塊金牌,重複了自己在100米和跳遠兩個項目上的勝利,另外還奪得200米銀牌。(他本來還可以再贏一塊接力賽金牌,但美國4×100米接力在預賽中由於犯規未能進入決賽。)

  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已是3l歲的劉易斯又奪得自己的第七塊和第八塊金牌——他跳遠三連冠,在4×100米接力中作為最後一棒也拿到一塊金牌。儘管有著所有這些,但劉易斯的運動生涯仍有著爭議,永遠沒有達到他的偶像傑西·歐文斯那樣廣受人們喜愛的程度。

  「讓我困擾的是,」劉易斯說,「許多人無中生有地編造關於我的一些故事。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人們就批評我在跳遠中沒有進行後面的四次試跳。我的第一跳就跳得非常好,我覺得已經可以奪冠了。我的第二跳犯規了。當時的天氣越來越冷,我還有兩個項目要跑,所以我決定不再跳了,就以第一跳的成績為準。如事實證明的那樣,我的決定是正確的。」

  此前,在贏得100米后,也有一些批評,說劉易斯事先把一面碩大的美國國旗交給一位朋友,這樣他就可以炫耀自己,手執國旗繞場巡跑以示勝利。對於這些不實的評說,劉易斯很感心煩。

  「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劉易斯說,「我是如此為美國驕傲,我就想拿著美國的東西。賽完之後我繞場一周,看見了看台上這面巨大的美國國旗。我對這夥計招手示意,讓他帶著國旗下來,我從他手裡奪過了國旗。他驚得嘴都合不攏,大為震驚。我拿著這面國旗跑了一圈,跑回來還給他時,他的嘴還張著。」

  卡爾·劉易斯想讓人們怎樣記住他呢?

  「許多人說過,『你做不到的,卡爾。這是做不到的。一個世界級運動員不可能做成你做的事情……不可能持續這麼長時間。』然而,我覺得,如果你開闊你的眼界,就沒有界限。如果你未能成功,你也沒有失敗,因為你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所以你是不會失敗的。因此我希望人們能這樣來記住我。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3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8-14 09:49 | 只看該作者
  許海峰:「我的祖國培養我取得了勝利,所以這枚金牌應該永遠屬於我的祖國。」

  歷史學家認為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中國也是最早的火炮或火槍的故鄉,這要追溯到公元1100年的宋朝,比起它們在西方的發展要早150年。因此,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自選手槍比賽中,中國結束了奧運史上金牌榜「零的記錄」並不令人感到非常意外。

  許海峰,這位來自安徽和縣的化肥銷售員,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之前僅僅接受過不到三年正式的手槍射擊訓練,在家鄉,少年的許海峰更是因其槍法準確而出名,他能用彈弓射中瓶子、罐頭盒甚至天空中飛翔的小鳥。隨後許海峰便對成為一名神槍手產生了熱情。1982年,許海峰入選省隊,一年後憑藉著天賦和資質入選國家隊。1983年,許海峰在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射擊比賽中獲得氣手槍射擊第二名和手槍慢射第三名。

  第二年,在洛杉磯奧運會比賽的第一天,27歲的許海峰報名參加了自選手槍比賽。自1896年第一次現代奧運會舉辦以來,一共有2,500枚金牌被世界各國的運動員贏取,但是在這天之前,還沒有一枚金牌被中國選手獲得。

  在比賽開始時,各國記者都在關注瑞典選手斯卡納克的表現,這位世界冠軍早在12年前的慕尼黑比賽中就獲得過金牌。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媒體的注意力開始被40號射擊台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中國選手許海峰所吸引。

  比賽一共進行6個回合,每個回合10發子彈。許海峰和斯卡納克不分上下,在前兩局中,許海峰領先4分,但在4局之後,斯卡納克與他打成了平手,到了第5局,許海峰又領先2分。在最後一局時,許海峰只剩下幾次射擊的機會,他閉上眼睛休息了片刻,在平靜下來以後,許海峰再次舉起手槍,打出了9環的成績,接著是10環。在最後一發射擊時,許海峰兩次舉起又放下手槍,場上觀眾屏息觀看,終於他果斷地扣動了扳機——10環!許海峰以1環的優勢擊敗了瑞典選手斯卡納克。1984年7月29日成為了歷史性的一天,這不僅僅是許海峰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第一次獲得金牌,也是中國運動員第一次獲得奧運金牌。

  今天,這枚有歷史意義的獎牌仍然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許海峰說:「這是它應該放的地方,我的祖國培養我取得了勝利,所以這枚金牌應該永遠屬於我的祖國。」     

  「雷頓,我知道你能行。你最好的就是跳馬。我知道你能行……現在一定能行,否則就永遠不行。好嗎?」雷頓比自己的教練平靜,她用微笑來回答:「好的。」然後就走向了賽場。

  在1984年8月3日下午,參加女子體操個人全能比賽的36位決賽選手,被介紹給13000名觀眾,他們聚集在洛杉磯奧運會的波利體育館中。個人全能包括四個項目:高低杠、平衡木、跳馬和自由體操。

  這些選手被分成四組,每組9人,這樣各組就能夠同時比賽。贏得金牌的熱門人選是羅馬尼亞的伊凱特利納·斯扎布,16歲的瑪麗·盧·雷頓被認為是美國最有希望金牌的選手。她身高4英尺9英寸,體重92磅,但在這次洛杉磯奧運會之前從未參加過任何重大國際比賽。

  有點諷刺意味的是,雷頓的教練是巴拉·凱羅爾伊,他就是幾年前從羅馬尼亞跑到美國的。凱羅爾伊最出名的學生是納迪婭·科馬內奇。科馬內奇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得到了十個10分滿分,奪得3塊金牌,其中包括個人全能。科馬內奇的這些10分滿分在奧運體操項目上以前從未有過。

  雷頓的奧運之路走得相當艱難。由於手腕受傷,她失去了1983年的世界冠軍;在距離洛杉磯奧運會還有六周時,她又進行了一次關節內窺鏡手術,清出了一些骨頭碎片。

  雷頓此時排名第一,在個人全能比賽沒有開始之前就比斯扎布多0.15分。

  按照女子體操比賽的規則,每位體操選手的個人總成績,有一半為團體比賽中的個人成績。團體賽在個人比賽之前舉行,羅馬尼亞獲得團體冠軍,美國是亞軍。團體賽中的個人成績帶入個人比賽。在團體賽中,雷頓的個人得分稍稍超過了斯扎布。

  在個人全能比賽中,雷頓和斯扎布分在不同的組中,所以同時在不同的器械上進行比賽。

  在第一組,斯扎布在平衡木項目上得到了一個l0分滿分。雷頓在高低杠上表現很好,但沒有好到仍然保持總分第一。在第一輪比賽過後,兩人並列第一,開始爭奪領先位置。

  斯扎布的自由體操幾乎完美無瑕,得到9.95分,而雷頓在平衡木項目上得了9.80分。現在,斯扎布已經超過雷頓0.15分了。

  在她的第三個項目跳馬比賽中,斯扎布得了9.90分,但當裁判給了雷頓的自由體操一個滿分10分,觀眾興奮地歡呼起來。只剩下一個項目了,雷頓仍然落後斯扎布0.05分。

  斯扎布最後那個項目平衡木得了9.90分,此時雷頓正要衝刺自己的最後一個項目——跳馬。

  局勢已經很清楚:如果雷頓在跳馬上能夠得一個滿分10分,那麼金牌就是她的;如果得了9.95分,她就和羅馬尼亞人的成績一樣,分享金牌;如果是其他結果,金牌就是斯扎布的。

  「你一定能行……你一定能行!」凱羅爾伊向弟子最後一分鐘面授機宜,然後朝她這樣喊道。「我知道你能行。你最好的就是跳馬。我知道你能行……現在一定能行,否則就永遠不行。好嗎?」雷頓比自己的教練平靜,她用微笑來回答:「好的。」然後就走向了賽場。

  觀眾已是屏住呼吸,體育館內極其安靜。雷頓看了看「馬」,然後開始奔跑。她雙手有力地觸馬,身體在空中旋轉,然後落地,如釘子釘住般地站穩。觀眾狂熱地呼喊起來,但凱羅爾伊的尖叫卻仍能聽到,超過了場內難以置信的一片喧鬧。

  「10分,10分,10分……10分!」他一次又一次地尖叫。

  30秒鐘過去了,分數顯示在體育館記分牌上。凱羅爾伊是正確的,雷頓得到了滿分10分,成為奧運冠軍,——第一個贏得個人全能冠軍的美國體操運動員。

  最後還有一個戲劇性場面,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已被人們忘卻。按照體操比賽的規則,每位選手在跳馬比賽中有兩次機會,成績按高的一次計算。雷頓已是勝券在握,不需要第二次了,但她仍然做了第二次,這次又得了一個滿分10分! (摘自《奧林匹克100個最偉大的瞬間》[美]巴德·格林斯潘著  王毅等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4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8-14 2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