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當亨利•奧伯林聲稱將部署在波蘭的攔截導彈追不上俄羅斯的洲際彈道導彈后不久,美國科學家喬治•劉易斯(George N Lewis)西奧多•波斯托爾(Theodore A Postol)在今年5~6月號的《原子能科學公報》期刊上發表的題為「愚蠢的歐洲導彈防禦網」文章中指出:根據美國導彈防禦局公布的火箭級段數據和公開的「飛馬座」火箭手冊上的數據,亨利•奧伯林所聲稱的6.3公里/秒是完全不信的。也就是說,雖然按照設計部屬在波蘭的攔截導彈將比部署已在美國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的攔截導彈少一級位二級火箭,但並不意味著最後被助推的重為60公斤的「大氣層外攔截器」(EKV)速度會從三級火箭助推時的8.5公里/秒以上下降為6.3公里/秒。事實上,根據美軍海灣戰爭的經驗,設計速度為1.7公里/秒「愛國者Ⅱ」的攔截彈頭按說只能攔截射程為300公里的早期型號「飛毛腿」導彈,但是在實戰中卻以2.4公里/秒的速度攔截了射程為660公里的「飛毛腿」改進型導彈,這證明了實戰中的速度比設計速度提高了40%。而負責總承包部署在波蘭攔截導彈的波音公司雖然拿到了8000萬美元的訂單,卻至今也沒有進行兩級火箭助推的攔截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