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貨幣政策公信力:中國勝美國

[複製鏈接]

232

主題

244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柔道 發表於 2008-8-7 17: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貨幣政策公信力:中國勝美國

美國官員肯定會嫉妒。近期情形表明,中國的貨幣政策當局比美聯儲(Fed)更有公信力。美國政府放言力挺美元的嘗試已告失敗,因為市場認為,在經濟前景堪憂的形勢下,美元利率不會上調。中國的貨幣政策同樣受到束縛,只不過根源是人們認為中國匯率被低估,而非經濟增長疲弱。但中國當局在宣傳「貨幣政策從緊」這一點上做得極為成功。

要證實這一點,可以問問老百姓,與全球投資者交談,或者瀏覽一下媒體報道。當然,資本市場已確切地理解了「從緊」的狀況,通常也不表示歡迎。本輪中國股市大跌,差不多是從去年底政府口風轉變的時候開始的,這同樣可以說明問題。

最近一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引發股市新一輪暴跌,再度體現了當局的公信力。

然而,政策收緊的證據在哪裡呢?譬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其確切目的是控制貸款增長。在這方面,央行是「雷聲大雨聲小」(中國尤其明顯):中國央行今年以來已五次上調準備金率,而信貸年增長率也有所放緩,但也只是從18%降至15%。箇中原因在於,中國的外匯積累正推動存款基礎持續擴大。資本流入表明,今年人民幣升值加快,已加劇了中國的流動性過剩問題,而非使流動性收緊。資本流入也使得中國不願意加息,結果是今年實際利率的負值比去年更大。

不要誤解我們。這不是批評過去幾個月的經濟政策。這個偉大的哄人術(great con)——用行話說叫做「引導預期」——是央行政策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這是因為「動嘴」對經濟的破壞性比動用實際貨幣工具要小得多。譬如,在美國金融系統和經濟如此疲弱的情況下,加息可能是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目前最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正是近期美國官員齊聲力挺美元的原因所在。此舉如果奏效,可能遏止商品價格漲勢,從而減輕美國的通脹威脅。

美國官員放言力挺美元的戰術收效甚微。相比之下,中國當局的一切言論似乎都能見效。利率並未上調,但儲蓄者表現得好像已經上調了。儘管實際利率為負,但資金正蜂擁流回銀行儲蓄存款。在中國人民銀行最近所作的調查中,50.5%的受訪者認為今年第三季度物價將會上漲——這個比例看起來很大,但與一年前相差無幾;仍有近50%的受訪者認為物價不會上漲。

預期起作用,是因為它們會自我實現。鑒於信貸增長受控,以及儲蓄者傾向於將錢存在銀行,未來數月,中國經濟增長應會放慢速度,內生通脹有望紓緩。事實上,通脹預期大幅下降,已令許多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將陷入下行螺旋。首先出現的將是房地產行業急劇惡化,因為交易持續減少令開發商資金吃緊。

由於房地產建設是拉動需求的一個重要引擎,加上出口已是步履蹣跚,眼下中國經濟增長正面臨下行風險。但內需放緩是通脹預期受控的反面。因此,中國下一步政策行動可能是鬆綁,其論調已從「從緊」轉向需要支持經濟增長。這對資產價格將是好消息。過去6個月,正是「從緊」的威脅令市場受壓。引爆去年紅火景象的基礎流動性仍然充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