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 中國的民權擴大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8-5 1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民眾越來越富裕,但自由方面的進步沒那麼大,執政黨指望中國人可以容忍這種折衷。這種說法至少是一種傳統的智慧。但這種觀點掩蓋了更為複雜的現實:對普通人而言,政治變革(儘管是逐步的、不連貫的)已經讓中國變成一個比以前一代人開放得多的地方。

  這裡仍然有很多不自由的地方。但中國民眾越發有能力在他們所希望生活的地方生活。有較多的人可以到海外旅遊。在法庭之上,財產權得到更廣泛的支持。在界線之內,從手機到網際網路,民眾可以享受技術革命的成果,而且可以輕鬆地溝通或獲取信息。

  人權專家貝克林(Nicholas Bequelin)表示:「有些人會跟你說,看看這些牆,它們還是相當高。但有些人會跟你說,牆之間有很多的空間。他們都對。」

  試圖直接挑戰當局的中國人認為當局並沒有比八十年代的時候更加寬容。但另一方面,政治挑戰的定義已經改變,不再要求政治觀點或個人生活方式一致,個人與這個制度衝突的可能性大大減少。

  向更加多元社會的轉變有助於解釋對中國生活的不一樣的看法。人權組織特赦國際上周一(7月28日)的報告認為中國人權狀況惡化。但皮尤全球態度項目今年春季進行並在上月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8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滿意國家的方向,與2002年相比,比例翻了一番。而調查顯示只有23%的美國受訪者認為他們滿意國家的方向。

  如今,儘管仍然限制,但博客和公民記者常常在網際網路上傳播與官方觀點相抵觸的信息和意見。信息鼓舞民眾伸張一些權利。上海和重慶等城市的業主抵制政府的發展計劃並取得一些成功。而且心懷各種冤屈的請願者對當局形成非正式的權力制衡。

  作為共青團側翼的中國青年研究中心(China Youth Research Center)研究員王曉東(Wang Xiaodong)認為,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人人都知道民主和自由。

  中國領導人的演講內容的改變相對少。他們仍然強調黨領導下的團結、和諧和經濟發展。然而現實已經發生改變,部分是因為有活力的經濟令有活力的社會成為必然,部分是因為錢賦予民眾在貧窮之時無法享有的選擇。

  可以說,自由方面最具戲劇性的變化就是戶口制度的逐漸削弱。這種制度把人們綁在出生地,限制他們在國內的流動。

  中國還沒有正式放棄戶口制度。但隨著數以億計的民眾從內陸省份流動到沿海城市尋找經濟機會,各地的當局向這種新的現實讓步,放鬆一度令人望而卻步的文件要求,並提供更大的服務,有時甚至給新來者提供教育和社保等福利。

  保護農民工權利的組織「小小鳥(Little Bird)」的創辦人衛偉(音譯,Wei Wei)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依賴農民工潮。而「小小鳥」這個非政府機構本身也是中國逐漸開放的一個例子。儘管私人組織對公共政策的影響力仍然很有限。但中國的官僚機構不像毛澤東時期那樣缺少內部爭議。政府中的政策倡導者,包括那些代表抗擊污染、改善教育和婦女權益等弱勢部門的官員,常常尋求民眾的支持以增加他們的影響力。(原標題:儘管有缺陷,中國的民權擴大了;作者:Howard W. French)

來源:美國《紐約時報》 星島環球網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2

主題

269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沙發
pink8 發表於 2008-8-5 11:1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 的民權大了小了管他美國人鳥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