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多哈談判以外的世界經濟潤滑劑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7-31 1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Daniel Ikenson

其實早在這周之前,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就已經破裂過無數次了。可是除了日內瓦、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權力機構之外,很少有人悲傷苦惱,因為這些年來世界經濟已經發生了巨變。

WTO的報告顯示,在多哈談判時斷時續的七年間,全球年貿易流量增長了70%,達到14萬億美元。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外商直接投資的年流量增加了25%,至1.5萬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全球經濟規模擴大了30%,已達54.4萬億美元。如果各國政府都能大力加強各自的「貿易便利化」措施,這種積極的趨勢將會延續下去。

「貿易便利化」的舉措包括精簡跨境貿易所涉及的行政及實際流程。這類改革措施已經對促進全球貿易、投資和產出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包括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斯米恩•迪亞科夫(Simeon Djankov)和約翰•威爾森(John Wilson)在內的全球優秀經濟學家指出,「貿易便利化」對增加全球貿易流量起到的作用要甚於進一步降低關稅所帶來的影響。降低關稅固然重要,但如果繁複的海關流程和薄弱的物流及通信體系依然未有改變,那麼縱然降低關稅也不會促進貿易的發展。

不過「貿易便利化」正逐漸取得進展。世界銀行指出,過去三年中有55個國家實行了68項簡化貿易流程的改革舉措。以印度為例,它引入的一套網上報關係統可以在運貨船隻抵港前就開始處理報關程序,為進出口商節省了七天時間。此外,盧安達對其海關保稅倉庫設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私有化,不僅促進了新倉庫的建設,還降低了40%的貯藏費。

然而,前面的路依然漫長。世界銀行最新進行的「生意人」(Doing Business)調查向我們介紹了一個葉門漁業出口商的故事。這個名叫塔力克(Tarik)的出口商,其生意由於長期存在的繁瑣出口流程而受到了限制。他原本能以每公斤5.2美元和1.1美元的價格分別向德國和巴基斯坦出口新鮮金槍魚和冷凍金槍魚,但由於等待政府出口批文的時間平均要花上33天,因此他只能向德國賣出300噸鮮魚,而向巴基斯坦賣出1,700噸凍魚。他每年為此付出的機會成本可能達到700萬美元。

曾在《經濟學家》(Economist)當過貿易記者的羅伯特•加斯特(Robert Guest)在卡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近日舉辦的一次論壇上發言,向人們講述了啤酒是如何從一個喀麥隆港口運送到該國的內陸雨林的。一次原本要不了一天的行程卻走了四天,貨車因沿途設立的關卡停了47次,向工作人員支付通行費和其他費用。

壁壘減少,貿易自然就會增加。這些壁壘不僅是指關稅,還包括腐敗、行政低效、繁文縟節、交通壟斷以及落後的技術。各國政府已開始積極減少這些壁壘,因為他們意識到在其國內開展業務的公司數量和質量、就業率、投資額以及經濟增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取決於政府為實現「貿易便利化」而採取的措施。

斯蒂芬•克里斯考夫(Stephen Creskoff)最近在《國際貿易與關稅》(Global Trade and Customs Journal)雜誌中指出,如果出口的美國貨物從倉庫運抵港口以及進口貨物從美國港口運抵國內倉庫所需的時間平均縮短一天,美國每年的貿易額將增加近290億美元。這一數字比經濟學家預計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所能帶來的美國貿易年增幅還要高。

為減少傳統貿易壁壘而達成的協議固然很受歡迎,但貿易國手中也有不少「好牌」,它們自己也能採取變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