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煤價上漲調查:山西私營煤老闆一天掙一百萬 國內的中東特區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7-31 2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 22:06  CCTV經濟半小時


  圖片01:記者山西離柳焦煤集團了解到,現在買煤的車公路上排滿隊,只要敢說一個賣,這些可以說是煤一夜間就沒有了,在離這家企業不遠的一處私營煤礦門口,記者見到頗為壯觀的場面,一些重型貨車全是來拉電煤的,由於礦上庫存不夠,這些車輛只能在這等待現生產出來的電煤。



  圖片02:貨車司機向記者透露,這種單據(下圖)他們稱之為大票,也叫出省票,凡是要把煤運出山西省,必須要有這份單據,現在倒賣這種出省票已經形成了一門產業;(上圖)這些都是各種罰款票據,司機們說,每趟罰個四百到五百都是正常的。



  圖片03: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經濟運行部副主任王戰軍稱,私營煤礦確確實實就是一直在暴利,它一直存在著暴利,要解決這些問題,應從供求關係上來解決價位上的問題,抑制高耗能的需求,還應該繼續堅持煤炭價格市場化的改革方向。

  煤價暴漲調查

  煤價不能再漲了,國家發改委24日再次發出限價令,要求秦皇島、天津、唐山各大港口動力煤的平倉價格,不得超過6月19日價格水平,這是自6月19日對全國電煤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以來,發改委發出的第二道限價金牌。

  一次次限價的背後,是電煤供應持續緊張,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煤炭儲量和產量都是全球第一,今年以來卻出現電煤短缺,煤價飛漲?來看看我們記者在能源大省山西的調查

電煤價格翻倍,國有煤礦和私營煤礦都說自己並不賺錢

  山西西部的一家國有礦業集團擁有當地最大的一座電煤煤礦,年生產能力120萬噸,在這片土地的下面就是厚厚的煤層,工人們24小時輪流作業,煤炭源源不斷地被開採出來。

  山西離柳焦煤集團副董事長馬長明:「現在買煤的車公路上排滿隊,只要你敢說一個賣,這些可以說是煤一夜間就沒有了。」

  在集團的鐵路專用線,記者來到時,這列火車剛裝好煤,準備發車,工人們說,以前這裡幾天才發一列車,現在每天都有車皮在這等著,眼前這列火車掛了56節車皮,有時甚至能掛到60多節,企業有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了今年的銷售合同,從合同可以看出,這裡的煤多數銷往山東,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年底,負責銷售的副總經理梁林錄告訴記者,他幹了二十多年銷售,從來沒有見過像今年這麼火熱的市場。

  山西離柳焦煤集團副總經理梁林錄:「年底的時候是300到320,我們08年訂貨的時候,當時山西這塊定煤執行的大部分這個價格是335,335訂完貨以後,很快這個價格就,訂完貨一邊執行合同一邊價格就開始往上躥開了,有350、370、400、450、480、490、500這樣。」

  在離這家企業不遠的一處私營煤礦門口,記者見到頗為壯觀的場面,一些重型貨車全是來拉電煤的,由於礦上庫存不夠,這些車輛只能在這等待現生產出來的電煤。

  記者:「等了多長時間了?」

  貨車司機:「一晚上了。」

  記者:「等了一晚上還沒裝上?」

  貨車司機:「嗯。」

  剛才那位負責銷售的副總經理梁林錄,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字眼來形容今年電煤價格的變化,叫躥。他說現在他們每噸電煤也就賣到450到500元一噸,要不是國家發改委的限價令,其實每噸再漲個一二百塊錢都不成問題,那些私營煤礦更加牛氣衝天,即使電廠拿著現金找上門他們也不一定買,因為煤炭價格一天比一天高,就拿普通混煤來說,2003年7月,在秦皇島港的平倉價是176—185元一噸,到了今年7月,漲到了670—700元一噸,五年時間漲了將近四倍,到底是什麼原因推動煤價飛漲?記者先從生產成本環節,開始了調查。

  在山西離柳集團記者了解到,現在這裡每噸電煤的銷售價是450到500元錢,那麼每噸電煤的成本是多少?企業財務負責人幫記者算了一筆帳,一般來說,煤的成本主要由三方面構成:直接生產成本,管理及財務費用,各種稅費。拿直接生產成本來說,裡面又包含三部分:採礦消耗的坑木、炸藥、雷管等材料費用;工資、津貼、福利等人工費用;動力、折舊、修理等費用。在離柳集團記者了解到,每生產一噸電煤,需要支付的材料費用是21.2元,工資、津貼等32.38元,動力、折舊、修理等費用46.5元。

  山西離柳焦煤集團財務處處長劉湖鷹:「這個今年和去年的我們單位的成本來說,水平還是基本持平的。」

  劉湖鷹說,直接投入到生產里的這三部分費用總計是100.58元;那其它費用是多少,劉湖鷹解釋說,由於企業現在負擔相對較重,所以均攤在每噸電煤上的管理及財務費用達到了94.87元;各種稅費在噸煤成本中所佔的比例則更高,資源稅每噸8元,增值稅及稅附約為60元,安全費15元,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10元,煤炭轉產發展基金5元,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20元,土地塌陷補償費18.19元。

  劉湖鷹:「我們電煤的直接生產成本具體下來就是三百來塊錢,每噸。」

  劉湖鷹說,現在每噸電煤450到500元的銷售價是前段時間才漲起來的,原來並沒有這麼高,加上安全投入巨大,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4000多萬,所以企業利潤並不高。

  劉湖鷹:「到目前為止,也就是按今年的這個電煤的水平來說,可以說是略有盈餘,或者是基本保平。」

  國有煤礦電煤成本每噸達到了300多元,那麼私營煤礦情況如何,一家私營煤礦名叫祥安礦業,位於離柳集團不遠,設計產量是9萬噸。

  記者:「現在銷售價格多少?」

  祥安煤業有限公司礦長王志友:「現在就是銷售價將近300多左右。」

  記者:「300左右嗎?」

  王志友:「合同就是300,最多就是320頂多。」

  王志友告訴記者,他們現在電煤的銷售價最多是320元每噸,那麼成本是多少?

  記者:「具體給我們再分析一下裡頭有哪幾部分構成的?」

  王志友:「一個就是工人工資,那個材料費用,上交的稅主要這幾部分投入。」

  王志友說,私營煤礦用工相對靈活,現在人工費用比去年上升了20%左右,每生產一噸煤要付給工人40到50元錢,材料費用每噸要均攤到20至30元,剩下的就是各種稅費,王志友沒有向記者提供詳細的清單,但他說,僅今年上半年,花在交稅、政府收取的各種費用、協調與各部門關係的錢就達到了500萬,均攤在每年九萬噸的產量上,等於每噸煤要增加40到50元成本。

  記者:「這裡面有不合理收費嗎?」

  王志友:「不合理吧,這個東西又不能這麼說了。」

  記者:「那從什麼角度講呢?」

  王志友:「你這是合理不合理的,你可能存在有,但是地方的政策,咱們必須得生存,地方的一些政策咱們還得給人家保持一致。」

業內人士透露私營煤礦暴利驚人

  現在電煤市場可以說是火爆異常,半年多以來電煤的價格翻了一倍還多,那麼煤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在採訪中,國有煤礦和私營煤礦在採訪中都說自己並不賺錢,事實上,一位曾經開過煤礦的知情人向記者透露,私營煤礦暴利驚人。

  採訪中,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以目前山西來說每噸300元的電煤根本不可能買到。

  業內人士:「普遍的價格就四百。」

  這位業內人士說,每噸400元的價格也還只是保守估計,現在煤炭供不應求,完全屬於賣方市場,這400元的價格是電煤的坑口價,也就是不包含任何稅費的凈價,那麼以私營煤礦來說,實際的成本是多少?

  記者:「那照你這麼算的話,一噸煤也就是130、140。」

  業內人士:「還沒有那麼高。」

  記者:「還沒有那麼高?甚至會更低嗎?」

  業內人士:「對。」

  業內人士也幫記者算了一筆帳,私營煤礦的成本主要是人工費,現在能均攤到每噸50至60元錢,各種名目的收費也能均攤到每噸50至60元錢,材料費用也就是十多元,這三筆費用相加也就是100多元,而對於多數私營煤礦而言,由於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一直在變化當中,開煤礦實際是在和國家政策賽跑,所以在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動力並不足,就現在的市場而言,私營煤礦利潤十分可觀。

  記者:「你覺得電煤的利潤空間現在能有多大?」

  業內人士:「按坑口價來說的話,應該在個250、260了吧。」

  去掉生產成本100多元,每噸電煤還能凈賺250至260元,也就是說,私營煤礦的利潤達到了百分之兩百多,另一方面,面對眼下火爆的市場,多數煤礦都會超設計能力開採。

  記者:「現在對於煤老闆而言,它是不是實實在在的暴利?」

  業內人士:「那當然了,那最有錢的就是煤老闆了。」

  記者:「能夠有錢到什麼地步?」

  業內人士:「有錢到就是有一天可以掙到一百萬。」

  現在我們再來重新梳理一下幾個關於電煤的數據:國有煤礦每噸電煤的成本是300元多一些,其中直接生產成本、財務管理費用、稅費各佔三分之一,銷售價現在是450至500元。而私營煤礦成本是每噸120至130元,現在售價基本能達到400元,而且這400元還指的是坑口凈價,並不含稅。那麼,400、500元一噸的電煤拉到電廠后又是多少錢?

  記者在山西離柳集團採訪時,正趕上一列火車剛剛發運走4000噸電煤,企業負責人介紹說,這是發往山東文登一家電廠的,那麼到電廠后的價格是多少?

  山西離柳焦煤集團副總經理梁林錄:「因為在山東這塊的平均價,在這個7月1號又調了一次運費,調了一次運費平均價應該不低於一百塊錢。」

  梁林錄說,由於企業自己有鐵路專用線,運輸費用平均每噸在100元左右,這樣電煤到達山東后,每噸價格應該在550至600元,那麼如果用汽車運輸呢?

  梁林錄:「汽運更不行了,汽運成本顯然比這高多了。」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對於多數煤礦,尤其是那些私營煤礦來說,根本不具備離柳集團這樣的條件,所以只能採用汽車運輸的方式,汽車運輸的費用是多少?

  貨車司機王習榮:「現在,以前說是240吧,可能是今年。」

  王習榮家在河北,是位老司機,這次他要把這車煤從山西運到河北邯鄲,王習榮說,由於現在嚴格治理超載,他們每趟車只能拉28噸煤,現在每噸運費是240元左右,那麼這240元都包含哪些費用?

  貨車司機王習榮:「油錢跑這一趟就是,你像過去才5塊1毛1,都加石化的油,5塊1毛1的時候俺們就我這個車跑一趟都1200,現在都是1400到1500吧。」

  王習榮說,從煤礦到邯鄲550公里,兩天才能跑一個來回,現在油價上調,每趟僅油錢就需要1400到1500元,過路費往返一趟需要1300元,養路費每個月6000元,保險每年20000元,一輛車需要四名司機,每人每月工資3000元,經過計算後記者發現,這些費用均攤后,大約每噸電煤的運費是145元,而王習榮告訴記者的則是每噸運費240元,剩下的錢去哪了?記者決定跟王習榮走一趟,貨車裝好煤后並沒有直接駛上高速,而是來到了一處煤炭運輸管理站。

  貨車司機王習榮:「再加這地銷票,地銷票一噸是30。」

  王習榮說,這每噸30元購買的是地銷票,司機們也管這叫小票,是由山西各地區煤運公司收取的管理費,汽車駛入高速公路后,夜已經黑了,王習榮他們簡單在路邊吃了一口飯,然後繼續趕路,路上運煤車輛很多,汽車只能以2、30公里的速度緩慢行駛,夜裡,快到太原了,王習榮他們開始打電話聯繫,似乎在購買什麼東西,隨後,在環城高速公路南側,記者拍下了這樣的一幕。

  「4144,我們打電話聯繫好了來這。」

  記者在這觀察了近半個小時,在這期間有十來名司機購買了這樣的單據,王習榮事後向記者透露,這種單據他們稱之為大票,也叫出省票,凡是要把煤運出山西省,必須要有這份單據,現在倒賣這種出省票已經形成了一門產業。

  貨車司機王習榮:「它一時一個價,它像前一段時間,它一陣是50、51,後來漲到53、54,現在漲價64。」

  王習榮說,這些都是從私人手裡倒賣出來的,28噸就要交上1792元錢,而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種出省票裡面包含有山西省統一收取的可持續發展基金、增值稅等,正常情況上每噸出省的煤要交納80至90元,而現在通過私人倒賣,每噸只賣到64元,倒賣者從中漁利,司機也能節省一些費用。

記者:「那損失是?」

  業內人士:「損失是國家的。」

  第二天下午,貨車終於趕到了河北,在這個名叫峰峰和村的收費站,一名交警突然攔下了記者所乘的貨車,事後司機向記者講述了隨後所發生的事情。

  王習榮的同伴王素廷:「這次僥倖躲過去了,後來問了問,問了無關緊要的問題,你這車檢了沒有,我說檢了,有保險沒有,我說有保險,走吧。」

  王素廷說,如果不是因為記者隨車拍攝,這次最少也會被罰款一到兩百元。

  記者:「它用什麼理由罰你?」

  王習榮的同伴王素廷:「截住你就罰,只要止住你,隨便找個理由就能罰你。」

  這些都是各種罰款票據,司機們說,每趟罰個四百到五百都是正常的,經過近20個小時后,貨車最終把電煤送到了終點,現在再來算一下王習榮這趟運費的成本:油錢、過路費、養路費、保險、工人工資,這些均攤到每噸電煤上是145元;再加上地銷票每噸30元、出省票每噸64元,平均每趟四到五百元的罰款,每噸電煤的運輸成本達到了將近240元。那麼跑這兩天一夜凈利潤是多少?司機們說,最多剩三四百元。

  王習榮的同伴王素廷:「主要是就得先養著,不掙錢先養著,先得干,能湊合干最好湊合干,實在幹不成了那沒辦法。」

  記者:「你對干這行沒信心了?」

  王習榮的同伴王素廷:「反正是這幾個月夠嗆,搞不好下個月就得停車。」

  現在國內到底缺不缺煤?市場需求能不能支撐這麼高的煤價?

  前面記者又算了算煤炭運輸的成本賬:一噸電煤生產成本分別由三部分構成,人工費用50至60元,各種收費平攤下來是50至60元,材料費用10元至20元,這樣電煤的直接生產成本就是110至140元,而現在電煤的坑口價普遍售價是400元。電煤的公路運輸成本每噸近240元,其中油錢、過路費、養路費、保險、工資等約145元,煤運公司收取的地銷票也就是本省銷售的管理費30元,銷往省外的出省票64元,還有路上的各種罰款,就這樣經過層層加碼,一噸110至140元成本的電煤運到電廠價格就高達650元甚至更多。但決定電煤價格的除了成本,還有需求,那麼現在國內到底缺不缺煤?市場需求能不能支撐這麼高的煤價?我們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記者:「導致目前電煤價格迅速上漲的原因是什麼呢?」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經濟運行部副主任王戰軍:「應該是需求從2003年以來全國煤炭消費量由15.79億噸快速增加到2007年的25.8億噸,年平均增長了2.5億噸,主要消費行業裡面電力它是由2003年的八億二千五百萬噸一直到現在2007年的十四億七千七百萬噸,這麼大的增長量,它的年均增長量是一億六千三百萬噸,所以這麼大的增長,需求的增長造成了供需之間有點失衡。」

  記者:「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

  王戰軍:「我們覺得應該從供求關係上來解決價位上的問題,就是抑制高耗能的需求,就是抑掉需求吧,你把過快的需求搞下來;第二個就是增加有效的供給;第三個我們認為還是應該繼續堅持煤炭價格市場化的改革方向,還是要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理順煤炭價格的形成基調,國家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化的現代煤炭市場的交易體系。」

  半小時觀察:有形之手該抓哪裡?

  為什麼一噸成本只有100多元的煤,運到電廠就變成了600多元,而且還買不到?這一怪現象,說明我們在資源管理、價格體制、物流渠道方面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是世界第一產煤大國,煤碳資源極為豐富,如果我們管理得當,煤價不該出現大起大落,以致嚴重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我們的價格管理體制也需要改進完善,煤電本是唇齒相依的關聯行業,但一個暴利,另一個巨虧,值得我們反思;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通過我們記者的調查,我發現當煤從被挖出的坑口運到電廠,這一過程是如此的艱難。政府部門要收管理費和出省費,鐵路部門除了正常費用外還要費很大的勁,才能包下車皮,而要走公路,你將面臨不斷的罰款。事實上,運輸環節是導致煤價暴漲的重要因素。

  比如,每噸銷往外省的煤需要向當地上繳64元的出省費,這筆費用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筆錢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煤價和電價呢?我們來算算這樣一筆帳。發改委前不久宣布從7月1日起將全國電網銷售電價平均提高2.5分錢。我查了一下資料,平均一噸煤大約可發電2777度,這次提價相當於為電廠在每噸煤上補貼69元。而一筆出省費,就幾乎抵消了電廠的提價收益。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許多不明來歷的費用都摻雜在煤價里。這些費用最終是靠我們的企業和老百姓來埋單。

  現在提高電價,管制煤價,但是管不勝管,出現了煤碳告急,電廠出現煤荒,最終煤價還是在私下交易里持續上漲。其實,市場的應該交給市場,政府應該做好的是理順煤碳資源的管理,抓好流通渠道的秩序,這才是治本之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9: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