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鳴:有人示威請願,社會才正常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7-27 14: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珠江晚報    作者: 張鳴    2008-07-26 17:22:14

北京市指定奧運期間的遊行示威區域,規定想要遊行示威表達意見的人,可以申請在幾個特定地點遊行示威。這些區域中,像日壇公園和紫竹院公園,都處於市區中心地帶,有關部門表示,只要通過合法手續得到批准的遊行集會示威活動,都可以在這些地點進行。不像遊行集會示威法剛通過那陣,偶然有個遊行,還被安排到大老遠的郊區去。


在我的記憶里,一些地方政府對集會遊行一向很有戒心,雖然口頭上也說允許,但骨子裡卻總是不情願,能遏制則遏制,實在遏制不住,就儘可能地縮小其活動的影響力,把遊行放到遠郊去,就是消除影響的一種高招。在很多領導人眼裡,我們的社會,不能有一丁點雜音,甚至不能有一點跟主旋律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如果有人表達對政府或者某個官員的不滿,表達自己對某些事件的獨特看法,簡直就是無法無天。這些領導對秩序的感覺特彆強烈,強烈到了要所有人,整個社會完全協調一致,整齊步調的地步。若有不同意見,也只能通過所謂的正常渠道來表達,即通過組織結構,層層向上反映,能內部消化,盡量內部消化,消化不了,也要相信組織總有一天會解決。

這種高度協調一致的秩序,在社會的單位體制依舊完整,社會的全能主義控制尚且有效的情況下,也許是可行的。但是,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整個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把人控制在一個個小格子里的管理模式,基本上已經瓦解。社會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人們的訴求也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在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各種從前沒有的社會問題都冒了出來,國家法制化進程與現代化發展不同步,政府機關職能和作風的滯后,也使得各種社會問題更加突出。原有的意見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體制渠道,越來越表現出力不從心、捉襟見肘的窘態。再想維持過去那種協調一致,就算在一個階段內能辦到,政府為此付出的成本,也將會越來越大,直至難以應付。從到處堵窟窿,直到堵不住為止。事實上,作為民主進程的一個方面,允許人們有合法的渠道和地點示威遊行,發出自己的呼聲乃至抗議,已經是政府必須做的一件事情。

在任何社會,政府做得再好,百姓也不可能完全沒有怨氣。民怨必須有個合法的發泄渠道,否則就會在地下聚集,聚集到一定程度,再爆發出來,所造成的破壞,是所有人都不樂意見到的。這些年來,群體性事件頻發,幾乎每個事件,都照例有防堵壓服的過程。自西周以來,古人就有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說法,更何況,現在已經是21世紀,民主已經是世界的潮流,一味地防堵,不僅無效,而且後果嚴重。

人有嘴,除了吃飯,就是要說話的,眾口難調,不止是講烹調,而且也是說治國,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國者,即使做得再好,也一樣有人說不好,因為不合他的口味。人有話要講,就得讓他講出來,靠高壓,靠防堵,可以得逞於一時,時間一長,就有大麻煩。毛澤東說過,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這話很對,人是有理性的,只要允許人們自由討論,那些不合情理的意見,不會有很多人去迎合。換言之,一個正常的社會,必然要有雜音,沒有任何雜音的地方,只有墳場。

但願,北京這樣的安排,在奧運開完之後,還能繼續下去,成為一種常設機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