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 Chin雖然代表土生華僑文化的一個極端,然而他已在美國藝壇爭得一席之地,他的成就,早已凌駕在「花鼓歌」黎錦揚之上。黎錦揚筆下的唐人街,是美國電影中的布景,「花鼓歌」中的人物是白人腦海里的浪漫意象,黎錦揚為了討好美國人、做美國人的生意,遂不惜助長美國人的偏見。Frank Chin雖然矯枉過正,但是我寧願接受他的唐人街,即使生他的氣,也比看黎錦揚的電影痛快的多。也許,在美國的社會中產生這種憤怒的作品,是理所當然的,Frank Chin的戲劇,使我想起了美國黑人作家LeRoi Jones的作品,二人的基調同是憤怒和熱情。近年來美國的黑人運動,已使白人幾百年來遺留下來的對於黑人的印象大為改觀,黑人已不再是木訥無知、唯命是聽的奴隸,而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土生華僑的文化運動,雖不見得能改變唐人街老華僑的心理,但至少也會使美國白人對美國社會中的「中國城」另眼相看:美國的華人,也不僅是餐館或洗衣店中的人物而已,他們除了勤儉樸實、默默地以笑臉迎人之外,也有無盡的辛酸和血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