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蹲下來看一看孩子們的世界

[複製鏈接]

85

主題

112

帖子

9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sa76 發表於 2008-7-23 08: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這是一位熱心於傳播蒙台梭利經典教法的外教Rekha常說的一句話。讓我感興趣的是,在Rekha這裡,這句話並沒有僅僅停留為一種抽象的觀念,而是以活潑的方式被傳達和踐行了—這令我這個多年的幼教工作者也不禁耳目一新。

  Rekha是在他所說的「工作坊」里來實踐他的觀念的。工作坊的一個主題是關於教室的空間安排。Rekha把一間課室作為現場,幾張大白紙隨意貼在牆壁上,每張紙上都有一個問題,諸如「都有誰在教室里?」「教室都有什麼用途?」「你覺得一個好的教室是什麼樣子?」「如何才能把教室變成你期望的樣子?」等等。然後請老師們把想法大膽地寫在紙上,進行討論。在一個小時的討論中,Rekha不斷地讓老師們想像,如果你是個4歲的孩子,你會怎麼做?然後引導老師們蹲下來看看周圍的環境,甚至要求他們像孩子一樣在地上爬行。在爬行中,老師們像孩子一樣感受著環境的新鮮刺激,同時也完全扔掉了所有無謂的裝飾,更扔掉了成人本位的虛妄的教育觀念。通過這樣的實踐,老師們深切體驗到環境的創設不是為了應付官方的評估,只有經得起孩子視野檢驗的環境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教育環境。

  工作坊的另一個主題是「幼兒操作材料的研究」。Rekha先為老師們布置了一個有趣的功課,就是讓他們到市面上去選購自己認為最有教育價值的玩教具,並把它帶到工作坊,每人限額20元。工作坊開始的時候,老師們都把自己精心挑選的玩具帶了回來,有直接到市場上買來的,也有老師們購置了廉價的原材料自己製作的,不管是哪種類型,都滲透著老師對孩子發展的理解。Rekha先請老師們自由組合成兩人一組,一人扮演教師,一人扮演孩子。教師在短時間裡把玩具的基本玩法告訴對面的「孩子」,然後由「孩子」在集體面前演示和解說。在分享和演示的時候,扮演「孩子」的老師要告訴大家自己的年齡,然後按照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發展水平來操作教具。在操作中,教師完全沉入了角色,她會大聲地告訴別人她的發現和困惑,並在嘗試中探索著。在旁邊觀察的教師會冷靜地指出設計者的問題,比如這個玩具超越了這個年齡的孩子的水平;那個玩具水平太低了,缺乏挑戰性;有些玩具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來考慮,缺乏可操作性,孩子因無法完成而體驗到挫折感,進而失去了興趣;等等。在Rekha與教師的互動中,在教師與教師的互動中,教師們改變了已經成為慣性的成人思維,開始以孩子的眼光看環境、看材料,反思自己的教育與教學,真正體驗到了孩子獨特的看世界的視角。

  「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本來只是一句口號,但經由Rekha的踐行,它帶給我們的卻是一種直接的、強烈的、有效的衝擊。表面看起來,我們只變換了視線,而從深層來講,它改變的卻是整個的師生關係系統。「因理解而慈悲」,我想張愛玲的這句話也適合於我們的教育,教師們也會在對孩子的理解中慈悲起來,切實關注到孩子們在環境中的真實體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