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笨、不行…家長不該說的話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7-24 21: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故事】1986年美國職業籃球聯賽開始之初,洛杉磯湖人隊面臨重大挑戰。在前一年湖人隊決賽時輸給了波士頓的凱爾特人隊,這使得教練派特·雷利和所有的球員都極為沮喪。派特為了使球員相信自己有能力登上冠軍寶座,便告訴大家:只要能在球技上進步1%,賽季便會有出人意料的好成績。


  1%的成績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如果12個球員都進步1%,整個球隊便能比以前進步12%。結果,在後來的比賽中,大部分球員進步不止5%,有的甚至在50%以上,這一年居然是湖人隊奪冠最容易的一年。
  告訴孩子:每天進步1%


  如果一個人每天進步1%,一年進步多少連你自己都無法想象。抓住每一天,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你會有日新月異的變化。


  專家:稱孩子「小笨蛋」有害無益


  常聽一些家長訓斥孩子時說:「你真笨」、「我算看好了,你學琴不行,繪畫也不行,什麼也幹不成」等,有的家長甚至在喜歡孩子時也稱孩子「小笨蛋」,似乎是一種愛稱,其實這樣做是有害無益的。


  兒童的感受能力很強,當不斷聽到父母說他「笨」、「不行」時,就會產生明顯的自卑感,特別是在做錯事時聽到這種呵斥,自卑感就更強烈。久而久之,他就會變得孤僻、沉默、不合群,長大后則表現為性格內向、遇事縮手縮腳、缺乏自信心。


  世界上有成就的科學家大多在幼年期得到過家庭的良好教育。眾所周知的德國天才人物卡爾·威特,出生後幾個月被村裡人和父母認為是「白痴」,母親常抱著獃滯的兒子哭泣;然而作為鄉村教師的父親卻制定了教育小卡爾的計劃。在別人看來,老卡爾對一個懷抱的嬰兒絮絮叨叨是徒勞的。但是不管別人怎樣議論,老卡爾始終踏踏實實地執行著自己的計劃,最終點燃小卡爾的智慧之光,小卡爾八九歲已能自由地運用德、意、英、法和古希臘語,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數學;九歲考入萊比錫大學,十六歲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教授。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