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載:冉氏新聞評論周刊(66)

[複製鏈接]

27

主題

158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ushangyin 發表於 2008-7-23 06: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冉氏新聞評論周刊(66)
冉雲飛 @ 2008-7-21 8:54:34 閱讀(3596) 引用通告 分類: 冉氏評論
一:中組部委託統計局進行幹部任用滿意度民調。http://post.news.tom.com/06000A1757.html各級組織部門都成了官員們"跑部前進"的密集之地,掌握官員烏紗命脈的組織官員,更是與當地領導一把手,聯手起來買官賣官,有的甚至明碼標價,腐敗真可謂無奇不有。這回中組部委託統計局來做一個民眾關於組織部官員的民調,這樣子看上去很美,但只有樣子,沒有實質性改變,只不過幾十年來對幹部考察做秀的另一次更具欺騙性的表演而已。事實上,這形式雖然很好,但我們不能過於樂觀。民調要具有可信度,應該是一種獨立的民間行為(但在中國有這樣令民眾相信的機構嗎?),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從技術上講似乎不成問題,但他們與中組部同屬一個沒有真正監督的政府部門,他們互相之間通過數據整容再發布一個讓大家都不滿意的"幹部滿意度"。如果說"偉光正"強悍和無恥得不需論證,那麼這個"民調"可能最終只是有一個民調的樣子與形式,徒具一個由他們掌控的"論證"過程,更有愚民欺騙性而已。他們做出來的民調即便公布出來,公信力有多少,是大可懷疑的。



二:災區小學校長推薦兒子為抗震優秀生免試上大學。http://news.sina.com.cn/s/2008-07-17/022515945005.shtml抗震優秀學生的評選本來就是成人社會為自己抗震不力(預報不力、安全教育缺乏、校舍倒塌)而轉移視線,找未成年人替他們背書的醜陋行為,評選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以及抗震優秀學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對生命的踐踏,違背未成年人保護法。因一場地震的大災難,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來對待,違背人之災難后應該受到平等對待的原則。而所有這種類同於群眾運動的評選,因其事涉諸種利益,如學生考大學可能加分,於是不可避免地有貓膩,自然也就會有校長自認為內舉不避親的諸種可笑場景。沒有推薦資格,卻可以通過諸種關係,讓自己的下屬同事(當然也有可能是同事"覺悟高"主動的行為,不過這樣的精密行為,恐怕內竄才可以解釋)去推薦自己的兒子,以便藉此上大學。從這樣的行為,就可以看出如今高考中的加分制度(比如三好生、比如各種所謂的優秀等等),早已成為諸種潛規則橫行之地,評選抗震優秀學生,又豈能例外?



三:奚國華:在中國網際網路是完全自由的。http://www.china.com.cn/news/2008-07/17/content_16026614.htm中國官員的基本素質很多:對上諂媚(地震中的譚笑笑)、對下強橫(到處發揮餘熱的前副部長龍永圖)、做秀做假(名為到災區視察其實是旅遊)、裝瘋賣傻(外交部比較盛產如秦剛、劉建超等,但其他部門也並不缺少)。我們民眾常看到的是他們對我們說假話不臉紅,其假話的水平絕對是世界頂尖級水平。他們的基本步驟是:一是說假話不臉紅,不臉紅還不行,還要振振有辭;單是振振有辭還不行,還要選擇性失明;單有選擇性失明還不行,還要答非所問;單是答非所問還不行,還要有睜眼說瞎話的絕項功夫。這幾條奚國華一條也不缺,當然這幾條可謂當官員的"聖經",沒有這幾點,你就根本無法當官員,即使當了官員你也無法竄升。一個當官的大小因素固然不少,但取決你說假話的水平,對這些為官"聖經"的熟悉程度。一個官員當著全世界的觀眾撒謊,那麼由這些撒謊官員組成的政府,其公信力何來?拜託中國這些官員,說假話也要有點水準,不可侮辱民眾的智商到如此地步。你說假話的水平如果有所提高的話,至少讓民眾在破解你說假話的過程還殘留一點福爾摩斯的娛樂精神,如今官員說假話的水平的確只會激起民憤,因為沒有比侮辱民眾的智商更為不智的行為。



四:成都拍賣辦公區賑災背後:曾因太豪華引爭議。http://news.sina.com.cn/c/2008-07-17/051215946326.shtml不是民選政府,民眾只有通過一點網路的縫隙輿論造成最高當軸的震怒,才使得成都政府無奈地搬出來,卻拿出最冠冕堂皇的理由,說什麼為了拯災,這又是一次低估民眾智商的撒謊行為。我們且不說一座市級政府辦公大樓花12億建造得如此豪華,違背財政使用、稅款使用應該透明的原則(當然你說現在有什麼透明,沒有,但為什麼不能如此要求?讓他們改變),窮奢極欲,無度耗費納稅人的錢,更為主要的是有幾點恐怕成都市政府不能自圓其說。比如詭異的搬遷日子5月15日,即大地震發生的第三天搬進新樓中。是什麼樣的詭異,使得救人都尚未結束,整個四川都處於大災大痛中,成都市政府要悄悄搬進新樓中呢?且不說這樣的日子搬進去,不符合政治正確、政治覺悟的官場原則,就是其中甘冒民意反彈風險的"大勇",恐怕也不應該是理智的官員之作為(不符合理性經濟原則)。當然,你會說民意在他們眼中算個屁,因為他們沿襲的是一直以來的傲慢,可是這回牽涉的是更為深痛更為廣大的民意,一個地方政府竟敢如此怠慢,這裡面說明什麼?當然你會說這是原來早有的計劃,是什麼力量使得這個早有的計劃,都不能被舉世罕有的大地震災難所阻止,成都市區的民眾雖然只是飽受驚嚇,但屬成都市政府管轄的都江堰、彭州等地是不折不扣的重災區。如果你說是某位有實力的官員定下來的,不便更改,那麼請問這是誰的主意?如果不是的話,那這是不是某八卦大師在此前定下來的黃道吉日?另外,如果完全按經濟規律來辦事,新辦公樓所在地不會有接家(區位劣勢、房屋功能已固定、重新改裝耗費不貲,更主要的是那裡不適合像樣子的商業等),除非有另外的交易發生。這交易可能找幾家與政府關係深遠的地產商來買單,還可以多拍出一些(民眾,你看我們市政府不僅沒做虧,還賺了錢,你們該滿意了吧,多好的障眼法啊)來拯災(拍得是否盡數真為拯災,誰知道呢?)。可惜,現在的民眾的確不是那麼好騙了。



五:民調排出不合理收費:前四項均為電信運營範圍。http://post.news.tom.com/06000A1764.html我早就說過,所謂的國有就是少數權力利益集團竊據國有以令天下民眾,搶劫民眾利益而已。國有早已變成一種對民眾利益的公然搶劫,而這搶劫之所以還能進行下去,就是因為他有一件無敵的神奇外衣——"國有"。而這件外衣使得他們的搶劫塗上一層合法的色彩,使得被愚弄的民眾不知其詐。在中國如像電信這樣的機構,看上去是商業行為,但他們很多做法更是藉商業行為刮錢而服務於損害民眾利益的政治行為。電信壟斷不只是為少數利益服務,更為主要的是搞信息壟斷和信息控制(包括你發簡訊都可以因為政府的關照而發不出去),這種毫不隱瞞地傷害公民通信自由的行為,卻屢屢發生。因此排在不合理收費前四位的都是由電信壟斷集團所貢獻,就不令人奇怪了。



六: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中國NGO在掙扎中成長。http://www./ed_china/200807/t20080717_815346.html512大地震災難發生后,中國各地的志願者機構、非政府組織及個人在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參與救人以及此後的災后重建,作為身在災區的四川人,真是非常感動。但由於這幾十年來,政府壓制民間社會的成長空間,壓制公民社會的推進,極力阻力非政府組織、志願者機構等慈善、公益組織的成長。他們利用官辦的紅十字會等和所謂的機構審查來打壓諸種志願者組織(你去合法申請也會被諸種理由拒絕),使得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及志願者非常孱弱,他們缺乏相應的培訓(當然大批的散單自願者就更不易得到相關的訓練),他們很多時候不能大張旗鼓地開展工作。正因為如此,作為NGO,他們在掙扎。災后重建是一個漫長過程,諸種利益的博弈,諸方面的建設,急需志願者及相關的機構的不懈努力,因此政府應該進一步放鬆對非政府組織的苛刻管理和無理刁難,使得這個社會真正因民間力量的興起而對政府有相應的制約及補充,而進入政府一直提倡的和諧社會。



七:新快報 我們往往低估了民生艱辛。http://www./life_op/200807/t20080718_815743.html這篇文章的意思我基本贊同,但這標題應該改為《官員們往往低估了民生的艱辛》,而不是抽象的群體集合詞"我們"。一些民眾當然有可能忽略了另一些民眾生存艱辛,他們也可以(不是命令式的必須)獻出些愛心來接濟他們。但普通的民眾並沒有權力去"低估"另一些民眾生存之艱辛,即令他們知道,他們也可能無能為力。而政府官員卻必須知道民眾生存之艱,因為他們掌握資源的分配大權。但不幸的,現在的官員大多是"何不肉糜"的晉惠帝的高足,很得晉惠帝的真傳,彷彿是晉惠帝培養的博士生。位於廣東東莞這樣比較富裕地方的民眾,生存尚且如此之艱,中西部的民眾就更不用說了。但似乎沒聽說過,中西部的地方政府準備給當地民眾派發紅包,以舒緩民眾因物價上漲后帶來的諸多壓力。當然,你會說中西部財政困難,拜託你,當地的豪華大樓是怎麼建起的,重慶一個非常貧困的縣如巫山縣的交通局長之貪污為什麼可以占當地財政的20%?達2226萬之巨。難怪燕趙都市報也忍不住評論"貪官已邁入'千萬級'時代"( http://www./life_op/200807/t20080718_815365.html)。上千萬的貪污犯已不希罕,而上百萬的貪污犯更是無法細數,但民眾依舊生存艱窘,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2008年7月21日8:55分於成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