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十大高明說法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8-7-18 0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鐘琴

中醫在兩千多年來雖然沒有實質性的進步,但悠悠不亡,至今仍有大量的信徒,這使我不得不說,中醫自有其「高明」之處,特別是一些關於中醫的說法是非常高明的,這也難怪它能忽悠住這麼多的人了。

下面列舉中醫十大高明說法:

一,中醫「治未病」。此語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靈樞·逆順》亦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意思是中醫頂級高手在人還沒發病的時候才給他治,等他發病後就不給他治了。乍一聽,「防患於未然」啊,真可謂高屋建瓴,內涵深邃!但仔細一想就不對了,人家沒病的時候,你卻給人家治,你治個鳥啊!等人家有病了,你卻不給治了,這算哪門子醫生啊?如果哪個醫院專門收治沒病的人,拒絕接收病人,我看這個醫院的醫生全有病!其實我也理解,大概中醫的老祖宗就很清楚靠陰陽五行學說治不了什麼病,不是「不治已病」,而是治不了。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聖人既治未病亦治已病」,「治未病」還是應該肯定的一條原則。不過呢,中醫實在沒有資格說這三個字,因為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西醫。以前的孩子們種的牛痘,現在孩子們打的各種預防針、疫苗,這才是真正的「治未病」!

二,中醫擅「調理」。調理身體,無病防病,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既然人家中醫「不治已病」,那麼,沒病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用中醫來調理身體呢?一般都認為,中醫中藥在調理身體方面獨具優勢,好多人在感到身體處在「亞健康」狀態時,喜歡去找中醫開點中藥「調理調理」,似乎中醫擅調理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但是,中醫真的有調理身體的能耐嗎?調理應該是集防病與治病為一體的方法,比單純治病的難度更大。中醫連治病的本事都沒有,還能有調理的能耐?中醫在中草藥研究方面,自古以來就是馬馬虎虎、似是而非,怎麼能做到合理用藥呢?比如說,何首烏作為中藥「四大仙草」之一,一直被中醫認為「益肝」(見《本草綱目》),而今經臨床實驗卻發現它「損肝」;益母草歷來被中醫視為「婦科良藥」,但當代人研究發現它會致癌,並且能導致腎臟損害;前兩年剛剛被禁止的同仁堂生產的名葯「龍膽瀉肝丸」,則不知讓多少人得了尿毒症……

三,中醫「治本」。「西醫治表,中醫治本。」這是最流行的說法。你得了闌尾炎,西醫一刀給你割了,中醫會說,這是典型的「治表」。中醫運用陰陽五行理論講得頭頭是道,給你「辯證施治」,認為可以從源頭上治好你的「肚子疼」,而不用手術,這才是「治本」。不過凡事就怕細琢磨,西醫一刀將病灶割除,這難道不是治本嗎?難道將病灶留著才是「治本」?中醫常諷刺西醫「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難道「頭疼醫腳、腳疼醫頭」才正確?沒聽說誰扭傷了腳,卻將頭包起來服用治頭疼的葯。

四,中醫「治緩」。中醫承認在治「急症」方面不如西醫,但一直強調中醫擅長治慢性病。什麼是慢性病?一是病程發展緩慢,二是現代醫學尚未發現正確的醫治方法。如果有了特效藥,就不存在「慢性病」的問題了。而這時候,中醫出面了,說現代醫學治不了的,中醫能治。反正現代醫學也治不了,中醫治的效果如何,沒有對比,就怎麼解釋怎麼正確了。如果效果不明顯,中醫會解釋說:「中醫見效就是慢,但總比西醫無效強得多。」如果越治病越重,中醫會說:「如果不是用中醫中藥控制病情,你早就翹辮子啦!」如果有幸自愈了,那就當然是中醫的神奇效果了。總之,這個說法最能遮醜。

五,中醫是「國粹」。中國的國粹有很多,但我認為中醫卻算不上。因為在十六世紀之前的世界各國,醫生的診斷方法都是望聞問切,主要都是靠觀察病人的癥狀、根據病人自己訴說病情來下藥,藥物都是草藥方劑。因為那時候人們還不會從自然界的物質中提煉出有藥用價值的成份,還沒發展到化學醫學、生物醫學階段。你能說望聞問切、草藥方劑是中國獨有的嗎?只是後來西方的醫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而中醫還停留在兩千年前的水平上,跟文物、化石一樣,顯得有點另類、有點特別罷了。

六,現在中醫落後是因為沒有名醫高手。這話貌似有理,其實很可笑,這分明是把結果當作原因了,本末倒置了。照此理論,是不是可以說,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全面落後,是因為沒有出現好的科學家?是不是可以說,現在占卜學日漸沒落,是因為沒有出現高明的占卜大師?

七,針灸、拔罐、刮痧是中醫奇術。就拿針灸來說,在人身上插滿了針,人居然不覺得疼,你說神奇不神奇?誠然,針灸、拔罐、刮痧,與按摩、推拿、熱敷等物理療法一樣,對某些疾病可能有輔助作用,但是這些東西,都治不得大病。針灸用的針都很細,扎入人的肌膚的時候,也是疼的,只是痛感較輕而已。紮上后,一般就不疼了。我們平時打針,針管比針灸用的針要粗得多,但也就在扎的時候疼一點,紮上就不疼了,這有什麼神奇的呢?有人說針灸可以麻醉,不知哪位敢在做手術的時候不打麻藥而去使用針灸麻醉?還有拔罐,更是可笑。明明是皮膚毛細血管在熱罐子吸上時受到了破壞,出現紅、紫等淤血現象,中醫卻解釋說這是身體病變的緣故。

八,最好的方法是「中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這個口號是中國人提出來的,西方當然不會提這樣的口號。落後的醫術與先進的醫術「結合」,這本身就是笑話!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中西醫結合」,就是中醫靠西醫的設備來診斷,用藥時在中藥里摻西藥成份。就像某廠生產的維C銀翹片,退燒效果極好,其說明文上寫的成份全是草藥,可惜被台灣「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檢測出含有西藥「對乙醯氨基酚」(俗稱「撲熱息疼」);某廠生產的中藥「養血安神片」,實際上是偷偷在裡面添加了安眠藥「艾斯唑倫」,病人服用后就安睡,還以為這中藥「安神」效果不凡呢!這大概就是所謂「中西醫結合」的真相吧!

九,中醫「博大精深」。對於外行來說,玄之又玄的東西往往看起來「博大精深」。我沒聽說過現代醫學聲稱自己博大精深。這就像真正有學問的人,從來不說自己學問蓋世;只有那些不學無術的人,才自我感覺良好。所以說,凡是聲稱自己「博大精深」的東西,都不大可靠。

十,將對中醫的質疑、批評說成是「中西醫之爭」。提出這一說法的人,絕對是個高手!本來是針對中醫的質疑、批評,與西醫關係不大(只是起了個對比的作用),西醫何曾與中醫爭什麼短長?但某些人卻別有用心地說這是「中西醫之爭」,由此而達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一是將中醫與西醫放到了對等的地位上,分明暗示中醫(落後醫學)仍有實力與西醫(現代醫學)分庭抗禮;二是將對中醫的質疑和批評歸結為西醫與中醫爭風吃醋,沖淡了對落後醫術的質疑和批評;三是「中西醫之爭」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中西文化之爭」,很容易激起「愛國者」們的義憤,從而將「保護中醫」上升到維護中華文化「主體性」的高度。可嘆的是,一些中醫的批評者也糊糊塗塗地接受了這個說法,也在文章中頻頻用「中西醫之爭」這個詞。這可能是當前中醫用以抵抗批評和揭露的最隱蔽但又是最高明的一個說法了。

一家村:http://blog.sina.com.cn/lizhongqin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沙發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8-7-18 05:23 | 只看該作者

「中醫十大高明說法」的原來含義

一,中醫「治未病」。
此語出自《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靈樞·逆順》亦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含義是:對於疾病應該以預防為要。如對於感冒,要保暖不要貪涼;如對於胃病,不要貪吃要注意飲食的調控。又如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可以適當的進補,以增強體質而防止疾病,等等。
李鐘琴不僅對中醫不了解,似乎對中國古漢語的理解也存在問題。「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是講高明的醫生注意預防,但絕非「在人還沒發病的時候才給他治,等他發病後就不給他治了」。哪裡有醫生只懂預防疾病而不能治療疾病的?

二,中醫擅「調理」。調理身體,無病防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十餘年提出了「亞健康」的定義。什麼是亞健康?大家去溝溝看。簡單說,西醫判斷人體健康的依據是各項的檢查和化驗數據,數據在正常範圍內的,就是健康人。
但很多人即使在身體很不舒服的情況下,往往化驗還是正常範圍。西醫是講究科學的醫學,西醫學生在課堂上只要是老師不講的東西,他們都可能判斷成為不科學。但當病人真的不舒服,可化驗偏偏正常,這時醫生可能會認為眼前的人在說謊,文革的時候可能會考慮查一下這個病人的家庭出身是不是階級敵人在裝病逃避勞動呢。
而中醫這個具有數千年的臨床經驗的醫學,記載了人體千變萬化、千奇百怪的各種病態的、包括亞健康的臨床表現,同時也具有豐富的對應治療經驗。
平常小孩子包括成年人吃多了肚子漲,便知道去吃山楂消食,這也是一種「調理」。
那麼疲勞了喝些人蔘茶,感覺恢復疲勞不錯,同樣是調理。
只不過中醫是專業的調理家,懂得多一些的調理知識而已。
何首烏損肝,我沒有查資料,但感覺上認為這可能屬於特例,所謂的十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的發生率吧。拿稀有的付反應來嚇人,李鐘琴還好不是黨的領袖,要不然不是要嚇死和愚死全世界人民?
至於龍膽瀉肝丸,這個葯不是補藥,本來就不能長期服用。不懂中醫自作聰明而造成毒副作用的,常常是李鐘琴這樣的同志。

三,中醫「治本」。「西醫治表,中醫治本。」
通過我講解上述2大點,我相信不少讀者已經多少會明白中醫「治本」的部分真正含義了吧?
中醫看人體和西醫不同。中醫的哲學基礎「陰陽五行」決定了把人體看成一個系統而不是分割的零件。以老年膝關節關節炎為例,西醫認為膝關節老化了,軟骨都沒有了,相當於機械物理的不可逆轉的變化,割掉,換成人造的。
可是中醫不這麼考慮,中醫認為老年由於體內的能量不足和局部的管道不通,所以通過補充能量和打通局部軟組織的氣血,老年患者的膝關節居然改善了功能和疼痛,不用割掉膝關節了。
保住了膝關節,當然可以說保住了「老本」。

四,中醫「治緩」。
中醫不僅可以治療西醫不認識的「亞健康」,也能夠治療西醫縮手無策的很多慢性病。不是說西醫無能,而是因為現代科學的發展尚處於「無能」的階段。
西醫的發展,必須依賴於現代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幫助了西醫,但同樣會限制西醫。這是沒有辦法的,暴跳如雷是違反科學的。
科學的發展有局限性不要緊,老祖宗留下的中醫資料萬萬千、千千萬,好好的虛心的去發掘就行了。不懂的先存疑,等科學發展了再跟進,但不要輕易的、輕浮的否定一切。

五,中醫是「國粹」。
中醫當然是中國特色的國粹。中醫不需要再發展了,見鏈接: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351012

六,現在中醫落後是因為沒有名醫高手。
中醫落後?
所謂落後是經過比較的結果。而中醫和西醫不具有可比性。中醫有缺陷,如心肺的外科手術、顱腦手術,等等,中醫是空白。
但對於「治未病」、「調理」、「治本」,中醫仍然領先西醫。也不是領先,而是因為如果西醫沒有這些概念,便不可比。

七,針灸、拔罐、刮痧是中醫奇術。
請看:
點刺少商穴治療急性咽炎110例
http://scholar.ilib.cn/A-xdzxyjhzz200319038.html

指壓少商穴對小兒氣管拔管后喉痙攣的防治作用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xdzxyjhzz200414016

CAM at the NIH,Volume XII, Number 1: Winter 2005
Acupuncture Found To Be of Benefit in Knee Osteoarthritis

On December 21, 2004, th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published the results of an NCCAM-funded study of acupuncture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The study team was led by Brian M. Berman, M.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Professor of Family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in Baltimore.

Acupuncture is one of the oldest, most commonly used medical procedures, having originated in China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The term acupuncture describes a family of procedures involving stimulation of anatomical points on the body by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American practices of acupuncture incorporate medical traditions from China, Japan,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acupuncture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most studied scientifically involves penetrating the skin with thin, solid, metallic needles that are manipulated by the hands or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ollowed 570 participants for 6 months, making it the longest and largest study of acupuncture to date. In the study, 190 of the participants received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191 received a "sham" acupuncture procedure that the team had developed and tested in earlier research. A third group (189) attended an educational program developed by the Arthritis Foundation. All participants could continue to use some conventional care for osteoarthritis, such as certain anti-inflammatory medicines, if they so chose.

By week 8, the acupuncture group had better function than either the sham or the education group. By the 14th week, the acupuncture group also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ess pain than the two other groups.

CAM at the NIH spoke to Dr. Berman about this study.

NCCAM: Why did you choose to study acupunctur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Dr. Berman: Arthritis costs about $86 billion each year in direct and indirect co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Osteoarthritis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arthritis, affecting 20 million Americans a year. The knee is a common site. Osteoarthritis is also a problem for which we don't have all the answers in conventional medicine. And the available drugs have side effects, particularly in the elderly. We wanted to see if acupuncture could make a difference.

NCCAM: How do your findings add to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use of acupuncture for osteoarthritis?

Dr. Berman: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model of a progression for acupuncture trials [from phase I to phase II and III studies]. Also, the outcomes are important. We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is effective for reducing pain and improving phys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knee osteoarthritis who were having moderate pain despite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 The patients receiving true acupuncture had a 40 percent decrease in pain from baseline and a 40 percent increase in function--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receiving the sham procedur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acupuncture was well tolerated. Our conclusion is that acupuncture may have an important role as adjunctive [i.e., added] therapy in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NCCAM: How common is the use of acupunctur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arthritis? Have you seen any trends in its use?

Dr. Berman: Surveys say 2.1 million Americans use acupuncture, accounting for around 5 million visits a year to practitioners, and most visits are for pain and musculoskeletal problems. When we started our center in 1991, acupuncture was very much outside the realm of conventional medicine. Now we're seeing pain clinics, primary care doctors, orthopedic surgeons, and rheumatologists making more referrals for this type of procedure. In an article w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ain in 2000, we surveyed pain specialists to see what they thought of different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Acupuncture had more acceptance than we realized.

There is no cure for arthritis; the goals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s treatment guidelines are to improve function and to decrease pain. Now acupuncture is one of the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osteoarthritis along with some of the nondrug treatments. Also, acupuncture doesn't have a lot of side effects.

NCCAM: 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people who may have arthritis and wonder whether acupuncture could help them?

Dr. Berman: I think they ought to talk to their physicians. It's worth giving acupuncture consideration as par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not necessarily to forgo other treatments that have been recommended, but as part of a whole approach to osteoarthritis. Also,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it's important to find a good, licensed practitioner.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是美國醫學界的頂級雜誌之一。

---
各位說:算不算「奇」?

八,最好的方法是「中西醫結合」。
我也不認同這個觀點。
但不認同的基礎,和李鐘琴是不同的,大家應該看得出。

九,中醫「博大精深」。
是玄,但玄的原因不是人為的,而是人體實在是奇妙無比。

十,將對中醫的質疑、批評說成是「中西醫之爭」。
中西醫不存在爭執的必要。各有所長。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19 03: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goodoctor 於 2008-7-19 01:35 發表 [聯合國世衛組織澄清有關針灸穴位定位標準的不實媒體報道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試著查找類似的英文消息,沒能找到。
中文是官方語言,用中文澄清當然可以。不過這件事明顯是「國際事件」 又是學術問題。在目前情況下,不可否認英文在學術界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所以用英文澄清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高人能查出本消息的英文來源。但願不是什麼「有心人」 用這種方法來糊弄普通中國老百姓,以掩飾自己的無能!

這是對聯合國中文網的公開惡意誹謗. 也是對聯合國中文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污衊和侮辱. 絕不允許. 這屬於明顯嚴重反華行為. 人人應予聲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4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8-7-19 07:4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7-19 03:39 發表 [中醫十大高明說法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這是對聯合國中文網的公開惡意誹謗. 也是對聯合國中文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污衊和侮辱. 絕不允許. 這屬於明顯嚴重反華行為. 人人應予聲討.

goodoctor早已不是中國人了. 希望他也主動退出華人網站. 不要以美國人的心態來對待中國人的問題. 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4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0
5
太乙真人 發表於 2008-7-19 12:13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智商........?
樓主的用意........?
樓主的國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

主題

420

帖子

15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4
6
goodoctor2 發表於 2008-7-19 19:1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太乙真人 於 2008-7-18 20:13 發表 [中醫十大高明說法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樓主的智商........?
樓主的用意........?
樓主的國籍........?


"一個走遍世界的人,胸襟並不當然地寬廣,視野卻必然地開放"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4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0
7
太乙真人 發表於 2008-7-19 22:30 | 只看該作者
請問樓主對中醫了解的程度是多深?
要否認一件事,你至少要對它了解透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

主題

420

帖子

15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4
8
goodoctor2 發表於 2008-7-19 22:38 | 只看該作者
您仔細看一下#1和#2 的帖子,一個問題的不同的看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

主題

420

帖子

15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4
9
goodoctor2 發表於 2008-7-19 22: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7-18 11:39 發表 [中醫十大高明說法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這是對聯合國中文網的公開惡意誹謗. 也是對聯合國中文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污衊和侮辱. 絕不允許. 這屬於明顯嚴重反華行為. 人人應予聲討.


斑竹您做的好,在學術教育論壇上堵住網友的嘴,這在中文論壇上也不多見。您真有氣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過斑竹您要記住: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可是同情弱者的啊!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96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0
10
shitgcd1000 發表於 2008-7-21 05:23 | 只看該作者
中醫就是騙子集團的代名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1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21 08: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goodoctor2 於 2008-7-19 22:48 發表 [中醫十大高明說法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斑竹您做的好,在學術教育論壇上堵住網友的嘴,這在中文論壇上也不多見。您真有氣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過斑竹您要記住: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可是同情弱者的啊!
[原帖由 goodoctor 於 2008-7-19 01:35 發表 [聯合國世衛組織澄清有關針灸穴位定位標準的不實媒體報道 - 學術教育 -  backchina.com]  試著查找類似的英文消息,沒能找到。
中文是官方語言,用中文澄清當然可以。不過這件事明顯是「國際事件」 又是學術問題。在目前情況下,不可否認英文在學術界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所以用英文澄清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高人能查出本消息的英文來源。但願不是什麽「有心人」 用這種方法來糊弄普通中國老百姓,以掩飾自己的無能

對你反中醫的帖子從來沒有干涉過. 中文作為聯合國的官方語言是全中國人民的光榮. 對聯合國網站中文版的污衊也是對全中國人民的污衊. 已不是學術問題. 這是決不允許的.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8-7-21 08:46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13: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