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得到了面子,中國得到了實惠?———兩個日本人談中日東海共識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8-2 21: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約4年以前,幾乎從來沒有人注意的東海突然成了日本傳媒關注的焦點。2004年5月27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招待會上,攻擊中國在東海海域日本主張的中間線中方一側,進行的石油天然氣開採是「胡作非為」,對於中國提出的共同開發的建議表示「無法考慮」。一時間東海油氣田問題成為日中兩國間的一大問題。

    「東海油田」被炒得如此火熱,主導的是一個叫平松茂雄的學者。平松茂雄當時是杏林大學綜合政策學部的教授,原是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第三研究室室長,在日本以研究中國軍事問題而著名。他曾說:「中國軍方翻譯了我的所有著作。」就是他首先坐飛機去東海春曉油田附近上空調查。平松是右翼人士的智囊,現在是保守派思想庫「國家基本問題研究所」的評論員。

    一時間幾乎所有的日本傳媒都口徑一致地開始攻擊中國。在那輪反華大合唱中,有一位人士沒有參加,他的名字叫豬間明俊。這位地質學專業的理學博士,在石油勘探和開採上幹了40年,足跡遍布世界20多個國家,在上海近海和香港近海都有過鑽探的經驗,是日本石油資源開發株式會社的前董事。他堅決反對日本政府提出的要中方公布地質數據的主張,稱是「怪裡怪氣,沒有常識」,指有人提出的中國在東海開採石油天然氣會抽掉原本屬於日本的那部分的說法是「胡說八道」,以非常專業的口吻呼籲傳媒保持冷靜。

  豬間明俊:「這是一次典型的雙贏」

  記者:您對這次中日兩國就東海問題達成共識有什麼看法?

  豬間:這是一次典型的win-win(雙贏),中日雙方各取所需。簡單地說,日本得到了面子而中國得到了實惠。

  記者:此話怎講?難道日本沒有得到實惠嗎?日本不是也得到了甚至在你們主張的「中間線」中國一方聯合開採的權利了嗎?

  豬間:日本沒有必要要求這種權利。根據我的感覺,東海不是一個被媒體渲染成「第二個中東」的地方。據我所知這種說法最早來源於聯合國屬下的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在1969年提出來的一份報告,說這個地區有1000億桶石油的埋藏量,可是到了1977年日本參議院的一份報告上,這個數字成了44億。從中國方面已經進行的工作來看,多少且不論,探明的主要是天然氣,可日本對天然氣沒有興趣。

  記者:日本不是天然氣使用大國嗎?

  豬間:很多人對這件事有誤解。天然氣是日本的主要能源之一,但東海出產的天然氣卻恰恰是日本所無法利用的,日本沒有利用東海天然氣的市場。運輸天然氣有兩種方式,管道方式和LNG船運。管道方式日本一側有沖繩海溝的障礙,建造管道非常困難,而且沖繩的市場太小,就是加上九州也無法收回建設管道所需投資。起碼要將管道延伸到大阪才行,這在經濟上沒有可行性。

  記者:LNG船運方式呢?

  豬間:那需要建設液化廠。而建設天然氣液化廠的國際標準是3TCF,就是說需要3萬億立方英尺的量。這個量折算成石油的話就大約相當於5億桶。現在中國方面公布的數字和我估算的差不多,春曉大概是6500萬桶,天外天1260萬桶,斷橋1700餘萬桶,4個油田全部加起來也不到1億桶,無法收回投資。當然如果有石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石油可以就地裝船回運的。

  記者:如果共同開發真的對日本沒有利益,那日本為什麼還要一再提起東海問題呢?

  豬間:首先這是一個原則問題,日本要堅持自己的主權。如果置之不理,現在還考慮到日中中間線的中國就會不斷蠶食進來,事實上中國方面在春曉和斷橋的兩口井就已經分別超過中間線1000米和500米了。

  記者:那麼中方得到了什麼實質上的好處呢?

  豬間:所有對日方的困難對中方都不存在,中方可以利用管道方法將天然氣送到他們最大的國內市場,上海及其周圍。日本方面注入的投資將幫助中國擴大生產,分擔風險,而又不會帶走產品或者引起價格上升。

  記者:中國已經是最大的外匯儲備國,您認為來自日本的投資意義很大嗎?

  豬間:日本的投資首先有一個風險的分擔作用,而且中國獲得的不僅是投資,中國獲得了更廣大的空間。在達成共識之前,考慮到日本方面的主張,中國無法貿然跨越中間線。現在中國主動開放中間線中方一側,作為回報,日本也必須開放日本一側來共同開發,所以說中國得到了更大的活動空間。

  記者:按您的說法似乎日本什麼都沒有得到?

  豬間:不,日本政府和福田內閣得到了很多。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向選民宣布,經過他們堅忍不拔的努力,他們終於使中國人讓步答應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他們不會對選民說開發這塊油氣田到底會對日本帶來些什麼好處,很可能是投資那塊油田的公司賬面上的赤字。

  平松茂雄:「不能把整個東海拱手讓給中國」

  記者:你曾對東海問題能夠解決抱悲觀態度,可是現在中日兩國政府就東海問題已經達成了共識。

  平松:那個共識毫無意義,東海問題根本就沒有解決。

  記者:你說的沒有解決究竟指的是哪方面?

  平松:現在的解決方案是擱置主權,只談石油開採。看起來很好,但是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給將來留下了不安的種子。

  記者:是你先提出的東海油田問題,現在油田問題朝著解決的方向進了一大步,你怎麼還非要先談主權問題呢?

  平松:看來你誤解了我當時的意思。對中國在中間線中方一側開採石油天然氣,我從來沒有過任何意見。日本政府已經放棄了在中間線中方一側的權利,因此中國可以自由地在那兒進行勘探開採。但是問題是中方沒有放棄中間線日本一側的權利,日本需要做的是對應中方這種主張,所以我當時主張的是儘快在日本一側開始勘探以打消中方進行蠶食的念頭。

  記者:你成功了嗎?

  平松:成功了,但時間很短。中川昭一產經大臣聽了我的話,推動小泉內閣開始了準備在日方一側開採。實際上中川大臣已經向帝國石油株式會社頒發了試掘權。

  記者:那為什麼後來沒有下文了呢?帝國石油好像沒有做什麼。

  平松:試掘權剛剛給了帝國石油,就趕上小泉內閣改組,中川大臣已經連任了兩屆產經大臣,不能繼續連任,改任農水大臣。接任的二階俊博膽小怕事,他聽說東海石油可能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多,覺得不值得為那麼點東西和中國人吵架,這件事就擱置下來。現任產經大臣甘利明的基本想法和二階類似,所以日本再不會去開採了。

  記者:能否進一步說明一下「東海石油可能埋藏量不多」這句話?我在電視里聽說過幾次「東海的石油儲量是日本一年半的消耗量」這種說法,這種說法有何根據?

  平松:不知道,我並不相信這種說法。石油不是稻穀,不挖下去誰都不知道地下究竟有沒有。我也不知道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只是有這麼一種感覺,從某個時候開始所有的傳媒突然都說東海油不多了。但這種說法實在太奢侈了,國內不生產石油的日本怎麼還可以輕視哪怕真的貯量很少的東海石油?

  記者:其實日本不是不生產石油的,日本年產200萬桶左右,少是少了點。是不是因為這個所以一定要和中國爭奪東海石油?

  平松:不,我從來沒有說過要和中國爭奪東海油田。中國在中國一邊採油這很好,我不認為這妨礙了日本,但日本也應該在日本這一邊采,不能把整個東海拱手讓給中國。

  記者:那現在的解決方法不是對日本更為有利嗎?石油勘探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現在中國已經做好了基礎工作,日本公司只要投資就可以指望回報有什麼不好呢?

  平松: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日本方面放棄了中間線中國一側的權利,而中國並沒有放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談話很清楚地表明了這個意思,雖然雙方暫時擱置主權問題,但這個主權問題遲早會出來的。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為中國大規模進入中間線日本一側打開了大門,因為日方進入了中國一側,不讓中方進日本一側是沒有道理的。日本政府居然會同意這種共識,真太出人意料了,這是把國家主權拱手讓人的做法。所以我說這種共識沒有任何意義,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帶來了新的危險因素。

  記者:你不認為在現在就解決主權問題是不現實的嗎?

  平松:當然知道,所以我反對聯合開發,你開採你的,我開採我的,大家河水不犯井水,為什麼要聯合開發呢?

  記者:我聽說日本的石油開採行業是一個很小的行業,連端茶送水的女傭一起算上也不過四五千人,這樣的技術力量有沒有可能進行獨立遠海開採呢?

  平松:撇開主權因素,單單就石油來說,你說的我都知道,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日本政府既然已經放棄了中間線對方一側的權利,就不應該讓不肯放棄我方一側權利的中國進入自己主張的海域了,這是常識。很遺憾的是福田內閣沒有這種常識。


來源:《鳳凰周刊》  特約撰稿員 中江德寧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08-8-4 08: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aodai 於 2008-8-2 21:27 發表 [日本得到了面子,中國得到了實惠?———兩個日本人談中日東海共識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大約4年以前,幾乎從來沒有人注意的東海突然成了日本傳媒關注的焦點。2004年5月27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招待會上,攻擊中國在東海海域日本主張的中間線中方一側,進行的石油天然氣開採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