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康新貴:北朝鮮的福利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7-20 2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送交者: xm 2008年07月17日10:51:4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康新貴:北朝鮮的福利

作者:康新貴

kxglawyer2005@126.com
   

一、北朝鮮的誘惑——全面福利制度。

朝鮮如今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典型國家。雖然這麼一來朝鮮的經濟發展遭到嚴重阻礙,朝鮮人民的生活在低水平徘徊。然而,也正因為朝鮮強調計劃經濟,什麼都由國家包下,統一分配,類似於改革前的中國。

朝鮮人民享有四大福利:

一是免費教育。

朝鮮實行全民11年制義務教育。朝鮮的學制與中國不同,其中學前教育1年,小學4年,中學6年,總共11年。

在這11年中,所需的學雜費、文具費由國家負擔。國家每隔兩年給小學生免費發放一套校服。中學生的校服,家庭交納20%的費用,其餘80%由國家負擔。

高中畢業之後,要進行高考,擇優錄取,大約有50%的高中生可以升入大學學習。在大學,國家給大學生髮放助學金。朝鮮全國有200多所大學。其中最大的是平壤的金日成綜合大學,在校大學生達一萬多人。

沒有考取大學的人,有的參軍,有的參加工作。

在日本統治期間,朝鮮人95%是文盲。現在,朝鮮的大學教育相當普及,所以朝鮮人的文化素質不錯。

大學畢業之後,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所以朝鮮人說,在朝鮮沒有失業,沒有下崗,全民就業,每個人都有活干。

二是免費醫療。

從1953年起,朝鮮實行免費醫療。朝鮮人說,他們看病不花錢,所以不知道手術費是多少錢,藥費是多少錢,因為這些都是免費的。他們住院、鑲牙全免費,甚至連住院伙食補助和往返路費都可以向單位報銷。

免費醫療的直接結果是延長了朝鮮人的壽命,朝鮮目前的平均壽命是男73歲,女77歲。

三是免費分配住房。

朝鮮不允許有私人住宅,住房全由政府、單位提供,分5個級別。1級住房是一般老百姓住房,2級住房是一般幹部住房,3級住房是科、處級幹部住房,4級住房是局長級幹部、大學教授住房,特級住房是副部長以上高級官員住房。

城市居民只要結婚,都可以分到一套8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的住房。農村的房屋也由國家統一修建。

他們分配到的房子不是毛坯房,而是由國家統一裝修好的全裝修房,甚至連家庭用具也有。朝鮮不收房費,連電、水、煤氣、冬天的暖氣,都是統一供應。一般一戶人家每月的水電暖氣費加在一起也就是兩朝元,不過是象徵性的收費而已。

不過,由於朝鮮電力不足,電壓又低,不加裝調壓器許多家電就無法使用。為了節電,電熨斗、電爐等耗電量較大的電器被禁止使用,違反者要予以處罰。

幹部調動工作時,把原住房交還給國家,到新的工作地點領取國家分配的新的住房。

四是實行養老退休制度。

朝鮮所有的成年人都由國家統一分配工作,女55歲、男60歲退休,退休后領取退休金。退休金按每個人貢獻和工齡確定,優秀勞動者的退休金達原來工資的100%,低的也達到40%以上。①

二、北朝鮮的福利政策能夠誘惑誰?

當今中國社會已分化為四個階級:國家管理人、資本家、中產階級、勞動者。國家管理人階層,即由國家權力的實際控制者所組成的社會群體,在1999 年,這個階層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為2.1%。資本家階層。主要由大、中資本家組成。在1999年,以大、中私營企業主構成的資本家階層,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估計在0.3%以下。中產階級——即中間階層,從來源上看,包括「傳統的中產階級」和 「新中產階級」: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估計在7%左右。勞動者階層。這個階層被細分為三個子階層:貧困型、溫飽型、發展型。貧困型:不擁有任何稀缺資源,只擁有甚至不擁有過剩的勞動力資源。主要指貧困山區的農民、年老體弱和無技能的城市下崗職工、失業和半失業人員等。這部分人的生活極為貧困,是絕對生活貧困者。他們的年收入在3、4千元左右甚至更低,生存的基本物質需要,衣、食、住、行對他們來說都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為如何生存而苦腦,一旦發生較大的疾病、子女上大學、意外事故等,對他們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災難性打擊,他們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在中國西南、西北以及一些山區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貧困農民,這些地區的貧困人員總數有6500萬人左右⒄(李強 孫立平 沈原2004年 55頁)。在城市中,形成以下崗失業者為主體的貧困階層,尤其是那些40-50歲左右的中年失業者及其家庭,這部分人的夫妻雙方大部分只受過初等、中等教育,過去從事的主要是低技術的體力工作,現因公司不景氣破產或停產、半停產,這部分人既不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新的經濟增長產業,需要較高的文化程度,他們對此也沒有任何機會,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社會的淘汰者,他們失去的不僅是工資收入,同時也失去了醫療保障、養老保障。從整體上說,他們的出路將會越來越難,他們比那些已退休的職工、比有一塊承包地的農民更為困難,他們是改革利益的受損體。貧困型勞動者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估計在10%左右。溫飽型:不擁有任何稀缺資源,只擁有過剩或一般的勞動力資源。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以體力勞動為生。典型的如一般企業的產業工人、服務行業中的普通服務員、建築業的民工、自給自足的農民、小個體戶、普通營業員等。因地區分佈的不同,他們的收入也有所不同。在發達地區,如廣州,他們的年收入在1-1.5萬元左右。之所以將他們劃分為溫飽型,是說他們的生活剛剛脫離了絕對貧困線,他們的衣、食有了一定的保證,但他們依然很脆弱,面對本人及家庭成員的疾病、失業、子女上大學、養老等問題,他們依然是束手無策,他們隨時有可能因一個微小的振蕩而掉進貧困型中。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估計在70%左右。發展型:是指智力型勞動者,他們是勞動者階層的最高層。典型的如技術工人、公司中的普通管理人員、營銷人員、中介行業中的一般律師、註冊會計師、評估師、稅務師、個體工商戶、中小學教師等。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以知識、技能性勞動為主,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受過良好的教育,且收入中等,他們依然屬於勞動者階層。在發達地區,如廣州,他們的年收入在4萬元左右、在內地,在2.5萬元左右。他們的社會地位較為穩定,有初步的失業、疾病和養老保障,他們已擁有一定的知識、技能、社會網路關係等稀缺資源,他們在社會上已有了一定的聲望。之所以說他們是發展型,是說他們通過階層流動、身份轉換,有可能上升到中產階級甚至更高,也有可能被淘汰而下降到溫飽型、貧困型的行列。他們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估計在10%左右。整個勞動者階級在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為90%左右,中產階級佔7%左右,國家管理人佔2.1%,資本家佔0.3%以內。②

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必須的需求,是必須得到滿足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對當今中國社會來說,只有一少部分人得到了完全的滿足,對資本家、國家管理人、中產階級來說,這些最基本的需求的滿足已不存在任何問題。對勞動者階級來說,則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難。尤其是溫飽型和貧困型勞動者,他們只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程度的解決了目前的吃穿問題,住房、教育、醫療已成為新的三座大山壓在他們頭上,實際上的「大山」不止這三座,養老也是一個。例如房價:廣州的房價每平方米在1萬元左右,80平米的房屋需要80萬元左右,這對年收入2萬元左右的溫飽型勞動者來說,是個天文數字,至於貧困型就沒必要再說了,即使發展型勞動者,如年收入4-6萬元,買房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大學學費:公辦大學學費每年為5-6千元左右,民辦大學學費平均每年為1萬多元。住宿費每年1千元,伙食、日用品、交通費等每年至少6千元左右。如此,一個大學生每年費用至少在1.2萬(公辦大學)到1.7萬(民辦大學)以上。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貧困生調查報告》的公益調查結論顯示,2006年,有6成貧困高考生湊不齊學費。81%的家庭總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達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內。③這個數字與溫飽型、貧困型勞動者在整個社會結構中所佔的比例(80%)基本相當。很明顯,對溫飽型、貧困型勞動者來說,他們沒有能力自己支付高昂的大學學費,對內地的欠發達地區來說,發展型勞動者的年收入大約在2.5萬元左右,如果不是雙職工的發展型勞動者,也依然很困難。至於醫療、養老就只能被擱置不管。

面對北朝鮮的全面福利制度,對貧困型、溫飽型和大部分內地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型勞動者來說,如此全面的福利政策真是太有誘惑力了。誠然,北朝鮮的工資低、朝鮮人民的生活在低水平徘徊。然而中國的勞動者階級尤其是貧困型、溫飽型勞動者,尚未達到低水平的衣、食、住、醫、學無憂的低水平狀況。他們僅僅剛剛能夠解決目前的吃飯和穿衣問題。

一些人反覆如祈禱般的說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堅定不移的堅持改革。不錯,改革三十年,街上布滿了樓房、到處是商場、商場里的商品應有盡有,公路上到處是車、gdp更是高速增長,這一切,都是北朝鮮所沒有的。但這一切,與貧困型、溫飽型勞動者有多大關係?據報道,北朝鮮首都平壤的大街上車輛稀少、冷冷清清,廣州大街上則車滿為患,車多與貧困型、溫飽型勞動者有關嗎?如果說有關,那就是摩托車、電動自行車被禁止了,人力三輪車也被禁止了,而這些被禁止的車是貧困型、溫飽型勞動者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謀生的工具。改革,真是幾人歡喜幾人憂。

應不應當改革?改革究竟應如何改、向何處改,換句話說,改革讓誰受益?這些問題至今爭論了三次,但依然未爭明白。原因在於各階層在改革中獲得的利益不同,而各階層、利益集團又都不肯讓步,很難達成一致的意見。既然我們中國人自己很難想出一個大家都能基本接受的方案,那就只好採用拿來主義的辦法,看看別人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好在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不論是公有制的計劃經濟還是私有制、混合經濟的市場經濟,社會分層都是必然的,絕對的平均是不存在的,貧富差距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控制貧富差距以及如何解決最低生活保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