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洲民主亂象讓中國引為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7-21 1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主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中國要適應這個潮流,完善符合自身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民主形式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近來,中國周邊一些國家相繼陷入混亂:泰國政局動蕩,蒙古突發騷亂,就連社會發展程度較高的韓國也陷入萬民大示威的焦躁境地……

    這些動蕩、騷亂和不安的背後,幾乎都閃現一個共同的身影——反對黨。有觀察人士因此指出,亞洲陷入了民主化危機……過度民主導致了這些亞洲國家目前的境況。

外生型民主天生不穩定

    從民主的產生和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和擴散來說,大致可分為內生型民主和外生型民主。內生型民主穩定,且發展得好。這是因為內生型民主是一個國家自身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的產物,各方面的國家制度建設比較完善,有能力適應日益變遷的政治環境。

    外生型民主的產生受外來因素(主要是西方)的影響很大,例如韓國。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民主甚至完全是西方輸出的結果。外生型民主之所以不穩定,一是因為缺乏基本的國家制度,二是因為社會經濟和文化層面不能對民主提供有效的支持。從這些亞洲國家身上,可以觀察到,許多反對黨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很少有建設性的態度,或者說他們是消極反對黨。

    而在內生型民主國家,反對黨更具有建設性,是積極反對黨。比如在英國,反對黨在歷史上被稱為忠誠的反對派。黨是國家建制的一部分,各種政治力量都認同國家的基本體制,爭議的地方多是政策性的。因此,政黨可以更替,但國家制度不會變化,甚至連政策也不會有激進的改變。西方民主是不同黨派、政治力量之間,在制度框架內遵循遊戲規則的競爭。

    在亞洲這些所謂的外生型民主國家,情況卻截然不同,政治力量之間的互動並沒有嚴格意義上遵循的遊戲規則。儘管建立了民主的構架,但在這個制度表象下,並不存在健全有效的權力運作機制,尤其是缺乏妥協、和解的機制,政黨關係因此表現出公開的對立。

    這是亞洲國家需要反思的:亞洲國家學到的只是形式上的民主,而缺少民主的價值內核。民主的本質是競爭,並且是遵循各方認同的規則下的良性競爭,要形成良性競爭需要許多細小的制度來支撐。

過早民主化弊大於利

    這些亞洲國家陷入民主困境,還有一個原因是民主的過早發生。西方國家早期民主是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發生的,更多的是因為社會內部各階層、各社會政治力量之間互動的結果。而在亞洲國家,比如,韓國、泰國、菲律賓等,它們是在國家內部很多因素還不具備或不成熟的情況下,在外部壓力下催生出來的民主。

    從經濟學意義上說,民主政治側重分配面,而不是生產面。通俗講,在沒有「大餅」的時候,就來講如何分配「大餅」,就會導致「大餅」成為「畫餅」。很多發展中國家各政治力量之間的惡鬥都是為了物質經濟利益,掌握了政權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儘管民主和經濟發展的關聯永遠是個爭論的話題,但很顯然,在很多發展中國家,民主並沒有導致經濟的發展。

    民主具有不可逆性的特徵。在發達國家,民主體現出整合的力量;而在發展中國家,民主卻經常變成巨大的分化力量,尤其是在多民族的發展中國家。民主一旦形成后就會體現出不可逆性,時常導致一種惡性循環:民主帶來分化,分化的結果只能靠動用強力,如軍事力量或者強權主義來整合。因為各種政治力量之間沒有妥協的機制,因此最終出現的結果不是民族主義,就是民粹主義。

    一些已經實行民主化的發展中國家,很難走出這種惡性循環的怪圈,這就是像泰國等一些國家,之所以頻繁發生軍事政變的原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基本國家制度不健全,社會經濟發展還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受外力催生而產生的民主會面臨無窮的問題。

民主並不與亞洲傳統相排斥

    有人把這些亞洲國家的民主困境歸結為:民主的價值核心與亞洲國家的文化傳統相抵觸。這種說法並不見得符合歷史事實,日本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解釋。日本民主體現了「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思想,把西方民主構架跟儒家精神內核很好地結合起來。可以說,日本是一個高度儒家化了的民主國家。儘管有人說美國對日本的佔領推動了日本的民主,但是不要忘記,在二戰前,日本社會就有了很高的民主訴求。如果沒有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基本國家制度建設,很難想像日本的民主會發展到今天的局面。把日本的民主僅僅歸結為美國的佔領,並不符合實際。

    民主並不是完全屬於西方。民主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的產物,因此,民主也不會只有一種表現形式。之所以有人把民主等同於西方民主,具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民主作為一個近代政治體系首先發生於西方;第二,系統的民主話語在西方產生和發展;第三,西方熱衷於民主輸出,也容易給人民主就是西方民主的假象。

    新加坡式的民主又是一個例子,它是近代國家制度跟中國傳統精神結合的產物。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說,西方為何熱衷於批評新加坡的民主,這是因為很多國家看到了新加坡民主模式的優點,包括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都對新加坡的模式產生了興趣。新加坡的民主體制有一個特點,定期選舉,讓人民來選擇政府;儘管是一黨獨大,但這個黨是高度開放的,向所有精英開放。其實,新加坡的開放度比很多西方民主國家都要高。

失敗教訓讓中國引為鑒

    任何政體都不是完美的,民主也一樣。民主化能解決一些問題,但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新加坡模式,其實是意識到了民主體制的好處和壞處,做出的某種制度安排。

    印度是不是一個民主國家?這是可以爭議的。獨立之後,印度保留了英國殖民地留下的制度。但一些觀察家發現,印度民主除了有一個多黨制的民主外殼外,其他地方並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具有實質性內容的民主。傳統種姓制度在民主的外殼下仍然存在。

    從這個角度說,有人提出的「亞洲式民主」的概念並不確切。我們可以說有印度式民主、日本式民主、新加坡式民主,但並沒有所謂的「亞洲式民主」。從發展路徑來說,民主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逐漸演變而來的產物,但是每個國家因為經濟、社會結構、文化因素並不一樣,所以產生的民主形式也並不見得相同。

    一些亞洲國家民主的失敗或困境,可以給中國提供反思的機會:一方面,民主建設不能因噎廢食,因為這些國家民主的失敗而否定民主,尤其是把民主一味看成西方顛覆中國的陰謀,這是非常片面的。另一方面,中國需要思考自己需要一種什麼樣的民主,在民主化到來之前,中國需要做出哪些準備。民主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而政治體制必須符合自身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變遷。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民主的本質,找到符合自身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民主形式。


作者:鄭永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8-7-21 21:48 | 只看該作者
亞洲民主亂象讓中國引為鑒
東歐劇變使馬列如喪家之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08-7-21 23:13 | 只看該作者
衣服自然是量身定製才舒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0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