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還在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7-14 19: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八國峰會在日本結束后,日本還在嗎?這個問題一定會讓不少人瞠目,日本明明在那裡,繼續保持著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並且試圖作為8國集團中唯一的亞洲「領袖」,對世界環境、糧食、能源和各種經濟議題指手畫腳,突顯話語權的時候,Philip Stephens卻在《Financial Times》撰文,標題為Japan goes missing: the invisible host at the summit(日本不見了:隱形的峰會主持)。這無疑給了雄心壯志,要在G8峰會上大展拳腳,為入常進一步鋪路的日本政府以當頭一棒。

  日本這次已經很努力了,中國新聞網引用最新一期《瞭望》周刊的提法,日本作為主席國希望掌握本次峰會的話語權,發揮大國的主導作用。其總體目標是,開展大國外交,推動解決全球性問題,擴大國際影響力,實現多重利益。我也姑且贊同這一概括,事實上日本在環境保護上一直以來的顯著成績有助於強化其在全球環境問題上的重要地位。這一次福田提出「環境能源國際合作夥伴關係」的構想,甚至包括具體的減排目標——「爭取到2050年比目前削減60%~80%」。日本在環保問題上積極拉中國、印度入伙,卻立場鮮明的「拒絕擴編」,要進一步維護其在亞洲代表的唯一性。然而,《Financial Times》卻作出了這樣評價:「Summit host Yasuo Fukuda will appear on front pages from Berlin to Buenos Aires. When it is all over Japan can slip back into the shadows. The summit sherpas say we should expect nothing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ough their political bosses must insist otherwise. Japan's preparations have won few plaudits. Ponderous planning has sometimes revealed as many divisions among ministries in Tokyo as among other capitals.The goal is consensus: better bland accord than public discord. Others in the G8 have used their summits to promote pet projects – Britain trumpeted aid for Africa, Germany climate change. Japan seems to lack any burning priorities.」(此次峰會主持福田康夫將登上從柏林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各地報紙頭版。但一切結束后,日本又重回到陰影中。峰會主辦者表示,我們不應期待會發生什麼重大事件,不過他們的政治領袖們肯定會另有說法。日本的籌備工作沒贏得幾聲喝彩。冗長的計劃過程有時暴露出,日本各部門之間的分歧與其他國家之間一樣多。目標是一致的:平淡乏味的和諧總比公開的不和要好些。其他G8成員國往往借舉辦峰會宣傳得意之作——英國吹噓對非洲的援助,德國大談氣候變化問題。而日本似乎沒有什麼迫在眉睫的要務。)

  這讓我想起我曾在《聯合早報網》發表的一篇文章,談到西方世界對新興亞洲國家的歧視至今仍然保持著多麼可怕的強度。當日本人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創造經濟神話的時候,西方世界說:「我不認識這個推銷晶體管的三寸釘」,30年後的今天,日本人繼續將SONY和TOSHIBA賣轉全球,TOYATA已經取代FORD佔據北美市場的時候,西方世界仍然神情詭異的笑道:「爆發戶買不了圓桌的一個位子。」如果說曾經的經濟奇迹令人側目,那麼今天再有人提到亞洲將主宰21世紀,人們想到的,只有中國和印度。日本是如何在「強大」的背後成為世界隱形的呢?為何始終堅持西方價值觀,倡導脫亞入歐的日本人始終無法在新的國際地緣政治中佔有應有的一席之地?

  縱觀二戰後日本的崛起,這當然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除了田中政府的出色手腕和日本人民的不懈努力外,日本所處的戰略背景和美國的扶持我想是必不可少的。但正是某種危機常常暗含在表面上難得的機遇當中。當日本被免去巨額的戰爭賠款,和平憲法確保了資源的集中利用,外向型經濟得以蓬勃發展的時候,日本也被釘死在亞洲對抗前蘇聯和中國的戰略棋盤上。無論怎樣發展經濟,日本始終無法擺脫受制於人的棋子宿命。當前蘇聯解體,日本所一直引以為豪的大西洋聯盟不再具有凝聚力的時候,日本自身的經濟王國也出現了危機。從上個世紀90年代「太陽下沉」開始,日本經濟泡沫破裂,銀行倒閉,失業率爆增,長達二十年的幾近負增長和小泉時代的低增長使得曾幾何時的日本奇迹不再被人提起。經濟的低迷使得國內右翼猖獗,日本在最近10年重新陷入了與其他亞洲國家的劍拔弩張中,猛回頭,才發現日本從來都沒有脫亞,更不可能入歐。日本究竟要做一個強大獨立和負責任的地區大國,還是繼續屈從於別人的戰略框架中?我想日本人一定更加痛苦的思索著,但實際看來,別無選擇。日本需要美國的軍事保護,以繼續確立其在亞洲的獨特盟友關係,但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和美國關係的逐漸微妙,尤其是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人,前第一夫人HILARY在演說中把中美關係定位為美國外交第一關係的時候,日本更是騷動不安。另一方面,日美間的經濟矛盾也隨著盟友凝聚力的減弱而不斷暴露出來。美國向日本喊話,要注意和亞洲的國家關係,日本卻回問:我的權利又在哪裡?

  一個年輕的日本外交官曾透露:Japan's natural role is as a bridge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and between mature and rising powers. In this guise Japan would act as a stabiliser in a region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dominated by China: friends with Beijing but also balancing it. 從這一點看來,我們就更能理解西方人所認為的invisible是多麼的合理。在國家戰略上,日本從一開始就選擇(當然也許無可奈何)了充當東西方世界的戰略棋子,從法理和心理上放棄國家獨立性,在繁榮的表面一開始就模糊了國家的未來。如果亞洲局勢出現變化,日本被邊緣化將是歷史的必然。

  記得前年我在文章中提到中國必須與日本這一強大的國家和平相處,遭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反對;而今年福田上台,中日關係出現緩和,加上汶川地震日本救援隊的感人表現,中國民間的對日的態度倒是出現了相當程度的緩和。中國目前也面臨十分嚴重的國內矛盾:經濟結構失衡,政治體制改革滯后,邊境問題、民族問題驟起,還有地震的國殤和即將舉辦的2008北京奧運會。中國應該如何汲取亞洲鄰居的經驗和教訓,在未來國家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應該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國沒有急著加入G8,這是一件好事,中國人也許不屑花錢去購買圓桌的位置,如果可以的話,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應該自己造一個!

作者:於可

《聯合早報網》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249

主題

8866

帖子

208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人微言輕 才疏學淺

Rank: 4

積分
2082
沙發
老李 發表於 2008-7-14 21:27 | 只看該作者
日本別把自己太當回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3: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