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話實說】進一步,退半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7-12 1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時報主編 蘇靈  
        
  「汶川大地震」剛剛過去,又來了一個「甕安大騷亂」。前者是天災,後者是人禍。
  現在來說「人禍」。其實,這一騷亂事件的真相,也許真的不複雜。死者李樹芬就算真的是自殺;她死前就算真的沒有被強姦;她的屍體就算真的沒有被搶走;她叔叔的被打就算真的與公安局無關……
  但是,事件的這些誘因,已經都變得不那麼重要。我們即使相信官方公布的這些「真相」,也仍然可以提出這樣的質疑——既然這一事件的起因,是偶發的、簡單的,那麼,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竟然引起了成千上萬人的騷亂,甚至暴動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樹芬的家屬,沒有能耐動員這麼多的「暴民」與政府對抗;即便有一些「黑惡勢力」趁機介入,也不是有組織、有綱領、有預謀的行動。這一事件,起因雖然「簡單」,但簡單的背景很「複雜」;經過看似「偶發」,但偶發的背後有「必然」。
  「複雜」在哪裡?「必然」又在哪裡?幾天之後,那位貴州省的省委書記終於吐出真情——「其中必有深層次的矛盾,一是礦群糾紛,二是移民糾紛,三是拆遷糾紛。這些社會矛盾長期積累,相互交織,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及時有效的解決,群眾對我們的工作很不滿意」。
  上萬民眾像「天兵天將」似的,在數小時內自發地聚集起來,把公安局和縣衙門的樓給燒了,車給掀了,這豈止僅僅是「不滿意」而已。官民關係成了一堆乾柴,什麼都不缺,就缺「陳勝吳廣」了。
  但省委書記還是有臉坐在主席台上宣稱:「長期以來,甕安各級黨委、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取得的成績是明顯的,幹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
  在中國,領導永遠是「正確」的,成績永遠是「明顯」的,幹部隊伍的主流永遠沒有「不好」的。官當得越大越神氣,越小越倒霉。剩下的老百姓,出了事端,幾乎不是「愚民」,便是「刁民」。
  更扯蛋的,是當地那些屁股指揮腦袋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還紛紛表態:6.28事件「損害了甕安乃至全省形象,破壞了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似乎6.28事件發生前,甕安乃至全省的形象有多麼光輝,局面是何等大好。既然如此,這6.28事件難道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新聞媒體針對這一事件的表現。與汶川大地震比較起來,新聞的開放程度,是在進步呢,還是退步了?遺憾的是,我們又得知了中宣部的「統一口徑」,又看到了新華社的「統發稿」,網路警察們也忙得不亦樂乎。
  不過,比起在這之前對其他「突發事件」的報道,我們總算還能看到一些網民的評論,記者的影子。但距離真正的「媒體獨立」和「報道自由」,仍然差得遠了。中國的新聞開放,真可謂是步履維艱,走一步,退半步矣!
  當然,走一步,退半步,從總體上說,總算還是在進步當中。退了半步之後,但願還能再進一步。總之,新聞的開放,媒體的獨立,報道的自由,在中國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那些當官的想擋也擋不住,想瞞也瞞不住。正像胡錦濤總書記所批示的那樣:「媒體要主動報道,不必對外封鎖消息。」
  既然有了胡總書記的「尚方寶劍」,為什麼還會有中宣部的「統一口徑」和新華社的「統發稿」呢?為什麼還需要那麼多網路警察呢?這真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新聞自由的關鍵,就是要拆除那些大大小小的「鬼門關」。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