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 在澳洲漂泊了 8 年後,決定回國發展。在悉尼跟國內的銀行,獵頭聯繫了半年,拿到幾個 offer ,最後進了一家跨國銀行廣州分行做 Private Banking 。回來了一段時間,感觸很多,上來感慨一下。很久以前看過悉尼銀行業牛人 VP2008 的帖子,模仿一個。
個人背景
30 歲,民工甲,男,不帥又沒錢,澳洲國籍。 22 歲本科畢業於廣州某二流重點大學( 211 院校), 2000 年自費出國,赴澳洲東岸某大學讀碩士 (Group of Eight 院校)。 2002 畢業並拿到永居 , 2003 年進入某跨國銀行工作, 2005 年入澳籍, 2008 年回國加入某外資銀行。
悉尼生活面面觀:
公司: 全球排名前 50 某跨國銀行
職位: Relationship Manager -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PFS) ,做了 5 年, report to Branch Manager
年薪: AUD$75K + 9% Super + Annual Bonus ($10-$15K)
員工福利: staff banking 免費,貸款,信用卡,保險費,醫療保險統統享受員工折扣,低價購買公司在倫敦股市的股票 ( 最多一年 3000 英鎊 ), 若自願往金融方面學習深造,銀行支付部分學費
假期: 21 天 annual leave , 12 天 sick leave , 5 天 personal leave ,另外還有 study leave, exam leave, paternity leave ,看情況而定
工作時間: 每天 8 小時,一個小時午餐,基本沒有加班
上班地點: 悉尼 CBD 的銀行總部大廈,以及 CBD 某分行,在寫字樓上可以看到整個 George St ,半個 Darling Habour
客戶: Retail Banking 的所有客戶以及 Business Account 的客戶
主要業務: 推銷銀行 Retail Banking 的產品和服務,比如 mortgage products, package products, general insurance, credit cards , bank guarantee 等等
出差: 從來沒有
業務培訓: 參加過銀行合作夥伴 AIG, St Andrews 的保險產品培訓,銀行內部的培訓也十分完善
住房: 在悉尼 Inner West 某區買了個兩房公寓,貸款 30 多萬,自己供
交通: 上班坐火車,平時開個破三菱代步
購物: 多數在當地的華人超市,或者 Coles 和 Wooly 兩大超市,偶爾也到 Chinatown 和 Paddy's Market
吃: 多數在外邊吃或者帶外賣,極少自己做飯
娛樂: 前幾年朋友都還在悉尼的時候周末總有節目,唱 K, 去 St George Club 打撞球打乒乓,去酒吧看球,後來一個個都海歸了,也就很少出來玩
夜店 : 以前偶爾去 Sublime, Gas, Shark Hotel, Establishment, Marloney, Ace Bar, 3 Monkeys, Arthouse Hotel, Hilton, Star Bar , Cheers Bar 這些 CBD 的酒吧和 night clubs, 其實不喜歡喝酒,去酒吧多數是跟同事和朋友聚一聚,偶爾唱 K ,去過 night club
電視節目: 澳洲免費的公共頻道只有 5 個,看 Foxtel 要繳費,全部買下好像是 AUD$79/M.看翡翠互動,華人衛視之類的還要另外安裝繳費,我自己沒裝,想看球都跑去酒吧
上網: 用 wireless boardband, 比較方便,但是有點慢。澳洲民主自由,基本上要上任何網站一點即開,政府沒有強制限制
手機: 用 optus pre-paid, 單向收費,合理公道,但是手機上網很慢,收費昂貴,全澳洲內不需要漫遊。
銀行服務: 我自己用的兩家澳洲銀行,服務都不錯,排隊也不會特別久,使用任何產品銀行都提供完整的 product disclosure, financial services guide, terms & conditions, fees & charges guide
城市環境:悉尼的環境沒得說,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我到過 Brisbane, Melbourne, Auckland, 感覺還是悉尼最好,雖然在海外整天抱怨澳洲很無聊,但是比起其他地方,悉尼的工作機會和娛樂節目還是多一些,而且這裡也是風景怡人,氣候溫和
治安:悉尼算是安全,沒遇到過什麼意外,人也很文明友善
廣州生活全掃描:
公司 : 全球排名前 50 的某外資銀行廣州分行
職位: Relationship Executive - Private Banking (PB), 年初才加入, report to 上海總部的 Associate Director
年薪: RMB$200K - $300K (PB 這行的收入主要看個人業績和公司盈利)
員工福利:生日放假一天,年度員工聚餐可公費旅遊一趟,自己部門一年安排一次出國旅遊(公司出一半,個人出一半),一般都是在東南亞。每年可以報銷最多 RMB$8K 以支付參加健身俱樂部,會所的費用,銀行提供醫療保險。
假期: 20 天年假, 12 天病假
工作時間:說是每天 8 小時,一個小時午餐,其實基本上天天加班,有時候周六日還得工作,不過加了班可以補假
上班地點: 廣州最高建築天河北中信廣場 , 可以看到整個天河體育中心,廣州空氣不好,能見度低,白天其實沒什麼好景色可看,晚上燈火通明的夜景倒是不錯
客戶:銀行最高端的私人客戶,珠三角月收入 RMB$50K 以上的個人,或者是個人凈資產 RMB$200 萬以上的有錢人
主要業務:推銷銀行 Private Banking 的產品和服務,跟銀行在香港,新加坡的部門聯繫多多
出差:定時飛上海向銀行高層匯報,做業務深圳珠海東莞中山經常跑, business networking 比起悉尼要多得多,國內什麼都講關係
業務培訓:沒怎麼培訓,招回來就上手工作,幸好在國外積累不少 banking experience
住房:沒錢買房,有了錢也不會在廣州買房。在珠江新城某國際公寓租了個全新的一房公寓, 33 平方,傢具全包, RMB$2000/M ,還算便宜
交通:沒錢買車,有了錢也不會在廣州買車。國內開車太恐怖。我上班出行都用公交,靠一張「羊城通」行走江湖,能報銷的時候一律打的
購物:天河城,吉之島,萬佳超市之類,從不關心打折,想到就買
吃:多數在外邊吃或者帶外賣,極少自己做飯,應酬多飯局也多
娛樂:廣州的娛樂如何豐富多彩就不用多說了,沒事去上街逛逛就找到好多便宜又好吃的,實用又好看的
夜店 : 沿江路一帶的 night club 去過,美女無數,芳村的酒吧街沒有去過,有機會會去。高級的會所沒錢加入
電視節目:收費的數字電視一個月大概 RMB$26 ,便宜啊,什麼頻道都有(除了成人的),無聊的時候守著電視看翡翠台和有線體育台也是不錯的娛樂,體育直播一個接一個,比悉尼好多了,比較噁心就是國內粉飾太平的新聞報道,超級弱智的選秀節目,無比做作的所謂偶像劇,還有沒完沒了的虛假廣告也是讓人特煩。
上網:珠江寬頻可以通過有線電視上寬頻,這個在悉尼就沒有。上國外中文論壇得用 proxy server ,速度較慢
手機:最討厭的雙向收費就不說了。我開了個號還自帶彩鈴,不能取消,比較討厭。漫遊收費挺貴。不過感覺手機上網速度比在澳洲的快很多,也便宜不少
銀行服務:不是 VIP 的,在中資銀行排隊基本上至少等半個小時以上,開戶沒有提供任何 PDS,FSG 之類,服務態度比以前好很多,但比起國外的銀行和國內的外資銀行差得遠,異地存款匯款收千分之五手續費,網上銀行業務不如國外完善
城市環境:大學時代在廣州呆了 4 年,那時候廣州偶爾還看得到藍天白雲,現在是越來越難看到藍天,珠江水還是那麼污濁,街上的灰塵還是那麼飛揚,城市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很快,很難指望廣州空氣和環境會一下子變好,沒出國的人也許無法體會這種差別
治安:廣州的飛車黨,砍手黨,火車站的騙子小偷早已名聲在外,在國外早有聽聞,自己也是時時小心,處處警惕,絕不相信任何上來搭訕的陌生人
個人總結
地球人都知道國內人多車多騙子多,環境差交通亂,貌似很多機會,其實處處陷阱,這些細節就不再贅述。
回國最大感受就是巨大的貧富差距以及國內社會許許多多的不公平。剛到廣州,公司提供的 transition accomodation 是中信廣場國際公寓, RMB$600/ 晚,住了兩個禮拜,當時趕上春節前南方雪災,每天在窗檯看著對面廣州東站外面頂著嚴寒排隊,急切盼望回家過年的返鄉民工,還有維持秩序的公安幹警,再看看天河北中信廣場, Westin Hotel, 一帶進進出出的寶馬賓士,衣冠楚楚的生意人高級白領,和天河北一帶高檔酒樓食肆的燈紅酒綠,心中感觸良多,國內的生存壓力和競爭條件比國外要惡劣許多,整個社會比較浮躁,不講誠信。當官靠後台,發財靠亂來。這些事情要說起來可以說個沒完沒了,不過既然自己已經決定回來,就義無反顧了。
2000 年,我飛去了奧運主辦國澳洲留學。
2008 年,我又飛回了奧運主辦國中國工作。
好運 2008 ,好運所有海外和海歸的人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