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與主同行一年查經第28周 傳七章 至 賽九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8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謝謝唯慎弟兄上面一周的帶領。

第28周 揭開人生之謎   第1日 傳七至十二章  

作者繼續陳述世人對人生之無奈看法:智慧比產業及愚笨優勝,然而,無論怎樣有智慧,無論怎樣義的人也會有錯。另一方面,雖然一個人大有智慧,但亦無法改變社會現實,叫人成為正直,亦無法改善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七章)。行義與行惡者的遭遇也是一樣,甚至行惡的人反享長壽(八章)。在論到義人、惡人之結局時,作者很感嘆地說:「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九 3)人有智能、努力,卻未必亨通,未必能幫助他脫離禍患。智慧的窮人雖有功於社會,救了多人的命,但卻不被記念(九章)。更不公平的現象是,愚昧人坐在高位統治,智慧者反坐在低位。然而,作者從世人、從日光之下看完一切虛空之事後,他帶我們轉到從日光之上、從神的眼光去看萬事。神在掌權,神必審判,神必賞善罰惡,神必賜福給敬畏他的人,神必擺平一切不平的事情,所以他勸告青年人敬畏神,遵行他的誡命,並立志行善,遵行神旨,記念他,以致將虛空的人生轉變為有意義的人生。



「在日光之下」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作者「在日光之下」看人生,用世人眼光看人生,難怪那麼悲觀。(請數數,作者在傳道書共用了多少次「在日光之下」?)然而,當他一轉到「日光之上」后,一切便改觀了。他看到了人生在世只不過是客旅,是寄居的,人必須善用今生去建立永恆,因神必按人所行的審判人,所以,神要求人在世上存敬畏的心,謹守遵行他的道,榮耀他,亦使別人從我們身上得到神的愛與恩典。

你還年青嗎?你怎樣運用你年輕的日子?不斷追求屬世的錢、財、享受、學位、名譽?還是將一切視為事奉工具,為主獻上一分努力?你已踏入暮年了嗎?那也不是不事奉的藉口,你的經驗、你的見證、你的禱告,乃托著神事工之重要因素!

金句:傳道書八章八節,十二章一節
8:8 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邪惡也不能救那好行邪惡的人。

12:1 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

[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7-8 10:22 編輯 ]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沙發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8 09:57 | 只看該作者
作者在傳道書共用了16次「在日光之下」。

傳1:3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傳2:11 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傳2:17 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傳2:18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

傳2:19 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

傳2:20 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

傳2:22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

傳3:16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傳5:18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

傳6:1 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

傳6:12 人一生虛度的日子,就如影兒經過。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什麼事呢?

傳8:15 我就稱讚快樂,原來人在日光之下,莫強如吃喝快樂。因為他在日光之下,神賜他一生的年日,要從勞碌中,時常享受所得的。

傳9:3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

傳9:6 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

傳9:9 在你一生虛空的年日,就是神賜你在日光之下虛空的年日,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

傳9:11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貲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8 10:20 | 只看該作者

第28周 田園初戀 第2日 歌一至四章

雅歌是一首以田園為背景的愛情詩篇,它主要的信息是以一段歷史故事顯出男女愛情之真摯與貞潔,在遇到衝突、嫌隙時,又怎樣去解決,在婚姻生活中互相建立。從歷史的現實,叫人可以聯想到主基督與教會之關係。第一幕故事的發展先由所羅門扮成平民展開追求開始(一1-4),書拉密女的自辯(一5-6),繼而作者(所羅門)與書拉密女的密談、約會(一7至二7)。第二幕作者攀山越嶺尋訪密女,並邀密女出遊約會(二8-14),但書拉密女因工作纏身,不能應邀。密女在所羅門走後很後悔見不到他,所以出來找尋,可惜找了很久也找不著(三1-5)。第三幕描寫她到了耶路撒冷,終於找到了所羅門,但她仍耐心等待所羅門主動表示愛意。她終於在耶城見到良人的真相與他的榮美(三6-11),所羅門也見到她,並向密女表露愛意(四1-6),更表示希望與書拉密女結為夫婦(四7至五1)。



婚姻是什麼?婚姻是委身,是一男一女毫無保留地彼此委身,又委身給神,終生不變。可惜,今天世風日下,人只求情慾的滿足,忽略委身。今天的人對男女關係是沒有責任感的,彼此只求目前一時的滿足,絕不會想到行動背後會否給對方帶來傷害。聖經十分看重這種委身,「所以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只有成熟了,獨立了的人才可以談婚嫁,婚後更應認定不再是我、你,乃是「我們」了,不可再分彼此。惟有這樣的委身,二人在遇到衝突時,才能包容對方,透過環境中的種種操練,產生更深的愛。

你習慣見到眾人忙於家務,你仍坐著只顧看電視嗎?你習慣見到或聽到人訴苦,你仍顧著忙自己的事嗎?你習慣不回家吃飯,卻不先告知家人嗎?……若然,先別談婚論嫁吧!你現在要做的,是先操練自己去服務他人,留意別人的需要,多付出,不求回報,多了解別人吧!

金句:雅歌四章十六節
北風阿,興起。南風阿,吹來。吹在我的園內,使其中的香氣發出來。願我的良人進入自己園裡,吃他佳美的果子。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8 10:25 | 只看該作者

雅歌簡介

背景

《雅歌》原文的名稱為"歌中之歌",意為歌中的極品。它實際上是一出愛情歌劇,作者是所羅門(1:1;參王上4:32)。許多學者認為這是在所羅門即位(主前970年)後不久所作。


特色重點

本書用許多自然界的事物來描述男女之間的愛情,其整齊的格律,緊湊的情節,豐富的表樣,優美的辭藻,都遠超一般詩歌之上,真可謂是歌中之歌,極具文學價值。

但本書最偉大之處,並不是它在文學上的地位,而是它所描述的主題:至極的愛,如果雅歌只是描述人世間的兒女私情,它頂多只能叫人暫時感動陶醉;但它真正的用意是在描寫神與子民(基督與教會)之間的愛,以及二者之間契合的過程,因此在屬靈上使千萬信徒大得益處。

為此,我們不能光憑字面解釋雅歌,需要了解它的寓意。寓意又不能憑想像決定,需要從全卷的亮光來看它。首先我們需要明白,本書最主要的人物是書拉密女;她的良人雖然也很重要,但整個情節是環繞著書拉密女發展的。書拉密與所羅門的字根相同,都是"平安"的意思。所羅門在書中不但提到自己的名字,也將他的名字女性化,作為全書的主角。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8 10:26 | 只看該作者
關於雅歌書中的情節,學者看法不一。主要有叄種看法:

(1)本書是所羅門與書拉密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所羅門喬裝成牧人,微行出訪,認識了平民的女子,彼此相愛而結合。

(2)本書是書拉密女與一位不知名的牧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其間由於所羅門發現了這位美貌的女子,極力討女子歡心,想要娶之為妻;女子卻戀慕牧人,不受所羅門的財富所誘惑,終究與她的良人結合。

(3)本書是書拉密女與一位牧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當時正是所羅門的時代,但所羅門並未介入,書中論所羅門或論王的語句(1:4,12;3:6-11;8:11-12)都是坊間的新聞或是假設狀況(縱然眾女子愛慕威武富有的所羅門王,女主角仍不為所動)。

無論是何種看法,都可以同意下列意見:

一。 良人喜愛外向性的生活。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2:16;6:3);他喜歡去的地方,若非鄉間田園(2:10-13),就是山嶺原野(4:8)

二。 女子起初對城市或室內生活仍有眷戀(1:4;2:4,9;3:1,4;5:2-3),後來受良人影響,也喜愛過鄉間生活(7:10-13) 。

叄。 在女子改變的過程中,良人常採取主動,卻是用愛情而非勉強。他一再請求女子答應他的呼召(2:10;4:8;5:2),女子也可以不予理會,但結果必是不理想(5:6-7)。良人用他的愛來吸引女子,以致女子越來越不可缺少他,終究將自己委身於他。

由以上數點,我們看見雅歌所描寫的是神與子民(基督與教會)聯合的過程,它也可以應用在我們個人靈命的成長上面。讀者應站在新婦的立場,帶著愛慕主的心來讀,必能體會到本書的結論--8:6-7的真實性,而加深與主的聯合。

本書閱讀的難處在於不容易分辦某些語句是由誰所說的,學者們對此也有不同的意見。此外,書中的某些地點,事物的性質與背景也不易考證,使得解釋上眾說紛紜。例如2:1與2:2是否都出自良人的口? 如果是良人說的,他是誠實地述說自己的榮美,或是謙卑地說自己只是沙侖(盛產玫瑰)的一枝玫瑰,是谷中(盛開百合)的一枝百合,並無突出之處(我佳偶反而如百合在荊棘中之突出)? 這些都留待讀者去判斷了。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8 10:27 | 只看該作者
以下將全書粗略分段作為參考:

大綱

壹。 標題---------------------------------1:1

貳。 第一幕:初遇------------------1:2-2:7

叄。 第二幕:再遇------------------2:8-3:5

肆。 第叄幕:叄遇------------------3:6-5:1

伍。 第四幕:四遇------------------5:2-6:3

陸。 第五幕:五遇------------------6:4-8:4

柒。 主題敘述------------------------8:5-7

捌。 高峰結語-----------------------8:8-14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9 09:56 | 只看該作者

第28周 在愛中成長 第3日 歌五至八章

故事發展到第四幕,所羅門一次夜間突訪書拉密女,但因已夜深,她已換了衣服休息,故不肯開門(五2-3),所羅門從門孔伸手進來求她,她一時心軟,便下床開門,然而,在她開門時所羅門已走了(五 4-6上)。於是書拉密女立刻去尋找他,可惜,不獨尋不著,還給人誤會打傷了(五6下至7)。此後她思念成疾,懷念他可愛之處(五 8-16),她的朋友來安慰她,願與她同去找所羅門(六1-3)。最後一幕記所羅門亦十分挂念其愛侶,極渴望愛伴回到他的懷抱里(六 4-13)。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所羅門迎娶了書拉密女,在洞房之夜,二人互吐欣賞戀慕之語(七1至八3),又彼此立約,表明愛情如火不能熄滅,婚姻不獨是二人成為一體,因著彼此的結合,對雙方家人亦有承擔,各人重擔要彼此分擔。直到早晨,書拉密女仍在享受愛的安眠(八4)。結束時,本書補序了書拉密女的一些家事,因著他們二人的結合,她的家事亦成為他們的家事了。

 


有人說:「愛里沒有溝通,就如身體沒有血一般。」那是沒有生命、名存實亡的愛。要增強體力,我們尚且要運動,要增加彼此的愛、增進彼此的關係,豈能沒有溝通呢?所羅門與書拉密女關係之增長,有一些秘訣,很值得我們學習:

1.重視關係、委身,不讓任何東西阻礙相方發展關係。

2.互相欣賞、戀慕,「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讚也試煉人。」(箴廿七 21)

3.認定對方的事也是自己的事。

4.花時間去溝通,有嫌隙時,用諒解、愛去包容,以溝通去澄清誤會,又以行動去建立信任。

先從你的親人:父母、丈夫/妻子、兄弟姊妹開始,從今日起,在合宜的時間、合宜的場地表達你對她/他欣賞的話,但不要虛假。對自己方面,要承認錯誤。試關心你最親愛的人,他/她最關注的是什麼?

金句:雅歌八章七節
愛情眾水不能息滅,大水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8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7-10 10:5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加國弟兄發這麼多相關介紹。

思想神永恆不變的愛,舍己的愛,神對我們的寬容,忍耐,真是莫大的安慰。何等蒙恩啊!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10 1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樓 同往錫安 的帖子

是的。人很善變,今天愛的,可能明天就不再愛。只有神的愛才會永恆不變。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10 11:11 | 只看該作者

第28周 賣主自焚的猶大 第4日 賽一至五章

以賽亞一名在希伯來文乃「耶和華是救主」或「耶和華的救恩」的意思,他本是皇室之後,長於耶京,亦一直在耶京作先知,歷四王之久(烏西雅、約但、亞哈斯及希西家)。據猶太人遺傳說,以賽亞是在瑪拿西暴虐無道時躲在桑樹內,結果遭瑪拿西連樹鋸斷殉道而死的。以賽亞書開始的五章先將全書大綱作一扼要介紹。第一章是以一訴訟為序幕,神是原告,猶大為被告,先知為律師,天地為證人。神呼天喚地指控他的百姓頑梗悖逆,屢次背叛、離棄他,他們獻祭也無用。他們道德敗壞、姦淫、對人不義、殺人,以致他們必招敗亡,受神審判(一章)。先知繼續將一條出路告訴他們,在耶和華的日子,因他們歸回,以致被贖回,有光明前途,比從前更美。先知跟著又數猶大之罪:他們倚賴偶像、迷信占卜、人、法術過於依賴神;他們的領袖引導他們走錯路,容許女子行淫,又壓制貧窮的,所以必遭神見棄,自己蒙羞,男丁且都敗亡陣上(三章)。然而名錄於冊上者必稱為聖,得免於難。第五章先知解釋猶大國為何遭管教。神揀選了她,賜她一切豐富,他們理應結好果子,豈知他們反倒結野葡萄,與他們的身分及恩典不相符,所以神必招遠方的軍隊攻擊和管教她!



一般而言,先知的信息大都有下列主要內容:

1.對罪的指責;

2.神對罪審判之警告;

3.勸人悔改;

4.悔改者蒙神救贖之應許。

試看看,你能否將以上大綱配在第一章之經節上?你可以在經文內寫上以上大綱。

人被責備時,心中都極不好受。所以今天很多傳道人為怕得罪人,報喜而不報憂,不再說人不喜歡聽的話,他們對罪已不加控訴,不再對人提出可以帶給人出路的警告。在你教會中,傳道人是否有一針見血地指出現今社會、會眾會犯的罪?他曾否指出你亦曾犯過的罪?若有,你有否誠懇認罪,多謝他提醒,又立志改過?不妨在聽道后,用文字寫下你的得著,然後多謝他!

金句:以賽亞書一章廿五節
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煉盡你的渣滓,除凈你的雜質。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10 11:12 | 只看該作者

以賽亞書簡介

背景

以賽亞書的作者是先知以賽亞,他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此意頗能代表本書的信息。他在主前740年,即烏西雅王崩的那一年開始任職(6:1),傳說他在瑪拿西王統治期間被鋸死,任職期間超過五十年。他有結婚,並至少育有二子(7:3;8:3),妻子可能也一同服事(8:3)。他大部分時間可能都在耶路撒冷,曾撰寫烏西雅王的傳記(代下26:22)。

以賽亞任職期間,亞述帝國不斷向外擴張。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叄世(主前7545-727年)曾出兵攻打亞蘭及迦南地,亞蘭與以色列想出兵迫使猶大王亞哈斯加入聯盟共同對抗亞述,當時亞哈斯並未尋求神,而去求提革拉毗列色的幫助(賽7-8章,王下16章)。結果亞述雖幫助猶大解除了危機(滅了亞蘭與以色列,見王下十七章),但猶大也成了亞述的附庸國。希西家登基後,不肯臣服於亞述,亞述王西拿基立遂南下攻打猶大。當時有人想與埃及結盟,希西家卻聽以賽亞的話,專心依靠神,終於安度危機(參賽36-37章,王下18-20章)。

後來,當希西家患病而蒙神醫治,接待來訪的巴比倫使者時,以賽亞預言百姓要被擄到巴比倫。雖然事件尚未發生,他卻己清楚看見,並預見被擄後歸回復興的景象(40章起),預言波斯王古列的興起(45:1,13:,這些預言也指向基督所施行的更大拯救。

曾有人主張本書1-39章與40-66章是由不同的人所作,實則本書前後段相同之點很多,以"以色列聖者"一辭為例,1-39章出現了12次,40-66章出現了14次,其他書卷總共只出現6次,另外還有至少25個辭彙是本書兩部分共有而其他先知書沒有的,足以證明本書的一貫性。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10 11:13 | 只看該作者

特色重點

以賽亞書含有豐富的詩歌,包括諷刺歌(14:4-23;24-27章),智慧詩(28:23-29),情歌(5:1-7),讚美詩(12:1-6;38:10-20)哀歌(63:7-64:12)等。他又喜歡用擬人化的技巧,指稱月亮會蒙羞(24:23),曠野會歡喜(35:1),眾山會歌唱(44:23),樹木會拍掌(55:12)。以色列是葡萄園(5:7),審判是 酒 (63:3),受罰是喝杯(51:17)。神是磐石(17:10),列邦是大魚(27:1)。再加上種種其他的技巧,使以賽亞書在傳講嚴肅信息的同時,亦流露出優美細緻的內涵。

透過各種方式,以賽亞書把神的審判和拯救描述得很完全。神是"以色列的聖者",以色列人背棄他的主,必遭至嚴厲的審判,連其他列邦也要受審(2:12),這日稱為"耶和華的日子"。這日之後,在全地中"唯獨耶和華被尊崇"(2:11-17),可見這日不僅是指巴比倫侵略之日,也預指基督再臨之日。

這不只是審判 的百姓,在審判過後還要拯救他們。神要帶他們歸回,也要賜他們平安的環境(32:18),大衛的後裔要統治他們(9:7),萬民都要流歸耶路撒冷聖山(2:2)。這拯救不僅是政治上的,也是靈性上的,遍地都要認識耶和華(11:9),聖靈也要澆灌下來(32:15),耶和華的殿成為萬民禱告的殿(56:7)。

42-53章又提到神是藉著 某一位僕人來施行拯救的,而且救贖之工是藉他受苦而完成的。古列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巴比倫(45:1-4),這僕人卻救人類脫離罪惡(53:5-6)。從此他成了"眾民的中保"與"外人的光"(42:6),使外邦人也能尋求神(55:4-5)並作耶和華的僕人(54:17)。

經由神的拯救,地上終要成為神的國度。這是以賽亞書最終的歸結。以色列的聖者終究得到榮耀頌讚。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10 11:13 | 只看該作者

以賽亞書大綱

壹。 審判-------------------1:1-35:10

一。 提責備與應許 1:1-6:13

二。 論選民與亞述 7:1-12:6

叄。 對列邦的審判 13:1-23:18

四。 審判後的拯救 24:1-27:13

五。 六種人的災禍 28:1-33:24

六。 其餘審判應許 34:1-35:10

貳。 歷史-------------------36:1-39:8

一。 耶路撒冷得救 36:1-37:38

二。 希西家王得愈 38:1-22

叄。 巴比倫的威脅 39:1-8

叄。 拯救------------------40:1-66:24

一。 以色列蒙拯救 40:1-48:22

1。 以色列的救恩 40:1-44:5

2。 耶和華的榮耀 44:6-48:22

二。 神僕人的職事 49:1-57:21

1。 僕人的工作 49:1-52:12

2。 僕人的受苦 52:13-53:12

3。 救恩的果效 54:1-58:14

叄。 到永遠的功效 59:1-66:24

1。 錫安城的榮耀 59:1-63:6

2。 求拯救的禱告 63:7-64:12

3。 到永遠的結局 65:1-66:24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11 10:01 | 只看該作者

第28周 先知的蒙召與神的審判 第5日 賽六至九章

為了要將神對人之期望、對世界未來之審判及出路告訴人,神要揀選他的僕人去完成這使命。第六章是記載以賽亞之蒙召及神交給他的使命。受召者必須認識神,他的聖潔、威嚴及尊榮,他的權能及公義。他也需要認識自己,本是無力自救的罪人,卻因悔改信主而蒙恩。他更需要一顆順服的心,順服神而不是順從人。神給以賽亞之使命,是極之吃力不討好的,因他要宣判神之管教與懲罰,他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神藉以賽亞首先預言亞蘭與以色列要合攻猶大,但神應許替猶大解圍。先知更預言真正徹底解救以色列的彌賽亞,將由童女懷孕而生。先知又藉他兒子的出生、名字去預言攻猶大二國之聯軍必被亞述所毀滅,主要是因為北國之悖逆和不信,他們受重禍,仍不歸主,所以主亦掩面不看她們。面對亡國之可怕圖畫,先知發出了安慰的信息,不是亞述,不是任何人,乃是彌賽亞要真正作王,他乃和平之君,他的國度乃永恆的,因他本身就是神,卻降世為人承接大衛的寶座。對著這樣的君王,以色列、猶大仍不悔改,反互相攻擊,他們受管教,實咎由自取。



以賽亞書六章一至八節十分清楚地道出神的子民敬拜主的原則:

1.認定敬拜之焦點是高高坐在寶座上之神,是聖潔、公義、威嚴、充滿權能的;

2.有不配感及榮耀感;

3.必須認清自己的罪,非聖潔不能見主;

4.必是罪得赦免者;

5.有行動作順服的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上述原則中,那些是你常忽略的?

從這星期開始,你會怎樣預備自己去參與敬拜?試寫下你對主委身的行動。

金句:以賽亞書六章八節,九章六節
6:8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9:6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7-12 07:02 | 只看該作者

第28周 猶大之黑暗與光明 第6、7日 賽十至十二章

宣判了北國的結局與命運后,先知繼續對侵略者發預言。因以色列的不義、奸詐、屈枉無辜、壓榨孤兒寡婦,所以神差亞述為他的棍和他的杖,去攻擊褻瀆之國民。然而亞述的狂傲自大、流無辜人的血,也必受到神的審判,神必削弱她的實力,且在一日之間,將她當作荊棘蒺藜一樣焚燒,連樹木也所剩無幾,神會保守錫安居民不受其害,以色列及猶大余民必可靠主得救(十章)。先知面對猶大將要亡國之遭遇,在警告以先,他藉神的啟示,先將彌賽亞國度帶出。彌賽亞將要掌權,他是大衛的後裔,他以公義、權能、智慧及威嚴統管全地,使全地有一片祥和之景色。到那日,一切北國、南國之餘民都會歸主,二國不再分開,不再不和(十一章)。屆時,以色列人必稱謝耶和華,因主的名已被尊榮,以色列的聖者乃為至大。



過去幾章經文中有很多處提及彌賽亞來世及掌權:

1.七章十四節: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2.七章十四節:他名稱為「以馬內利」(即神與我們同在之意);

3.八章十四節:他要作以色列兩家絆腳的石頭;

4.九章二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必看見大光;

5.九章六節:他名稱為「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國無窮盡;

6.十一章一節:他要作耶西、大衛的後裔。

從世界歷史來看,只有這位彌賽亞從天而降,到來掌權,否則地上實難有和平希望。你經歷過和平之君帶給你的內心平安、安全感、健康自我形象(與自己和好)、與人和好的關係嗎?

想想一位尚未信主之親友,先為他禱告,然後與他分享你怎樣經歷主之「和平」,又告訴他主將要降臨掌權,鼓勵他相信主!

金句:以賽亞書十二章二節
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