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湖南株洲紀委書記實名上網反腐常受威脅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7-12 0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16:20 湖南電視台

  楊平最近有了新稱謂。自從實名上網后,網友們開始叫他「楊平同學」,慢慢地,連朋友們也這樣稱呼他。



楊平


   網路反腐書記楊平:我不是作秀

   核心提示:由被質疑到受歡迎,因實名上網反腐,湖南株洲紀委書記楊平一時備受關注。如何把網路監督制度化,如何把網路反腐的基石打牢,是他目前思考最多的問題。有人認為,楊平現象對中國網路反腐以及基層官員的網路執政,將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

  ⊙《法制周報》記者 文峰/文 伏志勇/圖

  在一些「憤青」網民、問題官員眼裡,「芙蓉姐姐」、「楊刺頭」就是他的綽號。而在一些老百姓眼裡,他又成了「楊青天」、「實幹家」。

  現年47歲的楊平是湖南株洲紀委書記,作為第一位實名上網收集反腐舉報信息的官員,被坊間稱為「網路反腐書記」。

  從2008年5月14日至今,楊平在網站發帖290多篇。而他的第一個實名帖,現在已有兩萬多人次瀏覽,有550多個跟帖。 近兩個月來,楊平從網上的簡訊通道收到30多封投訴信,大多數被轉交辦理,現已直接處理7件,其間,還「雙規」了一名被網友舉報涉嫌貪污受賄的局長。

  在楊平實名上網的推動下,株洲網路反腐正拉開帷幕,這標誌著官員「網路執政」已開始顯山露水,日趨成為常態。

  發第一個帖子的來由

  7月8日,《法制周報》記者採訪時,楊平一身休閑的淺色T恤、白色西褲,戴著銀絲邊眼鏡,談吐溫文爾雅,嘴角上總掛著一絲微笑,表面看上去,他更像在大學里做學問的教授,而非位高權重的紀委「一把手」。

  他向記者回憶起了第一篇帖子的來由。

  那天是5月14日上午8時許,株洲市市委大樓內,靜悄悄的。

  楊平一如往常一樣,在辦公室處理文件,突然,一份材料引起了他的注意。(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4802117)該份材料上介紹,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在網路實名發帖,給網友們拜年,有網友在跟帖中評價,這個帖子「開了中國網路史和政治史的先河,具有重大意義」。

  盯著桌上材料思考了兩個小時后,楊平突然起身喊來了秘書,授意將他的一份會議發言和最新查處的兩個案例,整理出來,實名實照片掛到湖南紅網株洲城市論壇。

  當時,帖子掛上網的標題是《株洲市領導幹部作風存在八大問題》,署名「楊平」。但這個帖子很快被版主刪除了。「版主說,你好大的膽,敢冒名頂替楊平書記」。當時,這讓楊平哭笑不得,自己是本人實名發帖,卻被人誤認為「李鬼」。

  事後,楊平派秘書去找株洲論壇版主,對方聽說后顯出一臉的驚訝。隨後,對方立即開了「後門」,給予這個論壇「新兵」發照片的權利。

  很快,楊平打著橫斜紋領帶的工作照上傳了。

  但之後的事情,卻讓楊平感到很無奈。

  「我第一次看到自己被網友罵,心裡真的不是滋味。」楊平事後回憶說,當時,他對網友質疑的回帖的內容都寫好了,但他沒有發出去,最後刪了。因為他對回帖很謹慎,不能寫錯字,不能隨意說,有時候覺得很累。

  第一天晚上,楊平上網時,網上已是罵聲一片,有說他是「芙蓉姐姐」的,有指他「作秀」的。他不斷地回帖解釋。第二天,解釋。第三天,解釋。第四天繼續解釋。

  漸漸地,人們開始相信這個每晚如約出現的楊平真是紀委書記,網民們由開始扔磚頭改為扔麵包,甚至,還有人開始用「偉大」這樣的詞形容他。

  對於「作秀」一說,楊平表示從來沒有作過秀,也不曉得作秀,他只想實實在在做點事。他對網民反映的一些問題,很多都是要秘書列印出來後作出批示,不聲不響解決的。

  兒時心愿是「吃飽飯」

  楊平出生在湖南邵東縣佘田橋鎮,上有姐姐、外婆、奶奶,下有妹妹,父母當時是百貨站的職員,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但不幸的是,在楊平出生前,父親就被劃為「右派」,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就落在了身體孱弱的母親肩上,家裡的狀況一落千丈。

  現在,讓楊平仍然記憶猶新的是,那時,每逢月底,家裡揭不開鍋時,他就到親戚家或鄰居家借幾元錢買米。因為吃不飽,楊平常常餓得前胸貼後背。因此,從小時候起,他就有一個最大的心愿:「吃飽飯」。

  正是有了這樣艱苦生活的經歷,讓楊平體會到了什麼叫民生多艱。小時培養出來的吃苦耐勞的品質,讓楊平受益匪淺。

  1978年11月,楊平考上湖南大學邵陽分校,就讀內燃機專業。當時,大學生還算得上是鳳毛麟角。

  「我從來沒想過搞紀檢工作,當時唯一的心愿就是當工程師。」楊笑道。

  大學畢業后,表現優良的他被分配到株洲火花塞廠研究所,擔任設計員,之後,又成了助理工程師。(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4802117)由於工作出色,在工作了不到4年後,楊平被提拔為該廠團委副書記。

  令其更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提拔註定了楊今後必將踏上仕途之路。

  剛剛擔任火花塞廠團委副書記一年,因工作努力,頻頻獲獎,楊平又被調任共青團株洲市委副書記兼市青聯主席。兩年後,任株洲酃縣(今炎陵縣)副縣長,成為當時全省最年輕的副縣長。

  之後,楊平又被調任為株洲高新開發區管委會社會工作部部長、政法委書記、天元區委副書記等。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楊平的人生格言。在為官的同時,他也在不停地給自己充電,2000年拿到了湖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另外,他還在株洲工學院法學專業本科班學習。

  「幾乎區里所有的基層崗位都做過了,是名副其實的萬金油!」楊平調侃地說。從2006年12月起,他開始任株洲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一段新的仕途,因其「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掀起了一場波瀾。

  網路反腐一查一個準

  「官員與網民平等交流,是民主政治的進步,網路是網民的一個發泄地,是官員了解基層民眾疾苦的一個好平台。」楊平說,他現在對網路里的帖子講他好講他壞都很坦然。

  經過記者調查了解,株洲市紀委已經通過紅網株洲論壇里發布的帖子獲取線索,查處了很多起違紀違規案。其中,有一個帖子是株洲某企業反映一個局級單位拉贊助的問題,楊平看到帖子后,馬上約見該局局長了解情況,局長答覆沒有這回事。結果第二天,發帖人回復稱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贊助費已全部被退回。

  另外,就是網友舉報某質監局局長的腐敗問題。事後,經過調查取證,市紀委將該名涉嫌貪污受賄的局長進行了「雙規」。

  其實,早在實名上網反腐以前,楊平就接到網友舉報株洲市糧食局局長貪污受賄投訴。通過調查發現,該名局長因涉嫌腐敗,導致數千萬元國有資產流失,最終也被「雙規」。目前,該案已經移交給司法機關。這也是在楊平任內,株洲市第一個因網友舉報而被查處的正縣級幹部。

  「只要有網民知道我在線上,就會有人提供準確的線索,事後一查一個準。」楊透露,有時候,當紀委工作人員在調查某個案件陷入僵局時,他深夜上網都會獲得一些網友提供的準確線索。第二天,他又將這些線索交給下屬,後來一查一個準,辦案人員都覺得「楊書記太神了」。

  如今,向楊平投訴的人越來越多。「一個村水泥路是個豆腐渣」、「城管暴力執法,像鬼子掃蕩」、「一個村選舉行賄6萬元」、「超生的當了婦女主任」、……投訴內容五花八門,甚至還有外地的。

  現在,只要楊平發帖,一般都被置頂。在紅網上,他的帖子跟帖數,天天都是排名前列。從5月14日至今,他發帖290多篇。而他的第一個實名帖,現在已有兩萬多人次瀏覽,有550多個跟帖。

  「我上網不會影響工作,而且這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了!」楊平介紹,自己一般晚上11時至凌晨1時上網,如果一到晚上12時還沒上線,網友就喊:「楊平在嗎?查崗了」。一些投訴的帖子,想方設法地自己頂自己,就等著楊平上網,好讓他看見。

  「我不喜歡別人這樣稱呼,因為法治社會不需要個人當青天。」如今,許多網友都稱楊平為「楊青天」,但他卻不以為然。

  紀委書記實名上網在論壇里發帖一事,在株洲官場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現在做事都很謹慎了,一不小心就會被告到書記那裡。」該市一名官員告訴記者,現在許多官員經常會匿名上網,看看是否有人向楊平告他們的狀。如今,株洲的官員作風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用楊平的話說就是,其他官員至少對網路很重視了。

如果說恐嚇電話和恐嚇簡訊是「匕首」的話,那麼,楊平早已「中刀」許多回了。

  「有人打電話過來說,楊平你出門小心點啊!」自從實名上網反腐后,楊平幾乎每天都要接到很多個這樣的威脅電話和恐嚇簡訊,「我就說,你在哪裡?有本事當面談,要不找個地方單挑也行……」楊平一臉嚴肅地說,但往往此時,他這樣義正詞嚴地回應時,對方都會匆匆掛斷電話,一回撥,才發現對方是用公用電話打的。

  「家裡人也擔心我,但為民不做事不如回家種紅薯!」對於來自不明身份者的不斷威脅,楊平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雖然面對恐嚇,楊平卻沒有絲毫膽怯,外出開會、辦事總是一個人,有人勸他注意安全,防止不測,但他沒有絲毫害怕心理。

  「我背後有株洲上百萬的老百姓撐腰,不怕那些歪門邪道。」楊說。

  在這過程中,也有來自親朋好友的求情。

  每逢處理一些黨政幹部腐敗問題時,總有一些朋友、親戚或者同事來找楊平「寒暄」,「一般是問案子辦得怎麼樣啦,最後就是說多多關照一下!」由於深知楊是那種剛正不阿的人,一些人便採取了迂迴的策略,「那起案子我還不清楚。」這時,楊平就「打太極」,但事後他還是吩咐下屬全力查案,不要有所顧忌。(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4802117)

  「做紀委書記總要得罪一些人,但我寧願得罪少部分人,也要討好廣大的老百姓!」楊平說。

  比起網上的「捧殺」,同事和上級領導在網上的「一片寂靜」,更讓楊平感覺如坐針氈。他所在的13層市委大樓,每天有七八百人出入,大多數人都認識楊平,可見面時,大家仍像平常一樣打招呼,從沒有人當面問楊平實名上網的事。「大會小會,大家也不問,也不提,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反正看你的眼神怪怪的。」楊平說,「很多人當面不問我,卻私下裡去問秘書,『實名上網的真是楊平』?」

  一時間,他覺得壓力很大。直到有一天,他在福建出差,一大早醒來,手機上發來一條新聞說,胡錦濤總書記實名上網了,還回答了3個網友的提問。他高興得差點從床上跳起來。「總書記都實名上網,我一個小官,怕什麼啊。」這一天,他上網直至深夜。

  期待網路監督制度化

  「網路執政能力是考驗官員能力的一個指標,基層官員都應該這樣做。」楊平十分自信地說,去年,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上網給全國網友拜年。不久前,胡錦濤總書記去人民網的強國論壇與網友交談,這些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其實,這就是一個信號,「網路執政」是大勢所趨。現在,大家言論自由,這與我黨執政能力的提高、經濟基礎的穩固是分不開的。「連胡錦濤總書記都那麼重視人民的輿論,那我作為一個地方官員,就該更有信心來處理好這個問題。」楊平說。

  「網路舉報的好處在哪呢?」記者問,「網友是具有隱蔽性的,所以說的話也相對真實。」楊告訴記者,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提供的線索是子虛烏有,但是他說話時的心態絕對是真實的。哪怕就是他現在站在某位網民身邊,他的心態也不一定有在網路上真實。

  楊平認為,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說,是需要建立一個供市民發泄情緒的場所,因為人憋久了,就容易出事。「貴州甕安事件」就是很好的一個反面教訓,如果當地領導幹部及早發現,積極引導群眾,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網路最大的缺點,就是實名舉報不利於解決問題,一些舉報信息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失,關鍵是我們怎麼去引導。」楊平說,總體來說,用網路作為反腐倡廉的平台之一,肯定會產生正面效益。

  對於如何把網路監督制度化,如何把網路反腐的基石打牢,是目前楊平一直思考的問題。

  近日,在楊平的授意下,株洲紀委特聘了25名網路評論員,主要是擴大和鞏固網路反腐與網路輿論監督的力量,而評選評論員的標準就是政治上可靠,有正義感,同時,要勤奮,多發帖;還有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質。 「只要我在位一天,網路反腐的路就會堅持下去。」

  楊平說,「以後,即使我不再擔任紀委書記,我也會上網,繼續傾聽民意,以自己的方式為民眾做實事。」

  (相麗麗 、從玉華 對本文亦有貢獻)

  社會反響一股清新的民主之風

  ⊙雷振岳

  紀委書記楊平實名上網,已成為網路反腐的新現象,更是一股清新的民主空氣。

  現在,網路中的楊平是官員,也是脫了官帽的普通網民;是手握重權的領導,也是網民可以任意調侃甚至不客氣評頭論足的夥伴。我想,楊平之所以實名上網反腐,是基於能從網路中得到的不僅是嚴謹,更有平等相處、不用顧忌、毫無遮攔、敢於質疑的民主氛圍,以及赤裸裸的民生訴求和民眾反應。從而用好手中的權,做好反腐敗工作,構建官民和諧、相互信任的工作機制。

  反觀社會現實,某些官員只會將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官員,對群眾設置這樣或那樣的阻礙,群眾想見到他,想要反映各種問題,那真是「難入上青天」,這樣的幹部如何了解民生,真心為群眾服務?

  因此,從這個角度說,楊平實名上網,帶來的是一股清新的民主空氣,官員不僅是關注群眾疾苦的社會管理者,更是真誠的傾聽者;不僅是權力擁有者,更是責任承擔者。現在,官員終於和群眾能在一個毫無遮攔的空間里,進行心與心地交流、溝通,群眾有問題可以直接向官員反映,而且官員必須鄭重作答。作為公民的網民,其話語權得到了張揚,建言獻策、直言不諱的公民性情得到了張揚。

  如果我們各級官員在注重民生時,都能成為楊平一樣的「網路官員」,很多矛盾和社會不和諧現象就能順利解決。所以,作為普通公民,我更歡迎現實生活中湧現更多這樣的「網路官員」。畢竟,這對時下的社會發展,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本報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來源:法制周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3: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