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甕安事件死者父親否認組織300人拉橫幅遊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7-5 2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了讓廣大群眾儘快了解事實真相,避免出現更多謠傳,李樹芳的父親李秀華決定與媒體見面,把自己的想法真實表達出來。7月3日18時15分,記者在甕安縣玉華鄉雷文村泥坪採訪死者李樹芬的父親李秀華。

  金黔在線報道,記者發現,眼前的李秀華精神不好,陪他坐在一起的弟弟李秀中時不時安慰他一下。李秀中說,哥哥之所以精神不好,是因為這些天哥哥一直處在失去女兒的悲痛當中,很少吃東西,也很少睡覺。

  對於社會謠傳的李秀華6月28日組織家屬300多人拉著橫幅上街遊行一事,李秀華非常生氣。「6月28日那天,我和妻子都在貴陽,直到29日下午5點鐘左右才回到甕安,從來就沒有組織過家屬拉橫幅遊行。」李秀華說。至於不法分子對縣委、縣政府和縣公安大樓進行打、砸、搶、燒,李秀華則表示「想都不敢想」,非常憤慨那些不法分子和不明身份的人用自己女兒的事情去向黨委政府挑釁。李秀華說一直以來就只是希望公安部門能夠認真調查女兒死因,從未想過要以如此野蠻暴力的方式解決。

  在短短的幾分鐘採訪時間裡,李秀華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此時,弟弟李秀中看到李秀華非常虛弱,便接過話來,李秀中說,因為侄女的死而產生「6·28」事件,他們家屬是怎麼都沒有想到的,那些不懷好心的人打著為李樹芬討回公道的旗子,實際上是利用這件事情來達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家屬絕對沒有組織拉橫幅遊行。

  「現在李樹芬已經入土為安了,真的不希望因為我侄女的事情再產生任何謠言,也希望群眾不要相信種種謠傳,我們只想過平靜的生活。」李秀中說。


中評社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0

主題

0

帖子

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0
沙發
Janwoo2 發表於 2008-7-5 23:35 | 只看該作者

在這裡的真相沒有橫幅啊!

亞洲周刊:還原現場甕安火燒公安局事件真相

來源:亞洲周刊 朱一心

六月二十八日,貴州甕安因一名中學生的死亡,爆發大型騷亂,警員遭圍攻,警局遭破壞。事件雖已平息,但根源未除,地方利益分配不公、官員枉法、干群關係緊張、政府無公信力等問題依然存在。
   
    李樹芬之死,包括同天屍檢報告已完成,接著又爆出公安局派人搶屍體、悤行下葬,以及李樹芬叔叔被打傷的消息,同學和家長的質疑演變成憤怒,逐漸積壓至臨界點。雖然事件信息太多,沒法完全尋出真相,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民瀧不信任政府,當地政府沒有公信力,所有傳聞無論真假均顯示官民矛盾如汽球不斷膨脹擴大。
   
    李樹芬死亡事件發展至廿八日中午十二時十五分,充滿氣的汽球終於爆發,先是李樹芬的親友及同學,以及她的親屬任教學校的學生、同學和家長,形成約千人的請願隊伍,到縣政府大樓請願,要求交代李樹芬之死,但縣政府卻把他們推到公安局。生氣的群眾,直衝往公安局,其他學校學生聞訊趕至,這時已有一些不良分子加入,及至公安局門口,人數估計達數千,警方估計約三千,把公安局團團圍住,而街上也聚集數千圍觀者。
   
    公安局開始感到事態嚴重,立即派警員維持秩序,一位省政府的內部人士向亞洲週刊透露,當時警員與群眾形成對抗,暴亂一觸即發。人群前排站著李樹芬親友以及部分學生,與警員發生推拉擠撞,當一些學生被踩傷和撞到時,後面跟著學生請願的家長被激怒,馬上衝上前圍攻警員,雙方以肢體碰撞,怒火中燒,估計一些幫會分子和閒雜人員在旁搧風點火、乘亂打砸,場中學生吶喊助威,一場騷亂正式拉開帷幕。
   
    群眾開始時是砸公安局的玻璃窗,向門口的警員擲石和扔礦泉水瓶,但很快就情緒高漲,演變成火燒門口,警員走進局裡躲避,接著滋事分子燃燒汽油在街上燒警車,數百警員又匆匆從公安樓走回街上,因為大樓上已充滿煙霧;如此大型的騷亂是警方始料不及的,恐怕也是甕安縣政府第一次。
   
    據消息人士搜集現場資料表示,當時群情洶湧,警方無法控制,惟有鳴槍,並及時向當地消防武警及黔南州政府增援,這時,群瀧已衝擊入公安大樓,警員退到三樓,群眾衝擊至三樓樓梯口才折返街上。估計現場燒毀十多輛政府車,由於聚集群眾達數千人,消防武警想駛進來增援,也被群眾圍著難於駛進。
   
    不過,該位消息人士表示,為防事情惡化,消防武警增援前已決定緊急時採取棄車撤退措施,所以網上有「消防員怕了老百姓,民不畏死」的帖子,是現場實況。當局立即緊急增援縣武警二千人,同時通知縣電視台單位,為防騷亂失控,黔南州亦即時派出二百武警趕來現場。但黔南州武警進城並不順利,甕安縣已不是說進就進,一些群眾已在大路攔截警車;
   
    省府內部人士說,該批武警是七時半趕到現場,因了解群眾與警察對抗的心態,進城武警決定不帶槍枝,只配備防暴裝備,然而,無槍械進城仍平息不了民憤,開進來的武警車被重重圍堵,進退兩難,最後不得不棄車往城外跑。甕安縣當天大概給群瀧佔領了七個小時。群瀧在公安局門前示威焚燒打砸后,又轉向市委市政府大樓、電訊大樓行進,一路焚燒政府車輛。
   
    事態確實嚴重,黔南州當晚深夜十二時再派出第二隊武警增援,先由武警裝甲防暴車開路,由於該支武警不同於當地警員的惡劣形象,凌晨時份,許多居民開始互相勸喻息事寧人,氣氛逐漸鬆懈,群眾開始散去,但他表示,那些學生家長及李樹芬的親人朋友仍集結在公安局門外請願,直至深夜仍沒散去。
   
    這一夜,群情逐漸平靜下來,縣政府卻在電視上發布「敦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通告,地方政府將事件定性為「惡性暴亂」,本來已恢復平靜的甕安,老百姓又再被政府激起怨憤,不久,甕安實施治安戒嚴,他說,本來黔南州武警及增援的抗暴警察已認為事件平復下來,但當地縣政府半夜卻自己行動,單方面出動當地警員突然往縣政府大樓驅散李樹芬親屬等請願群眾,在驅散的過程中,一些居民與警方對峙受傷。
   
    雖然實施了治安戒嚴,但縣政府把這次行為定性為惡性暴亂,再次為官民伏下衝突的導火線。「實際上,甕安縣的一些政府和公安人員和黑社會勾結的說法,是有所依據,他們長期欺壓居民,人民對官警及幫會之間的利害關係,早已埋下仇恨。」這位省府份內部人士的這番話,倒有不少佐證,記者隨便問一些當地人,很快就說出官員和公安欺負人民的事件,最多問題就是礦山貪污、地下賭場、以及包庇親人胡作妄為等問題。
   
    六月廿九日下午,居民氣憤難平,大量居民重新集結在縣政府大樓外,但這次不是要求縣政府調查李樹芬案,而是悤烈要求省委領導人對昨天的集會性質進行平反,集結的人群表示,若不受理,會到貴陽省政府請願,併到北京上訪。當天,據在西門河經營商店的老闆向亞洲週刊說,死者浮屍的西門河新橋一帶,每天都集結許多居民,有圍觀者,亦有輪流護屍的群瀧和家屬。
   
    老闆說,這裡的官員貪污太普遍,大家已看不過眼,他用手機拍下集會圖片,並向記者展示。圖片質素雖然很差,但仍可看到群眾集結。省府內部人士說,由於甕安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高度集中居住的地區,少數民族至今仍是家族聚居,一個孩子受傷,就會整個家族聲援,不管個人意見如何,仍會聲討政府。因此,貴州省委已認為事態嚴重,於廿九日已派出調查小組,前往甕安縣展開調查。而中央官員亦已於七月二日下午扺達甕安,了解相關事件。
   
    截稿前,騷亂雖已平息,但當地警員及縣外增援的武警仍守在甕安各個大小通道,只有防暴警員收了隊,但他們隨時候命。七月二日截稿前的甕安縣城,仍不準外人進入,公事必須有公司證明或登記,本地計程車亦不可隨便接載外來乘客,也不歡迎媒體採訪。記者有時只能偷偷進入採訪,進城全賴抄小路,像老鼠躲貓般躲過武警耳目。
   
    記者從車上觀察,整座縣城氣氛嚴肅,中學已普遍放假,大小通道口必有三至四名武警駐守,而街上亦有大批街坊糾察巡邏。縣公安大樓所在地及對面的廣場,駐守的武警就更多了,全城仍然在戒嚴狀態,不少店鋪關門,從各方面形勢來看,六二八事件的民瀧騷亂抗議,針對的主要還是地方政府,而非國家政權,跟西藏及新疆的事件有別,雖然性質不同卻同樣充滿風險,那位省府內部人士呈交的報告,也指出六二八甕安縣事件,李樹芬之死只是引爆點,核心情緒是地方利益分配不公、官員枉法,該事件讓甕安民憤出現井噴爆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0

帖子

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0
3
Janwoo2 發表於 2008-7-5 23:36 | 只看該作者

入土為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4
zjd713 發表於 2008-7-6 08:32 | 只看該作者
Janwoo怎麼又偷跑出來了,這次通知了你家的長輩了嗎?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5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7-6 09:06 | 只看該作者
對政治、經濟一竅不通,卻使命感十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5: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