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媒體為何不敢將溫總理的幽默寫進報道里?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7-9 1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秦建中



  中國新聞網報道說,近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江蘇調研經濟運行情況時,當聽到崑山好孩子集團在產品價格上漲百分之十五的基礎上,一季度仍增長了五點六成,他高興地說:「企業發展根本靠創新,看了你們這個工廠,我覺得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接著他又幽默地說:「今天我可以多吃一碗飯了!」

    溫總理視察江蘇的新聞當晚就出現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節里,而且各大黨報黨刊無一例外地、翔實地將溫總理在江蘇各企業調研的細節予以了報道,然而,有心人卻發現,每一家新聞單位似乎是將溫總理的幽默語言遺忘了,在電視里,在報紙上,人們聽不到「今天我可以多吃一碗飯了」的溫式語言,也看不到有關這句話的隻言片語。

    多少年了,國內的新聞媒體總是在這種八股文的僵化模式里運行,國家領導人出訪時的花絮,到基層與民眾交流時的風趣語言,從媒體裡面一報道出來,就變成了嚴肅得讓人害怕的行政公文,就是見到領導人與民眾親熱的場面,除了讓你聽到與台上講話時一樣的話語,除此之外,領導人不拘一格的民眾式語言總是讓媒體剪輯得不見了蹤影。

    媒體為何不敢將溫總理的幽默話寫進新聞報道里?也許「今天我可以多吃一碗飯」這句話在媒體看來太有損總理形象了,堂堂一個大國總理難道會有愁得吃不下飯的時候?在他們看來,如果將這句話報道出來,豈不是揭了國家領導人的丑,豈不是將總理的弱點暴露給世人看?

    在一些媒體記者的眼裡,總理就是神聖的,是完美無缺的,面對民眾講話時應該體現的是力量是信心是完美,而不是諸如這種吃不下飯的語言。在一些媒體記者的心目中,傳統的文化思想觀念還很濃重,在他們的筆下總是想為國家領導人增添一些神的油彩。

   可是,恰恰相反的是,當民眾從中新社記者的文章中看到了溫總理的這句話后,人們並沒有嘲笑總理身上的人性弱點,而是從他的話語中看到了一個親民愛民總理的憂民情懷。從雪災到震災,從物價飛漲到股市狂跌,溫總理忙碌的身影已讓民眾記在了心裡。如果當天央視的新聞中如果報道了這句語言,人們對溫總理的愛戴之情就會更加深厚。

    也許媒體從業者有自己的規矩,這個規矩已經將記者們規矩得成了機器人。然而,面對社會的不斷進步,面對紛繁複雜的新聞事件,有些僵化的規矩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了。在四川大地震中,溫總理髮怒時的一句話為什麼在主流媒體上見不到,因為他們知道這句話不符合新聞報道的規矩。在國外,總統的隱私可以作為新聞報道的標題,可在中國,批評地方官員的文章還得遮遮掩掩。

    本來,溫總理「可以多吃一碗飯了」的話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愫,可經過媒體的遮掩之後,溫總理的人格魅力就大為衰減,試想,這樣的新聞報道難道會起到引領輿論導向的作用?想一想,為什麼一些新聞報道會一不小心就揭了社會陰暗面,為什麼一些媒體發表的文章被人譏笑,你就可能明白,幾十年如一日的新聞媒體的文風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時候了。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8
沙發
kumar 發表於 2008-7-9 10:54 | 只看該作者
因為這是廢話一句,沒必要寫進報道。白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