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甕安記者:: 瀟湘晨報車被扣,俯卧撐男孩「失蹤」

[複製鏈接]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pknx 發表於 2008-7-3 2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天下午黔南州委書記就此事向貴州省黔南州各族人民致歉。說他老母親死的時候自己都沒流淚,這次流淚了,我智商比較低,弄不清楚他為什麼流淚,是縣政府被衝擊了惋惜財產?還是一件平凡之事動用那麼多警力於心不忍?
   
    早上,到新聞中心寫稿子,突然聽說瀟湘晨報的車被本地交警扣了,原因是前來採訪的四個人中,沒有一個人持有駕駛執照。好幾天前就看到瀟湘晨報已經抵達,到今天才被扣車。在角落整理圖片時,不經意間聽說了扣押的真正原因。
   
     瀟湘晨報來的這幾天都沒與甕安縣宣傳部聯繫,採訪過程我行我素,不聽招呼,於是,交警「嚴格」執法,把車暫扣。
   
     媒體越來越多,日本每日電視台今早才到,馬不停蹄奔赴採訪一線。
   
     我一直想採訪做俯卧撐的那男孩,來了那麼多天,一直聯繫不上,除了他,還有另外幾個當事人,當地警方說沒有扣押。我想直接到那小孩家去,卻一直拿不到他家的具體地址,問了甕安縣宣傳部,他們說:他家在那地方他們都找不到,鄉下!

     昨天有一些記者去到死者家所在地——甕安縣玉華鄉採訪,採訪過程很不順利。那裡有便衣組成的「維護秩序」的隊伍,有人牆,其中有記者被架著出來,有的被提著衣服。
   
     新華社記者也遇到一個非警服者問要記者證看看,新華社記者說,你想看我的我首先要看你的,你什麼來頭啊。對方很是生氣,最後拿出證件之後,新華社記者才出示證件。
   
     但是採訪依然不順暢,一群「不明來歷」(說他們不名來歷是沒有佩帶任何標誌)的人說他們在維持秩序,新華社記者說他是正常採訪,互不干涉,我聽說死者的母親在屋裡,經過若干阻攔進去之後,卻沒見著人。出來的時候有人憤憤的說:肯定被轉移了。

    剛才打車,一女司機說,她是一個普通的司機,只想說一句話,就是甕安真的很亂!
   
    隨後又介紹說,甕安街上,大白天搶人是經常的事,晚上都不敢出來玩,這事情一鬧之後,現在她可以營運到11點,平時一般晚上都不敢跑,都是他老公在跑。
   
    換了個車,我一問這事,司機說,甕安縣副縣長肖松6月30號曾經召集所有的計程車司機開會,叫他們不要亂說。但是這位司機就是不怕,他說他當時也去事發地點看了,地上有血,自殺跳河的人哪來的血?地上的血後來不知道被誰用灰掩蓋,毀滅了現場。我問他看到傷痕沒有?他說當時放在冰館裡面,他只看到臉上有兩個口子。還說屍檢當天他也看了,解剖的時候小姑娘肚子里根本沒有水,跳河自殺為什麼沒嗆著水呢?
   
    這位司機說,2004年甕安縣一輛計程車被偷,後來車主把那盜竊者抓進派出所兩次都放了出來,他對這裡的警察徹底失望。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 女孩生如微塵,死如風雨。有那麼多人關注他的死因,關注事情的真相,正義!
   
     前幾天,甕安三中校長在向貴州省省委石宗源報告時說,李淑芬在學校的表現屬於中上等,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可這幾天,甕安縣有人言,那女生在學校表現不好,要是表現好的話怎麼會那麼早談戀愛?那是屬於早戀,肯定不是什麼好學生。
  
     死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格。為什麼?
   
     人有善願,天必佑之。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8-7-3 21:29 | 只看該作者

甕安少女第三次屍檢 2日在老家安葬

財經周刊

由貴州省公安廳和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部分專家組成的調查組,正在對甕安縣「6·28」事件的死者李樹芬的遺體進行第三次屍檢,再次對其死亡原因進行核查。最新消息說,李樹芬已於7月2日下午17時許在老家安葬。在此之前,貴州省調查組刑偵、法醫人員就地摘取了李樹芬的主要鑒定器官樣本,以備進一步檢驗。

新華社報導,黔南州副州長蒙院芬說,6月28日以來,引發衝突事件的落水死亡女生李樹芬的父親李秀華、母親羅平碧和哥哥李樹勇等一直「失蹤」,對於他們的去向,社會上有許多猜測。這幾天當地政府通過移動通信公司衛星定位系統不斷找尋死者親屬,終於在7月1日下午4時左右在甕安縣城一處居民樓內找到其三位親屬。

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通過耐心勸說,死者父親李秀華當天晚上同意儘快將孩子遺體安葬。由於過度悲傷和驚恐,李秀華目前尚不願接受記者採訪。蒙院芬說,李秀華表示,他們的願望就是能給孩子死因一個準確的鑒定,給家人一個可以信服的答案,發生這麼大的衝突事件並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

據了解,李樹芬的遺體已於7月1日晚由甕安縣西門河大堰橋運回她的家鄉玉華鄉雷文村泥坪組。目前,由貴州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副總隊長屈健平帶隊的5名專家正在對屍體進行第三次屍檢。檢查完畢后,死者家屬同意當天將屍體安葬。據悉,檢查結果將在近兩日公布。

財經記者報導說,7月1日22時許,按照貴州當地風俗,在兩聲禮炮鳴響之後,已在甕安縣西門河大堰橋東側凍存整整十天的李樹芬的遺體,從這裡啟運,連夜送回她位於甕安縣玉華鄉雷文村泥坪組的農村老家。《財經》記者獲知,李樹芬已於7月2日下午17時許在老家安葬。在此之前,貴州省調查組刑偵、法醫人員就地摘取了李樹芬的主要鑒定器官樣本,以備進一步檢驗。

死者李樹芬,女,漢族,1991年7月26日生,系甕安三中初二年級學生。她於6月22日溺水身亡。由於死因存在爭議,6月28日下午4時左右,甕安縣城發生了約200人打、砸、燒縣委、縣人民政府和縣公安機關大樓,上萬群眾圍觀的嚴重群體性突發事件。

聽聞李樹芬遺體運回老家,記者一行由甕安縣城驅車趕往雷文村。這是一條長達30多公里的道路,其中柏油馬路10公里,坑窪不平的盤山彎路20公里,單程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途中,記者看到七輛牌照開頭為「貴J2」的越野車,護送李樹芬的遺體返鄉。

7月2日零時39分,記者一行抵達雷文村李樹芬家中,她的遺體已裝殯至一口新的木製棺材內,外披一層塑料膜,放在老家天井內。當時下起大雨,緊臨天井的屋檐下,擠滿了村民與負責現場疏導的地方黨政幹部。

玉華鄉政府一位現場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目前政府與死者家屬的善後工作已基本協調好,李樹芬的遺體將儘快入土為安。在現場停留約半小時后,當地警方即「護送」記者一行離開雷文村。在整個過程中,記者未遇到李樹芬的直系親屬。

《財經》記者獲知,7月2日下午17時許,李樹芬在老家雷文村安葬,此過程有不少地方官員、警察和村民參與。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474

帖子

12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9
3
letmegogo 發表於 2008-7-3 23:34 | 只看該作者
無風不起浪,捂著蓋著,終究是紙包不住火。
穩定是有前提的,和諧也不能無原則。當務之急是弄清真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91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4
parvati 發表於 2008-7-4 04:20 | 只看該作者
個人覺得是借題發揮
被激到了之後,導火索究竟是真還是假,誰也沒法說清了;你說政府的媒體不能相信,個人的就那麼可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5
 樓主| lpknx 發表於 2008-7-4 04:30 | 只看該作者

確實沒有絕對把握知道到底誰說的是真的.

每一方所說的都有假的成分. 只不過幾十年的經歷讓人覺得"謠言"中的真實成分比政府聲明來的更高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主題

3746

帖子

86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1
6
fsspider 發表於 2008-7-4 09:23 | 只看該作者
又開始造謠了。
不是說死者其叔死了么?怎麼到現在除了官媒以外沒有任何人出來給個說法,還讓人怎麼相信你們這幫貨?難道官媒又在撒謊?

[ 本帖最後由 fsspider 於 2008-7-4 09:2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47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7
Sinoken 發表於 2008-7-4 11:44 | 只看該作者

fsspider 賺錢很辛苦吧?

憑點良心好不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2

主題

2147

帖子

54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9
8
 樓主| lpknx 發表於 2008-7-5 10: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inoken 於 2008-7-4 11:44 發表 [甕安記者:: 瀟湘晨報車被扣,俯卧撐男孩「失蹤」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憑點良心好不好?


不要斷了人家財路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