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定有金融地震和資本海嘯,但斬龍台上的的一定不是中國!

[複製鏈接]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6-13 17: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風雨瀟瀟發的《金融地震和資本海嘯,今夏中國被推上斬龍台》洋洋洒洒一大篇,可惜本人沒那麼多的時間看。

在此就針對風雨瀟瀟的題目說一下本人的想法:金融地震和資本海嘯是一定會發生的,但被推上斬龍台的一定不是中國。
首先請大家分析一下如今的中國股市和樓市,樓市早已經冷卻再難以炒熱;股市於去年10月份開始從6100多點跌到如今的2800點還止不住,大傢伙覺得中國是不是會象越南一樣了呢?
第二  現在中國的熱錢已比當初亞洲經濟危機時各國的熱錢總和還多,今年以來更是在加速流入。
第三  進入中國的熱錢除了早期的在股市樓市賺個盆滿缽滿以外,去年底以後進入的幾乎只能放在銀行吃少之又少的銀行利息,進入股市樓市的估計現在賠的本都收不回來。當然熱錢現在也能再熱炒一下中國A股,不過這樣一是在為中國政府做嫁衣裳,二是有被中國政府和各大基金進行關門打狗的可能,危險性絕對大於50%。再說中國的散戶已經看到越南股市的大跌,跟風的可能性也小。
第四  去年底以來人民幣升值了百分之十幾是熱錢獲得的最大收益。
綜合以上:今夏投機客們要阻擊中國嗎?當然可以,熱錢逃離之時也是人民幣如同越南盾一樣大跌之時,不過這就要把熱錢的銀行利息和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一併吞沒后可能還不夠,如此熱錢只能被久套中國,一點一點的向外跑,但這樣對中國的影響就要小多了,而且美國的經濟回暖時機可是不能無限期的久拖下去的。
各位難道不為中國政府的高明之處拍案叫好嗎?當然有美國爸爸日本爸爸南朝鮮爸爸的中國人除外。

[ 本帖最後由 雨來 於 2008-6-13 18:18 編輯 ]

2

主題

769

帖子

558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58
沙發
JDL 發表於 2008-6-15 04:34 | 只看該作者
China has to be very very careful, there are too many enemies out there in the worl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3
格林 發表於 2008-6-15 05:00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的貨幣政策如果突然改變風向,美元地位得到增強(比如升息),以前滾滾流入中國的熱錢便會滾滾流出。以流入時的美元對人民幣匯價來對沖流出時的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如果進來是1000億美元現匯,出去就要超過1200億美元。恐怕這才是中國財經界精英們惡夢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4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6-15 09:17 | 只看該作者
美國的貨幣政策如果突然改變風向,比如樓上說的升息等,但請你別忘記了中國的股市已在最低點,股市開始向上拉,那熱錢又有相當一部分會進入股市,所以你盼望的熱錢滾滾流出還是不可能出現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5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6-15 09:46 | 只看該作者
TO 盼著中國經濟快速倒退的人們
TO 風雨瀟瀟等
不知道風雨瀟瀟是哪國人,中國台灣的深綠人士?日本人?南朝鮮人?我肯定他不是中國人,不是海外華人,甚至不是FLG、民運等,為什麼這樣想?風雨瀟瀟反對的不是GCD而是中國,中國人和海外華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祖國強大和祖國統一,我想FLG和民運等,他們也不會希望中國分裂吧?
請問風雨瀟瀟你是FLG和民運嗎?

另外告訴風雨瀟瀟:你的《金融地震和資本海嘯,今夏中國被推上斬龍台》一文,將中國推向折龍台的最佳時間弄錯了,美國阻擊中國阻擊人民幣的最佳時間是在去年年底,你萬萬沒想吧?
去年年底中國股市樓市都在最高點上,那時中國的基金在全部買進而外國的QFII基金已全部賣出,同時07年熱錢是06年的四倍多,中國的產業升級節能減排等都是今年年初才真正得以實施的,那時做空中國對當時的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來講都是根本想不到的,更別說政府會有所準備。那時中國只有一個動作,改變人民幣從8.2以來的升值斜率,令其稍快速升值,使的熱錢不但未流出還更加速流入以至於現在被套在中國。
所以美國人也未必象我們想象的那麼聰明,美國人也會為了眼前丁點利益放棄根本利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6
格林 發表於 2008-6-15 10:1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雨來 於 2008-6-15 09:17 發表
美國的貨幣政策如果突然改變風向,比如樓上說的升息等,但請你別忘記了中國的股市已在最低點,股市開始向上拉,那熱錢又有相當一部分會進入股市,所以你盼望的熱錢滾滾流出還是不可能出現的。


現在的外來熱錢還有多少是來投資中國地產和炒股的?在最牛的時間,人家早就套現賺翻了。下一步就是用大幅升值后的人民幣換回美元然後跟中國說bye-bye了。經濟學家都已經遇見到了,你還在這裡自我感覺良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7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6-15 10: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格林 於 2008-6-15 10:17 發表


現在的外來熱錢還有多少是來投資中國地產和炒股的?在最牛的時間,人家早就套現賺翻了。下一步就是用大幅升值后的人民幣換回美元然後跟中國說bye-bye了。經濟學家都已經遇見到了,你還在這裡自我感覺良好。


錯,上面我已經說過了:第一  人民幣現在也沒有大幅升值,這大半年以來進入的熱錢也就是升值的這點收益,如果熱錢狂出那人民幣匯率肯定大幅下降,那這些熱錢肯定是要賠本的。第二  股市在3000點時QFII基金又在大肆買進,難道你不知道?第三  早期進入中國的熱錢在去年年底以前肯定是賺了不少,但熱錢已經喪失了阻擊中國的最佳時機。人的貪慾都是相通的,這半年多以來它的收益並不高,你以為的今夏阻擊中國的動作是不可能出現的。
你說的經濟學家是哪國的經濟學家?中國的經濟精英們多是狗屁,他們一天到晚的翻看著老美本就是用來迷惑他人的害人理論能有多大出息?如果你是說美國的經濟學家的話,請問現如今的美國還是十年前的美國嗎?美國的實力實在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更是一年更比一年弱,這不都是美國經濟學家的傑作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8
海外有孤忠 發表於 2008-6-15 11:52 | 只看該作者

我認為中國一定能夠、一定要打勝金融之戰,小戰則小贏,大戰則大贏!

力求戰無不勝!

關於金融之戰,我認為:
1、中國有實力、中國人有能力打贏;
2、打贏非常重要,它意味著賺錢而不是賠錢,因此一定要打贏!

放眼全球,英國人種擅長玩政治、玩人,猶太人擅長玩金融、玩錢;但二者都不敢過分得罪或傷害中國;德國人、日本人和俄羅斯人呢,玩金融或玩錢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9
格林 發表於 2008-6-15 12: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雨來 於 2008-6-15 10:44 發表


錯,上面我已經說過了:第一  人民幣現在也沒有大幅升值,這大半年以來進入的熱錢也就是升值的這點收益,如果熱錢狂出那人民幣匯率肯定大幅下降,那這些熱錢肯定是要賠本的。第二  股市在3000點時QFII基金又在大 ...


我說的正是這些你所謂的狗屁精英。中國經濟的發言權在他們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10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6-16 11: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格林 於 2008-6-15 12:20 發表


我說的正是這些你所謂的狗屁精英。中國經濟的發言權在他們手裡。


我已經說過了:中國的經濟精英們多是狗屁,他們一天到晚的翻看著老美本就是用來迷惑他人的害人理論能有多大出息?但:正是中國經濟學家的無能和自私才幫了中國,這點你沒看出來嗎?
你以為美國的經濟學家是什麼好鳥?他們編撰了一整套的經濟學理論用在美國身上當然適用,用在中國等西方以外的國家一定存在致命的缺陷。但正因為中國經濟學家的無能和自私讓美國人小瞧了中國,促使老美們在去年底中國加速升值人民幣時再次選擇了熱錢加速流入,以至於讓老美們錯失了阻擊人民幣的最佳時機。
中國有句俗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還有句話講:順應天意。這就叫天助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11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6-16 12: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海外有孤忠 於 2008-6-15 11:52 發表
力求戰無不勝!

關於金融之戰,我認為:
1、中國有實力、中國人有能力打贏;
2、打贏非常重要,它意味著賺錢而不是賠錢,因此一定要打贏!

放眼全球,英國人種擅長玩政治、玩人,猶太人擅長玩金融、玩錢;但 ...


個人認為世界上沒所謂的「一定」,擅長這種東西也存在很大的變數。比如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身高非常矮,根本不能與擅長打乒乓球相提並論,她獲得世界冠軍的唯一法寶就是氣勢,不服輸的氣勢,爭第一的氣勢,也正是因為這種氣勢讓她獲得了前奧委會主席薩滿蘭齊的好評和世界人民中國人民的尊敬。
在這次中美經濟博弈中讓中國最終取勝的一定不是所謂的經濟學家,而是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團結。也許這場中美博弈會比汶川地震來的還要慘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12
11nn93n9 發表於 2008-6-19 09:5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儘管有買辦, 但是中國的主權, 領土的, 經濟的, 軍事的還在中國的手中。 主權的作用在保護了人民的利益中是不可低估的。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玩得過中國。 中國的任期制, 集體領導制的建立確定了中國的長期的穩定, 進步。 腐敗將得到遏制。世界的經濟的,政治的, 軍事的遊戲將被中國人掌握和發展。 當中國人和世界站到一個起跑線上時, 中國人的吃苦耐勞文化將幫助中國登上頂峰。
世界任何的國家和集團可以努力遲緩中國崛起的過程, 但是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唯一中國無法完全掌握的, 是自然環境。

[ 本帖最後由 11nn93n9 於 2008-6-20 05:3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4

主題

1977

帖子

701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1
13
 樓主| 雨來 發表於 2008-7-3 12:13 | 只看該作者

新華視點: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

新華視點: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

   新華網北京7月1日電  題:關於中國股市的通信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謝登科、趙曉輝、潘清

    近一個時期以來,中國股市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在滬深股市的震蕩下行中,對股市的議論漸漸多了起來,其中不乏擔心和指責的聲音。

    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的中國證券市場,給人們帶來信心和驚喜,也給人們留下惆悵與反思。

    當前,在中國經濟面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影響的複雜局勢下,如何客觀、真實地認識和理解股市,顯得尤為必要。




    在我國經濟基本面總體看好的情況下,股市完全可以實現穩定健康發展


    股市被稱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現代經濟領域乃至社會生活中最引人關注的一個現象。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中國股市與宏觀經濟的聯繫越來越緊密。

    面對當前股市的表現,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我們的宏觀經濟運行是不是出了問題?對股市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方方面面的情況,擺在每個人的面前--

    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國際油價飛漲、世界經濟放緩、新興市場國家金融風險加大……

    國內嚴重自然災害、經濟周期出現的變化、通脹壓力依然較大……

    2008年,即將迎來北京奧運會和改革開放30周年的中國,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上正經受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國際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給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的中國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國內一系列困難和不確定因素的衝擊,給經濟的平穩較快運行帶來嚴峻挑戰。

    每天,億萬人關注股市,更關注著關於經濟發展的一舉一動。

    沉著應對,果斷決策。

    面對複雜局面,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毫不鬆懈,一手抓經濟發展堅定不移。

    根據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中央提出,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宏觀調控的重點、節奏和力度,著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迎難而上,穩中求進。

    從專家學者,到普通百姓,人們留意著反映經濟發展的一組組數據:

    --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6%,依然與近5年來的平均高增長率相當。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頭號動力,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在今年前5個月完成40264億元,同比增長25.6%。

    --來自夏糧生產一線的最新消息,連續5年的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單產將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我國出口保持20%以上的較高增速。消費實際增長速度與往年相比總體平穩,略有上升。

    當前經濟運行依然總體向好,但問題猶存;經濟增速雖可能會有所放緩,但漸趨穩定。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佐證著上述判斷:「中國經濟增長已經處於一個更加可持續的速度,依然保持強勁勢頭。」

    「在國民經濟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的形勢下,支撐股市信心的基本面就不會改變。」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朱國仁說。

    如同商品的價格總是要圍繞其自身價值和供求關係波動一樣,從長遠看,股市的運行不可能背離它所依賴的大環境,不可能脫離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況。

    緩減速,軟著陸。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形勢比預料的要好」。在這一情況下,股市完全可以實現穩定健康發展。




    風雨十八載,中國股市在改革中經受洗禮,在發展中得到錘鍊


    6月22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范福春公開通報中捷股份、九發股份兩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違法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案的情況,並就進一步加強上市公司監管,打擊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行為,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作出部署。

    兩天之後,證監會再次發布消息,決定把上市公司的專項治理活動繼續推向深入。

    上述以「給投資者真實的、高回報的、有可持續發展能力、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上市公司」為目標的治理行動,被海外媒體視為中國股市的又一輪「治市風暴」。其背後,是中國為建設一個強大而健康的資本市場,為國民經濟運行提供有力保障的努力。

    實際上,儘管今年以來市場劇烈動蕩,質疑聲音不斷,但基礎制度建設和規範市場行為的步伐並沒有停下。一系列監管措施的堅決實施,顯示出國家為股市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的堅定決心。

    一個強大而健康的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有力保障。新中國股市誕生18年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過破繭而出的稚嫩,也創造出引人注目的輝煌。截至2008年6月24日,中國A股、B股市場共擁有上市公司1661家,總市值21.92萬億元。按照2007年的GDP核算,證券化比率已達88.89%。投資者的數量與結構和前些年相比,均發生了實質性變化。

    「作為社會財富管理的重要平台和百姓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機制,中國證券市場正在國民經濟的舞台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宏源證券研究所所長程文衛認為。

    中國資本市場前行的腳步,始終伴隨著法制環境的改善和市場機制的改革。

    近年來,一系列旨在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改善市場質量和結構,以及提高市場效率的重要改革,取得積極成效。其中,始於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因為直指「一股獨大」的頑疾,而被稱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一次「再造」。

    「股權分置改革是一場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層次變革,使資本市場多年累積的核心障礙得以清除,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朱利指出。

    在股改實施以來的3年中,中國證券市場迎來了一大批關乎國計民生的「重量級」上市公司,迎來了眾多優秀企業的「海歸」。一大批藍籌優質公司的登陸,大大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結構,成為A股市場的中流砥柱。    股改改變了中國證券市場自成立以來一直實行的股權流通制度,使得中國證券市場具備了新的發展的條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股改意味著對證券市場功能的重新定位。

    不斷壯大的資本市場大大拓寬了企業的外部融資渠道,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和融資功能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境內股市IPO籌資4595億元,居全球市場第一位。

    中國股市,在改革中經受洗禮,在發展中得到錘鍊。





    隨資本市場成長而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不可能因股市的一時漲跌而消失,需要在發展中逐步去解決


    已經18歲的中國股市正奮力向成熟邁進,但是,18歲對於一個資本市場來說仍然年輕,很多成長中的煩惱依然困擾著它。

    回顧中國股市近年來的表現,不乏「牛氣衝天」的狂熱,更承受過「一瀉千里」的煎熬。

    從2005年6月6日的998點,到本輪行情啟動以來的最高點6124點,上證綜指完成這5100多點的歷史性跨越僅用時兩年;而從這一歷史高位跌落至目前的2700點以下,則只有8個月左右。其間,動輒數百點的上躥下跳更是家常便飯。進入今年6月,從3日至17日的10個交易日內,上證綜指更是史無前例地接連報收於陰線。

    「頻繁的暴漲暴跌,遠高於成熟市場的震蕩幅度,都暴露出A股市場非理性和不成熟的一面。」上海天相投資諮詢公司資深策略分析師仇彥英說,年輕的中國股市在應對市場出現的問題時,還常有些措手不及。

    在最近一段股市的持續下跌中,「大小非」解禁被認為是重要致因。股權分置改革之後,股市步入全流通時代。在此過程中,為了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激烈博弈對股市的影響顯而易見。

    「儘管有流通權並不代表全流通,但必須承認,只有不斷地深化改革,我們的股市才能逐步成熟。『大小非』解禁可能是中國證券市場所必須經歷的陣痛過程。」有市場人士作出這樣的判斷。

    在股指的暴漲暴跌之間,在承受來自「大小非」解禁壓力的同時,證券市場的更多弊端和不成熟也暴露出來。

    一個健康的市場不應過分依賴於短期政策的刺激。近年來,中國股市在改革創新中向前發展,但尚未徹底抹去「政策市」的陰影。

    雖然一系列市場化改革的實施使市場化資源配置功能得到很大改善,但資本約束機制並未真正形成,市場效率仍有待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核心的發行體制仍然存在行政控制環節過多、審批程序複雜等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認為。

    產品創新相對不足也制約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遲遲未能推出,也顯示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步伐的遲滯。

    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質量還有待提高,回報股東的機制尚待建立。

    所有這些,都從不同方面影響著投資者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並在股市的一次次非理性暴漲或非理性暴跌中集中爆發出來。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近日表示,當前,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將深化資本市場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加強市場監管,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我們對股市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但同時應清醒看到,在以「新興加轉軌」為特徵的市場運行過程中,伴隨著資本市場成長的,還會有不斷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而這些矛盾和問題,不可能隨著股市的一時漲跌而消失,需要在發展中逐步去解決,逐步去完善。





    中國股市走向成熟,不是哪一個要素的單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監管者、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在內的各個要素的共同成熟


    一個健康、成熟的市場,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

    面對本輪滬深股指從歷史高點的迅速回落,市場人士還從更多角度給予分析和解讀:

    --國際經濟金融環境的衝擊。

    --「熱錢」惡意投機。

    --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

    --「犯規」行為時有發生。

    ……

    種種分析,各有各的道理。但必須看到,中外證券市場發展的歷史經驗一再表明,如同太陽有升有落、潮水有進有退一樣,證券市場也是有抑有揚,有跌有漲。沒有隻漲不跌、只跌不漲的股市,這是由證券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

    「伴隨股指調整的平均市盈率大幅回落,是股市『泡沫』消亡的過程,更是市場整體估值向合理水平的回歸。」程文衛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投資者不必因股指的瞬間上漲而欣喜若狂,更不能因股指的一時下跌而驚慌失措。

    雖然在改革中不斷向前發展,但中國的資本市場依然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既面臨由小變大的機遇,又面臨由大變強的考驗。我們不能只對股市成長的希望盲目樂觀,或者,只對市場上存在的問題一味指責。唯有客觀、理性、真實地認識股市的現狀,把握股市的發展規律,才能促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市場走向成熟,不是哪一個要素的單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監管者、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在內的各個要素的共同成熟。

    相對於一個成熟的市場而言,目前中國股市的參與主體還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盲從、投機和短期逐利性。一些上市公司急功近利拉升股價,有的甚至透支業績;不少投資者不是根據對公司績效的考量來決定自己的投資行為,而是更多地依賴行情的波動而隨波逐流。在中國股市中,發行人、投資者和中介服務機構對政府和政策的依賴度還較高,市場的規範運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行政監管力量來維持。

    證券市場的逐步成熟,將使它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更加重要。

    實際上,經過過去幾個月的持續深幅調整,目前A股市場市盈率已經大幅回落。按照6月27日的收盤價計算,滬深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為21.88倍和23.58倍,而作為兩市跨市場的基準指數,滬深300的市盈率水平已經接近美國標普500指數。

    「相對於成熟市場15倍左右的動態市盈率來說,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應該有一定的溢價。」有經濟專家指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證券市場的估值水平正在向成熟市場逐步靠攏。而一個逐步走向成熟的證券市場,才能真正發揮融資和合理配置資源的功能,扮演好國民經濟「晴雨表」的角色。

    面對新的形勢,尤其是進入全流通時代之後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中國股市的市場化改革正在加快推進,一系列旨在為投資者創造良好、公平市場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體系日益完善,市場效率不斷提高。經歷風雨考驗的中國證券市場,必將昂首走向國際成熟市場。




附:
個人的附言:發這篇新華視點沒有其他的意思,僅是想從另外一側面證明一下我的觀點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