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視大量學生地震遇難中的人禍— 致中國領導人的呼籲書

[複製鏈接]

0

主題

0

帖子

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anwoo2 發表於 2008-7-2 07: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06-30 17:13:16裕雄/武黔來稿,原題:正視大量學生地震遇難中的人禍— 致中國領導人的呼籲書

四川大地震,萬千花季的孩子和他們的老師頃刻之間葬身於學校的豆腐渣工程。垮塌成一堆堆水泥的教學樓廢墟,與周圍一些依舊矗立的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孩子們的死難,既是天災,更是人禍。假設建築商沒有偷工減料;假設政府撥款未曾中飽官員的私囊;假設各級官員震前克盡職守,加固地震帶上的校舍;假設中小學也得到地震預報而停課或撤離;假設震後幾十萬軍隊及時開赴災區,並接受各國專業救援隊來華;—— 試想學生遇難會是什麽樣的數字?

然而,這一切假設沒有發生。廢墟下學生們交互枕藉,早已停止了呼吸;冰冷的操場上擺滿孩子們的屍體,他們再也聽不到父母的悲泣。如此慘烈的災難,如此嚴重的人禍,發生在文化悠久,尊師重教的今日中國,實為中華民族永世難忘的至痛與恥辱。

</IMG>地震發生已近五十日,搶救生命,防洪防疫,及災民的初步安置階段業已結束。救災英模的宣傳獎勵,及救災中瀆職官員的懲處也在進行。然而死難孩子的父母和親人,那些承受著錐心泣血之痛的人們,那些淚水已經流乾的人們,卻還在無助無望中掙扎。他們沒有聽到政府出面承擔責任,甚或一聲道歉;法院不接受他們的申訴;警察驅散了他們祭奠孩子的集會;更有的家長和聲援他們的志願人士遭到無理拘捕。

拖延至今,為了封口,顯然在高層的授意之下,《成都日報》「地震是毀房罪魁 倖存者應理性看待未來」一文為豆腐渣工程處理定了調,拒絕追究建築商和政府部門的責任。

至此,中國政府處理此事的立場已經一清二楚了。

遇難學生親屬的悲慘境遇在拷問我們的良知。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民族,已經對孩子們犯了罪;現在又如此冷酷地對待他們在世的親人,豈不是罪上加罪?!

動物界和人類種族的繁衍全賴群體對於幼小生命的保護。一個聽任孩子死去的民族不可能有未來。一定的意義上,人民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了政府,父母將孩子的生命託付給了學校。故不言而喻,保護人民的生命,保護學生的生命是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基本職責。不錯,天災不可抗拒,但天災中暴露的人禍觸目驚心,必須追究。死難學生家長追討公道乃天經地義。事實上,以孩子的生命和自身的苦難為代價,他們在呼喚人間的正義,在推動社會的進步。國人及子孫後代都將受益於他們今日的努力。
地震發生以來,儘管政府在救災中存在嚴重失誤,搶救出的生命比例很低;但中國的百姓仍然對救災給予肯定;世界輿論也不乏讚揚之聲。然而與此同時,豆腐渣校舍在地震中瞬間粉碎性倒塌,導致大量學生遇難,在整個世界造成了另一波強震。無數的人為之落淚,高達500億元的捐款湧入中國。中國百姓,海外華人,及世界各地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震撼之餘,都在問為什麽; 都在企盼懲治罪惡的兇手,杜絕同樣的災禍重演。

由迴避,拖延,到公然拒絕;人們萬萬想不到,中國政府竟然如此冷血地對待那些他們愧對的,受災最重、最需要安撫的人們。這種做法已經超出了人類良知的底線。現在中國政府要面對的,怕不只是死難學生的家長,而是海內外千千萬萬善良正義的人們了!

中國歷史上向有皇帝下『罪幾詔』的傳統,世界許多國家的政府也曾向國民鄭重道歉。這是為政者責任與道德意識的體現,是爭取民心,維持政權與社會穩定必要的明智之舉。


我們強烈呼籲中國領導人拿出大國領袖的負責態度,懸崖勒馬,採取行動:

一、 就保護中小學校師生生命的失職,中央政府向遇難學生家長及教師員工親屬作出
國家正式道歉與賠償。

二、 罷免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職務;國家教育部長引咎辭職。

三、 追究各級政府有關失職或瀆職官員的責任,予以懲處。

四、 由與災區學校建築無涉的紀檢人員,建築工程專家,遇難學生家長及其他有關人
士組成學校倒塌建築調查團;追查學校建築過程中建築商,建築管理部門和教育
部門的違法違紀行為,將責任者繩之以法。

五、 取消對報道學校垮塌建築等問題的禁令,重新開放媒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