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懷瑾論胎兒之形成以及靈魂的進入,很有趣的周末讀物

[複製鏈接]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本是個科學的東西,也就是佛法修持真的東西,你要研究,所以我現在從這裡講起,要把它切斷來講,人怎麼會生人?你看佛啊,兩千多年前哦你們注意哦,不是現在什麼叫科學,科學,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他老人家怎麼同現在講法還要厲害,他說一個人要生一個人,一個女人,子宮的部位歪曲了不能生,子宮冷,太冷了不能生,子宮有病有瘤子的不能生,子宮什麼不能生,都講了。男人的精蟲,什麼是什麼,什麼在別一本經上都講了,都不能生,所以他說人身難得,他說你不要看這個身體叫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能夠變成人,佛在別的經典上有一個比喻叫,如大海之盲龜,這個話有名的佛學的典故,也是文學。大海盲龜,大海,對,也叫盲龜穿木,怎麼說法呢,他說佛作了一個比喻,這個海很大了,海上面有個瞎了眼睛的烏龜,這個烏龜想變成一個車輪子裡頭的一個螺絲釘,古代的車輪子螺絲釘也用木頭做的,這個大海上,有一部車,渦隆的滾動,這個車,這車輪子當然每一個地方栓的螺絲釘子,都釘得很牢的,它不曉得滾了多久,忽然這個車輪子,掉了一個釘子,空出了一個洞,這個瞎子烏龜也不曉得這個車在哪裡,反正他亂撞一頓,「咚」把這個頭撞到剛剛掉了那顆螺絲釘它撞進去了,這個瞎烏龜變成車輪子的釘了,很得意,總算成功了。人身之難得,如大海盲龜穿木啊,所以珍重自己的生命。他說,光女人的排卵這個蛋,男人的精蟲,兩樣東西結合,能不能變成一個生命?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百分之百不可能,要三緣和合和可能。男性的精蟲,女性排卵的蛋,剛剛那個蛋下來,這個精蟲,真是佛好像看到一樣,大海的盲龜穿進去那個蛋一樣,一個男人,對不起啊,這是講佛法,不要聽走了,你們聽壞了不怪我哦,我聲明在先,這是科學,這裡好多科學家,大醫師在這裡。一個男人現在科學所曉得,一次的精蟲的排泄有六億到十二億這個數目不定,所以我們……但是媽媽,這個女人每一個月只排一個蛋出來,這個五、六億的精蟲,或者十億的精蟲,在這一個胎道裡頭壁道裡頭游泳,有一個精蟲穿破了這個母性的這個蛋殼,一插進去就變成人,還不曉得男人、女人,這個現在講,那個什麼染色體啊等等的分類,他老人家幾千年以前怎麼看得那麼清楚,所以我們得一個人身等於同時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兩個,十億個兄弟姐妹的鬥爭,才搶到了這個缺孔,才有我們這個生命,三緣和合才能得一個人,人身,差一個都不行,這是一。這個是科學啰。那麼,有人問了,現代人問了,我也常常碰到,那老師啊,那個試管嬰兒呢,現在還有科學可以人造出來個人,那個時候也要有這個中陰來投胎嗎?那個中陰身投胎,「中陰身」在這個時候等男女精蟲卵藏結合的時候,中陰身跟這個父母兩個有緣的話,等於磁性吸鐵一樣,中陰身……對了,忘記了告訴你,我們現在沒有神通,沒有本事,離開了肉體變成中陰身五通具備,一念要到美國,就是這樣,已經到了,山河牆壁什麼都沒有阻礙的,天上地下,天上看不到,人間這邊,業力所到的,他都看得見,所以中陰等於是有五通,所以他要跟這個父母兩個有緣的時候,他什麼牆壁什麼沒有阻礙的,所以我常常說,你們年青人不要亂搞啊,男女做愛,你旁邊排隊的那些中陰身不曉得多少在那裡參觀,他要買票進來的啊,所以中國儒家,你看曾子在大學上講一個人不要做虧心的事,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你以為旁邊沒有人看見?那個中陰鬼神都在旁邊,入胎、進胎是如此,我說答覆人家,那個試管嬰兒,也要三緣和合,佛所講的,只講男女做愛入胎的這一條,可是當一個人業報有些人不一定靠做愛入胎的,譬如這個人特別貪名,這個人特別好利,他在中陰之間看到那個地方都是錢,一跑過去一拿,入胎了。投胎出來以後,一個慳吝鬼、貪財鬼,做人也是如此。所以人身的因果個性都是前生帶來的,自己的業報都是前生帶來的,所以說,大阿羅漢,大菩薩,入胎就迷了,入胎就迷了,有些羅漢,有些菩薩修道的人,入胎不迷,有意來投胎的,那不是欲來了,可是住胎迷了,在娘胎里十個月,九個多月迷住了,就不知道,忘記了過去,等於我們……你們在座的人,三歲以前的事情哪幾個人記得的請舉手,三歲以前的,記不得,六歲以前的請舉手,沒有幾個了啦,十歲以前大概還有點影子,你看看現在活到的生命,去年的事情,你今年都可以忘記得光光的,何況入胎、住胎啊,有些是入胎不迷,住胎迷掉了,有些可以入胎不迷,住胎也不迷,一出娘胎非迷掉不可,如果說入胎不迷,住胎也不迷,出胎也不迷,那是大修行的再來人也,這個所謂你們講打坐修定剛才我們有位老朋友來,還逼我快點把禪講到,這個生意要慢慢做的,慢慢賣的,講快了的話,給他聽了,他就跑掉了,那不行的。這個入胎,現在佛告訴你們,這個精蟲卵藏三緣結合變胎兒以後,你看,佛法是不是生命的科學,奇怪吧,第一個七天,佛也提到,七天計算的,中陰也是七天計算哦,第一個七天,精蟲和卵藏結合,中陰這個靈魂已經轉進去了,所謂輪迴,就是那個,這個,這個……打水果機啊,這個攪冰的機器嗡……嗡……一轉,你這個靈魂在裡頭出不來了,等於那個電風扇上面叮了一個蒼蠅,我們一按鈕把電風扇一開,那個蒼蠅在裡頭永遠昏了頭,轉不出來了,靈魂碰到精蟲、卵藏三緣一和合,一轉進去了,第一個七天,就像奶油一樣,但是第一個七天,已經開始成長了,那麼一條線一樣,那是要很難很難研究,所以黃醫師還是把報告還沒有寫完,他同現在的科學,好像這個非常科學,同現在講的科學又相去蠻遠的,我說,不曉得現在科學對,還是佛的科學對,兩個還要綜合,是個大科學的問題,那麼,這個脈就長出來,等於我們,中脈,這是密宗的佛法所講,長了以後,先長出兩個眼睛,這個地方的脈就出來了,每一次成長,就配合了一次風,風大,風,就是現在講練氣功這個氣,不是氣啦,生命那個功能,七天變化一下,第一個七天長什麼,第二個七天長什麼,第三個……還有一本佛經,一個七天當中長多少脈多少管道,脈管就是身上的氣脈,所走的管路多少,一共在娘胎裡頭三十八個七天,就是九個多月,三十八個七天多少天啊?諸位算算看多少天?

[ 本帖最後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6-29 01:32 編輯 ]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沙發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1:34 | 只看該作者

再來一段,我肚子疼啦

一個七天當中長些多少脈,多少管道,脈管就是身上的氣脈,所走的管路多少,一共在娘胎裡頭三十八個七天,就是九個多月,三十八個七天多少天啊?諸位算算看,我可以喝口茶,多少天啊?二百六十六天,那不是哦,三十八個七天,那麼就給他長成了,然後就出胎了,到了最後這個氣就到了,頭調過來了,這個胎兒呢,在娘胎裡頭,所以中國人後來也知道,佛經幾千年說過,女的……,這個嬰兒如果是女的,媽媽肚子看到是圓一點的,因為女的是仰著的。是男的,媽媽肚子拱一點,尖一點的,男的是背,這個面對著媽媽的肚子,背向肚皮外面這個方向,女的嘛相反的。等於一個人死在水裡頭一樣,男人的屍體死在水裡頭,浮起來的時候是趴著的,女人死在水裡頭浮起來是仰著的。這又是一個科學道理,中國人呢,過去用兩個字代表,一個陰,一個陽,也是科學哦,陰陽也是的,這個生命的道理,什麼道理,你不要隨便聽過。所以女性的修持的法門同男性的修持的法門,完全一樣的當中有不一樣,不一樣當中也有一樣,就那麼細。等到該懷胎下來的時候,不一定會生哦,有些人的業報,是在胎兒成長成功了,死在胎兒中,胎中,有些的業報前生殺業重的話,有些業報也可以下生,死在娘胎的產道中,有些是剛剛生下來就死,就是這樣,那麼,佛在這一本經裡頭,大體告訴你,這是一個科學,千萬注意,你們要修持,這一本經給我研究好,才告訴你,你們修持才能夠上路,這一本經沒有研究好,你修持很難上路,在佛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3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6-29 01:37 | 只看該作者
有意思。

佛的東西朝模糊寫,後人什麼都能解釋得出來,聖經寫得太直白了。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4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6-29 0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在美一方 的帖子

就是狡猾,怎麼看都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5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樓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胎兒在子宮裡的姿態和朝向,是經常變換的,胎兒又不是死人,什麼玩意兒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6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1: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人間的盒子 於 2008-6-29 01:37 發表
有意思。

佛的東西朝模糊寫,後人什麼都能解釋得出來,聖經寫得太直白了。


就是這麼直白,不也是有了3萬8千基督教派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959

帖子

25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9
7
andrewjag 發表於 2008-6-29 01:51 | 只看該作者
生命永遠是個奧秘,任何想揭開這個奧秘的人最後都不知所終。

生命只能在上帝手中。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箴言18:12)
歡迎來訪:基督家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8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樓 andrewjag 的帖子

口號喊的不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7228

帖子

16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天下風雲出我輩,搗搗漿糊歲月摧

Rank: 4

積分
1691
9
王劍 發表於 2008-6-29 0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樓主 在美一方 的帖子

南的東西是走火入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0
hellman 發表於 2008-6-29 02:31 | 只看該作者
打胎及反對打胎關係極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1
618o382 發表於 2008-6-29 02:3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6-28 12:41 發表
胎兒在子宮裡的姿態和朝向,是經常變換的,胎兒又不是死人,什麼玩意兒啊

為什麼懷了男孩,孕婦的腹部看起來就很猛?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2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6-29 05: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王劍 於 2008-6-29 02:28 發表
南的東西是走火入魔


他象是佛教牧師。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13
sumw 發表於 2008-6-29 05:4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ndrewjag 於 2008-6-29 01:51 發表
生命只能在上帝手中。

你說的是  那位 上帝!?   
andrewjag   指著一本書就說 :  這是 神 的話語......        ..BIBLE       ...證明了一切...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4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5: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618o382 於 2008-6-29 02:36 發表

為什麼懷了男孩,孕婦的腹部看起來就很猛?

呵呵,有證據么?我說的是統計學意義上的,不是誰的個人觀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15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08-6-29 06:28 | 只看該作者
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啊。不是他的學生,不在當場聽,憑這個好像是錄音整理出來的文字,對某一句話的反駁就難以保證意義所在了。因為很可能他認為對於當場的聽眾不至於造成誤會而沒有嚴格意義地解釋每一句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6
618o382 發表於 2008-6-29 06: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在美一方 於 2008-6-28 16:51 發表

呵呵,有證據么?我說的是統計學意義上的,不是誰的個人觀察。

是我個人觀察,不過每次都是對的!
而且別人也有這種感覺。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7
 樓主|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6-29 07: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樓 618o382 的帖子

不做數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18
618o382 發表於 2008-6-29 0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樓 在美一方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9
溫和寶 發表於 2008-6-29 08:00 | 只看該作者
[轉貼]「隱士」南懷瑾 「國學大師」還是「江湖騙子」?

  

劉放 李偉國


    因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接連出版了《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聖吉》,又即將推出《莊子諵譁》,南懷瑾再次成了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

    其實,早在五十餘年前,南懷瑾就已經聲名鵲起。 1976年,根據南懷瑾演講輯錄的《論語別裁》在台灣出版,受到狂熱追捧,到1988年時已再版高達18次之多;199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將《論語別裁》等南懷瑾著作引進大陸,同樣掀起「南懷瑾熱」。時至今日,「南懷瑾」這個名字已經堪稱「名播遐邇」,譽之者尊稱其為「國學大師」、「一代宗師」、「大居士」;但圍繞著他和他的作品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毀之者直斥其不過是一個「江湖騙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

    南懷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對這個人會有著如此截然相反的評價?

    「當代人不讀南懷瑾,就不知道何為中國文化」

    從上海市區出發,沿著滬青平公路抵達金澤,然後輾轉來到毗鄰太湖的廟港,再穿過熱鬧的太湖蟹市場和僻靜的蘆葦盪之後,突然豁然開朗,恍如武陵人誤入桃花源,一座兩邊面臨太湖、佔地200餘畝的建築就在眼前。

    這座太湖之濱的建築,就是南懷瑾於2000年開始興建的「太湖大學堂」,七年土木之後,如今樓宇莊嚴、芳草萋萋,儼然已成規模。每年都會有眾多的企業家、學者以及其他各界人士,放下公務,花費很長時間,來到這裡追隨南懷瑾研習人生哲理。

    南懷瑾說:「今日的世界,在表面上來看,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從精神的層面上來看,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痛苦的時代。在物質文明發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他說他創辦太湖大學堂,就是希望隨緣教化,運用認知科學、生命科學與傳統文化結合的研究與傳播,挽回人們在這個時代所面臨的精神危機。

    據說,這也正是有眾多社會精英們願意追隨南懷瑾的原因。如今,他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他的很多作品被譯成了英、法、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韓國、羅馬尼亞等多種語言,甚至有人斷言說,「當代人不讀南懷瑾,就不知道何為中國文化」。南懷瑾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跌宕人生:曾做船運生意失敗處境困窘

    但是,在1949年赴台灣之前,時年已31歲的南懷瑾其實還並沒有什麼名氣,他所面臨的第一要務甚至還是「生存」。據南懷瑾後來的學生、台灣老古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劉雨虹回憶,那時候的台灣,物資極其貧乏,一串香蕉三個雞蛋,就是一個攤販貨攤上的全部物品。起初南懷瑾和他的溫州同鄉一同做船運生意,因貨船失火,投資血本無歸。1955年,困窘處境中的南懷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禪海蠡測》,書剛出版時每本定價新台幣5元,在基隆出售,根本沒有人買。

    傳奇經歷越傳越奇成「隱士」

    後來隨著台灣經濟的復甦,文化氛圍的逐漸形成,關於南懷瑾早年的傳奇經歷開始口耳相傳:1918年出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的南懷瑾,從小接受嚴格的私塾教育,涉獵廣泛,喜歡尋訪高人隱士;抗戰期間離家入川,在軍校任教,期間被青城山的大居士袁煥仙收為弟子,后辭去教官職務,到峨眉山閉關修行3年;出關後繼續修道參禪,9年後離開四川到雲南大學講學,1947年重返樂清,1949年赴台。他儼然成為一個傳奇的隱士,邀請南懷瑾講學的學校、機關、社會團體漸漸的越來越多。而頻繁受邀講學,又讓南懷瑾開始吸引更多聽眾,關於他的傳奇故事也越來越多。

    《論語別裁》引發的轟動

    1971年,南懷瑾受聘於台灣輔仁大學,正式開設《易經》課程,可是課只開了一年,南懷瑾就主動停止了。據說,原因是他的課程太受學生歡迎,教室里是滿的,窗外還站了人,這就與一些老師的課形成了強烈對比,「為了避免造成別人的不愉快和難過,應該急流勇退,以免他日遭忌」。

    真正讓南懷瑾「大紅大紫」的則是一本《論語別裁》。1974年4月初,台灣大陸工作會邀請南懷瑾每周三下午去給他們的員工講《論語》,講稿後來在報紙上連載,南懷瑾「用時代的角度,白話的表達,加以經史的空前方式講《論語》」,受到了大眾的廣泛追捧,報紙被許多人剪貼成冊,並轉告親友,至今還有人保存著完整的剪報。講稿隨後以《論語別裁》為書名出版,引起轟動。後來,時任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副主任的王雷泉到香港拜訪南懷瑾,經他介紹,復旦大學出版社於1990年正式在大陸出版《論語別裁》,風靡一時。幾年間,《論語別裁》發行即過百萬,堪稱中國圖書界的一個「神話」。

    在南懷瑾的作品陸續在大陸出版之後, 2006年8月,出版社邀請南懷瑾在上海作一次公開演講,南懷瑾擔心來的人太多容易造成混亂,一再要求嚴格保密、不作宣傳,但消息隨即在網路上傳開,打進出版社的詢問電話絡繹不絕。南懷瑾的名氣和所能形成的感召力,遠遠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南懷瑾: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對於紛繁擾攘的「南懷瑾無所不至無所不能」的讚譽或者「南懷瑾就是一個走江湖的」的質疑,南懷瑾說,這一切都與他不相關,他也沒有辯駁的想法,「明白的人自會分辨,不明白的人辯解也不明白,徒費口舌而已。」甚至自嘲說,他的一生也確實就是八個字:一無所長,一無是處。

    據說,南懷瑾常常對他的弟子說的一句話是,「拿得功夫以腿真」。修行人打坐,常常是腿痛和癢,南懷瑾的這句話實際上是提醒修行的人,不要停留在感覺上,生命很短暫,要抓住修行的重點。不過,私下裡,南懷瑾也不免常常嘆氣。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張耀偉說,做名人難,做一個要無時無刻都為人師表、做人楷模的名人更難。南懷瑾一生結識的人可謂三教九流,但真正惺惺相惜的恐怕也沒有幾人。這分熱鬧中的孤獨別人怕是不知道,所以南懷瑾的那分嘆息更是一種無奈。

    如今,即將年屆九旬的南懷瑾,依然每天在太湖邊講學、會客、教拳、禮佛、誦經、參禪、打坐、閱讀、寫作。至於究竟是「國學大師」還是「江湖騙子」,恐怕還要留給更多的後來人去評說。

    《莊子諵譁》解題

    游乎經史子集 開啟智慧之門

    第一次見南懷瑾先生,就得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剛剛在台北出版的厚厚兩大本《莊子諵譁》,南老還在扉頁上給我寫了許多字。那是去年7月間的事了。席間我罔顧禮數不周之責,兀自翻閱起來,直聽到南老說:「這是我二十年前講述莊子的記錄,兩個月前剛出版,你有興趣,回去讀吧。」我這才發現,不知不覺地,已經讀了二十多頁。

    《莊子》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自根,無所不在。主張通過「坐忘」,做到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生死、齊貴賤,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在後來的道教中,《莊子》被尊為《南華真經》,南老的書名,顯然是將「南華」嵌入其中。

    「諵譁」這一個近乎新造的詞,其涵義如何呢?據台北「老古文化」總編輯劉雨虹先生告,南老自謙,說他的這部書只是喃喃自語,嘩啦嘩啦而已。原來如此。或許南老以為,以「喃嘩」兩個字作為書名的一部分,似乎不夠雅馴,於是就用了「諵譁」。

    按照我的初步理解,南老說的喃喃自語,是指他的這部書,講解的雖是《莊子》,但又不是《莊子》的附加物,而是南老本人思想和學養的充分體現,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南老說的嘩啦嘩啦,則是說,其講解決不囿於《莊子》的文句及字面理解。南老在講解中調動其平生讀書、實踐、閱世、思考、教人所得之深厚學養和獨到觀點,游乎經史子集之中,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學術觀點,不論出世入世,評比精義,正說反說,更提示《莊子》出入禪道的旨意,且以通俗話語,深入淺出,為讀者開啟智慧之門戶。

    我這樣的解題,不知道是否符合南老的原意。

    南老在《開場白》中說,《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及雜篇,內篇固然非常有名,但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是外篇和雜篇。中國的帝王之學,軍事學、謀略學、作戰的謀略,做人的謀略,都是外篇和雜篇的影響。歷代大政治家,創業的人物,甚至如曹操一般人,也都受了外篇的影響,它對我們人生的啟發,修道上的啟發,也非常巨大。但此書兩冊,南老只講解了內篇的全部七篇,其外篇和雜篇既如此重要,不知道南老有沒有續講的計劃。



    朱維錚: 「國學大師」之名言過其實

    南懷瑾眾多追捧者認為,「南懷瑾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教化涵蓋儒、釋、道,更及於醫卜天文、詩詞歌賦,堪稱『一代國學大師』。」但這一說法也遭到了國內學術界的眾多質疑。

    知名學者張中行就曾公開撰文痛批南懷瑾的代表作《論語別裁》。張中行稱,《論語別裁》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完成的,但意見卻還是五四前後極少數人聖道天經地義、反對打倒孔家店那一路;而且,南懷瑾講《論語》的方法,也就是《古史辨》以前流行的「信而好古」那一路,借用桐城派的術語,是只要義理、辭章而不要考據;更使人吃驚的是,南懷瑾對《論語》原文的有些解釋可謂「前無古人」,如該書在講《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時,不信通假甚至不知通假,把通「無」的「亡」讀為亡國的亡,於是「有君」就不得不同「亡(國)」對稱,滑天下之大稽。

    復旦大學教授朱維錚日前在談及南懷瑾時也表示說,稱其為「國學大師」言過其實,「他也就是在讀了儒、佛、道三家的一些著作之後寫了一些自己的感受而已」。南懷瑾值得佩服的一點是,他有勇氣講出他自己思考過的東西,「他未必懂但是他思考過」。

    南懷瑾的名字在廣泛傳播中,常常和各界名人聯繫在一起,這一點也為不少人所詬病,被認為是借名人炒作自己的「江湖騙子」。南懷瑾曾經的閉關修行、晚間打坐修行,甚至他每天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一小碗稀飯的飲食習慣,都被不少人質疑為是將自己刻意打扮成「奇人異士」的一種「江湖騙術」。
珍愛生命 遠離毒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20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6-29 0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樓 溫和寶 的帖子

南老嘛,有兩點還是比較值得敬佩:
不管深淺,書還是讀了不少的;不管對錯,嘴還是敢張得很大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9: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