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時代美國報業持續滑坡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7-1 1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者: 袁野
華盛頓
2008年7月1日
在網路等新媒體的挑戰和經濟疲軟的雙重壓力下,美國報業處境更加艱難。在美國日益擴大的華文媒體也受到影響。

*出售資產 大幅裁員*

美國最大的報業集團之一、擁有芝加哥論壇報和洛杉磯時報的論壇報集團宣布,為了緩解高達130億美元的債務壓力,該公司計劃將位於芝加哥市中心的標誌性建築芝加哥論壇報報社總部大樓出售。
     
就在論壇報集團決定售樓的同時,六家美國報紙先後宣布裁員。這些報紙當中既包括發行量幾十萬份的巴爾的摩太陽報和底特律自由報等頗具影響力的地區性大報,同時也有棕櫚灘郵報這樣的地方小報。新英格蘭地區的主要報紙波士頓環球報說,由於印刷業務已經被外包,報社不得不裁掉160名員工。稍早,耐特-里德報系的母公司麥克拉奇宣布將西北地區的五家報紙一次性裁員1千4百人。

*廣告收入下滑*
   
美國報業近年來的窘境早已不是新聞,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接二連三的壞消息還是令一些觀察人士擔心,報紙的衰落正在加速。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的媒體分析師捷米.里佐用「史無前例」來形容美國報業目前的處境。他說,在報紙的全國零售、地方零售和分類廣告當中,分類廣告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最大。但是,由於美國目前這一輪經濟疲軟周期遠未結束,里佐預計報紙在全國零售商和地方零售商這兩個類別當中的廣告收入將繼續下滑。

里佐說:「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我們預計全國和地方零售商將進一步減少他們的廣告支出總量。這是他們在經濟走軟時候的本能反應。而同時,我們預計汽車、房產、職業招聘等對於報紙來說成本最低、利潤率最大的分類廣告將以更快的速度向網路分流。」
   
據行業組織美國報業協會統計,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報紙行業的廣告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其中,分類廣告收入降幅最大,下降了25%。

*投資持續下降*
     
除了收入萎縮之外,投資者對報業的熱情也在逐漸冷卻。美國報業協會每年6月在紐約組織召開一次「年中媒體評議會」。這實際上是美國報紙向華爾街投行爭取投資的一次年會。由於過去三年內參會的投資者人數持續以超過20%的幅度下降,美國報業協會不久前宣布取消了今年的投資年會。

投資者對報業的冷淡在6月股市的交易牌上看得更加清楚。麥克拉奇的股票在過去一年裡下跌了將近70%;另一家較小的報業集團由於股價降至每股16美分而被從上市名單上去除。

*信用評級下挫*
     
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的媒體分析師捷米.里佐說,報業集團在股市的表現欠佳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這些公司的信用評級。

他說:「論壇報集團現在的評級降到了B-,這個公司以前的評級是A級。麥克拉奇以前是投資級,現在我們把它下調為高回報級。正是由於這些公司現在沒有辦法在債務市場或是股票市場吸引足夠的資金,所以我們看到它們越來越多地通過出賣資產和大量裁員來維持經營。」
     
*華文報紙也掙扎度日*

近年來,由於美國華人移民的數量迅速增加,中文報紙在美國無論從種類或者發行量來說,都呈現急劇擴大的態勢。其中,星島日報、世界日報、僑報和明報是美國兼跨東西兩岸發行的四大華文報紙。那麼,在美國報業不景氣的基本面之下,美國主流中文報紙的表現如何?

紐約明報總經理鄧東來說:「華文報在紐約地區的讀者群非常特定。所以現在的經濟狀況對我們的影響基本上不是非常大。因為我們是非主流的報紙,所以我們在廣告公司預算里所佔的比重也不是很大。所以我們基本上還可以過得去。」
   
但是,鄧東來指出,影響美國主流英文媒體發行量的一些因素,比如年輕讀者群的縮小,也同樣影響華文報紙。此外,明報總經理鄧東來說,過去一年內超過25%的原料價格的上漲也不容忽視。

他說:「其實,印刷媒體面對的最主要成本上漲是紙張漲價。但是漲價以後,我們爭取報紙的售價保持不變。我們沒有把漲價轉嫁給讀者。」

明報總經理鄧東來表示,面對廣告收入向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分流,明報和其他華文乃至主流英文媒體一樣,近年來也加大了報紙網站廣告的覆蓋力度。
     
但是, 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的媒體分析師捷米.里佐說,和CRAIGSLIST、谷歌這樣的門戶網站相比,報紙在網路上的廣告收益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他說:「網路上廣告空間的供應量是無限的。和報紙過去對某個特定地區、某個特定讀者群的壟斷相比,它們在網路上的廣告優勢幾乎消失殆盡。網路上的競爭使得報紙不可能收取在平面媒體上那麼高昂的費用。的確,主要報紙的網路廣告收入一直在增加,但遠遠不足以抵消在印刷版面上的損失。」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