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九大經典隱晦用語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6-26 0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那事兒」 

  「哪事兒呀?」

  「不就是那事兒嗎!」

  中國的語言有一種含蓄之美,說起來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指代詞,可一用到特定的語境中,便有一些特別的意思,之所以不直接說出「那事兒」到底是「哪事兒」,通常是因為不便宣之於口,而且,想象的空間也大了,比如辦公室里議論張主任和劉秘書之間的「那事兒」,十個人可能有十個版本。 

  2.「作風問題」 

  「作風問題」特指在男女關係上的非正常現象。「作風問題」這一說法非常曖昧,本來與工作無關,但人們對某個人的工作評價又常常把它扯進去,有人會因為其作風方面的問題而影響前途。

  3.「忙什麼呢」 

  外國人見面打招呼多不用疑問句,「Hello」兩聲就完事了。中國人以前愛問「吃了嗎?」現在改問:「忙什麼呢?」也許是隨口一問,但也同樣讓人難於回答。「還沒吃」或「沒忙什麼」全是廢話,認真報告就顯得傻。

  4.「你是屬什麼的」 

  現在很多人已經知道女人的年齡不便問了,但還是很想知道,於是就迂迴一下。一般人再反常,從長相上看也差不過12歲,所以,「你是屬什麼的」就讓女人很警惕。類似的隱晦問話還有「你是哪年大學畢業的?」 

  5.「待遇還行吧」 

  中國人互相攀比的心理集中反映在對別人收入的好奇心上。「你一個月掙多少錢?」這樣直接的問話顯得生硬和唐突。於是一些富於語言技巧的人把好奇心隱藏在關切下面,「你那兒待遇還行吧?」「對薪酬方面滿意嗎?」因此,一句含糊的「還行」、「過得去」絕對是不令人滿意的回答。 

  6.「你是哪裡人」 

  這句話其實很煩人,一個是中國人的籍貫特別複雜,不容易說清楚,很多人從小長大的地方和父母的籍貫毫不沾邊;另一個是,很多人不以出身為榮,不願時時提起。對這個問題可以這樣回答:「你看我像哪裡人?」然後不置可否地笑一笑。 

  7.「無可奉告」 

  這句本應出現在正式場合里的外交辭令,現在已被許多普通百姓用來保護自己的隱私了。通常為了減輕這句話的嚴重性,說話人會以一種玩笑的態度處理,但還是給人以缺乏技巧之感。

  8.「男的還是女的」 

  這是辦公室里最容易聽到的一句話。某君不在的時候,有同事替他接聽了電話,他回來就問:「男的還是女的?」同事們就在一邊起鬨,說你不從實招出近來有啥「艷遇」就不告訴你對方留下的回電號碼。

  9.「這是我同學」 

  一個男人與年齡相仿的女人(但肯定不是妻子)在酒吧約會,被熟人撞見時,非常簡單地介紹「這是我同學」,對方肯定不信,就算是同學也不是一般同學,於是瞎猜一番。現代的同學跟古代的表兄妹一樣,很曖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8: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