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向社會請罪」:震區官員的反思之聲

[複製鏈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skhg 發表於 2008-6-25 2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2008年6月25日20:7:23(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亞洲周刊李永峰/林強在與世隔絕逾三十年的四川麻瘋村建起希望小學,因而成為被胡錦濤三次接見的模?共產黨員。川震后,作為四川省教育行政官員,林強向媒體自責是「豆腐渣」校舍讓孩子冤死,向家長和社會負荊請罪,並請求轉讓其火炬手及觀摩奧運會的資格給救災英雄。林強的反思之聲使他受到重重壓力,前途堪憂,也折射官場潛規則和既得利益,危害到了共產黨前途和國家生存處境。()

汶川大地震,震出了共產黨僵化體制內奉行官場潛規則的部分中層官員,對胡溫「以人為本」、「對外開放」理念陰奉陽違,瞞上壓下,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拒絕反思、拒絕真相,深深的危害到了共產黨的前途與整個中華民族的生存處境。即便最高層能有良好理念,基層黨員也能發出直言不諱的反思,但是面對龐大的官場潛規則力量,他們的努力也依然要遭遇重重困難。()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整整一月的那天,六月十二日,四川都江堰,上百名聚源中學死難學生的家長,準備前往學校祭奠自己死去的孩子,但被堵在了路口禁止前往。同一天,在四川各地,至少有六名記者,在採訪死難學生家長時被扣留。而國內各大媒體此前也接到禁令,不得討論此事。至此,在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最令人痛心的校舍倒塌、學生死亡事件,在中國大陸越發成為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然而,五月二十九日,中國大陸著名媒體《南方周末》刊發了資深傳媒人陳敏對四川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曾被胡錦濤三次接見的「優秀共產黨員」林強的專訪。林強作為一名教育行政官員,「有一份負罪感」,上書四川省及奧運火炬傳遞組委會,請求轉讓其火炬手及觀摩北京奧運會的資格給抗震救災的英雄人物。在專訪報道中,林強說,「那麽多學校倒塌,那麽多孩子無辜犧牲,我想只要有一點點良知的人,都會受不了的。何況我是一個教育行政官員」。()

「從一定意義上說,我是個罪人,我應該向那些冤死的孩子,向他們的親人,向社會負荊請罪,應該向他們下跪,而不應該披上榮譽的長袍。但是我沒有別的辦法贖罪,只好用轉讓火炬手來自我救贖」。時間回溯到五月二十四日上午,在震中汶川映秀鎮的一個受災群眾安置點,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接受中外記者聯合採訪時說,「在處理突發事件和其他問題時,我們將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永遠不會改變,堅持對外開放的方針永遠不會改變」。()

時間再往前回溯,五月十二日地震的那一刻,據官方機構不完全統計,除地震最嚴重的汶川和北川之外,瞬間就有超過六千八百九十八間校舍倒塌,近萬名學生成為亡魂。而倒塌校舍的周圍,大多其他建築卻沒有致命損害。顯然,校舍是豆腐渣。地震並不必然導致這些學生死亡,真正讓這些學生死亡的是豆腐渣校舍。()

這些死難的學生不止讓家長痛心難抑,讓當地部分官僚對自己頭頂的烏紗憂心忡忡,也讓整個社會留下深深傷痕。聚源中學所在地聚源鎮,一位居民向亞洲周刊記者反映,當地從十六到十八歲的孩子幾乎斷層。在「以人為本」與「對外開放」理念指導下,悲劇之後,豆腐渣校舍的存在,應成為一記鞭子時刻抽打這個社會的良心,推進這個民族反思。然而,現在一切都諱莫如深,反思之聲如風中燭火,隨時可能被吹滅。因此,身為教育行政官員的林強,他的反思聲音顯得格外令人敬佩。()

  

在林強「向社會負荊請罪」之時,四川教育部門,這個也許是這次豆腐渣校舍悲劇中,要負直接責任的部門,卻將校舍倒塌歸結於不可抗力的五大原因。林強不顧同僚之誼,駁斥道,「把悲劇推諉於天災,在道德上是一種偷懶的做法」,「面對那麽多孩子的亡靈,面對那麽多破碎的家庭,如果生命的價值還不能戰勝官場潛規則,我們還要官官相護,還要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我們就太沒有良心,就太無恥了。那我們就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更談不上做一個教育工作者了」。()

而對於悲劇之後悲憫與反思聲音的微弱,他痛心至極,「如果發生了那麽大的悲劇,我們卻一點反思都沒有,一個說法都沒有;如果我們總是把自己的名譽和前程看得比孩子們的生命更重要,這樣下去,怎麽可能有心靈的提升和機制的重建?又怎麽可能永絕後患?」()

林強的聲音,在網際網路得到潮湧般的擁護,「這樣的官員才是中國教育的希望」,「悲天憫人,這是一種大智慧,大勇氣。中國的復興需要這樣的力量」,「苦難中我們需要溫情,但我們更需要清醒的頭腦擺脫困境,反思錯誤,記住教訓」……這類的回應到處可見。同時也有部分網民對林強的前途表示擔憂,「林先生,如果你不是快退休,你這樣的表現,恐怕被同行厭惡死了!」「官場潛規則像一列賓士的列車,一己之力是不可能阻止他的。不能讓像林強這樣的民族脊樑像堂吉珂德那樣獨自奮戰,最後悲壯的倒下!」()

林強是誰?大悲劇之後,在潛規則橫行的中國官場,為什麽只有他敢直言發出如此誠痛至極的反思?林強會像堂吉珂德一樣悲壯倒下嗎?帶著這些疑問,亞洲周刊記者在成都希望採訪林強,但是林強不再願意對媒體發言,對於所有疑問,林強只用一句話回答,「我是真的愛這個國家,愛這個黨」。()

在《南方周末》專訪之前,公共知識界與海外媒體,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林強。但事實上,在四川的基層群眾中,林強早已是個響??的名字。四川涼山自治州布拖縣烏衣鄉的阿布哈洛村,村口的石崖上有很多標語,其中一條寫著「感謝共產黨培養出林強這樣的好乾部」。這_?O一個被人遺忘了近四十年的村莊。一九六三年,當時政府出於防治麻瘋病的考慮,將當地所有的麻瘋病人隔離到這個深山中的峽谷_堙A以防止與外人接觸。()

此後,在文革中,因為政府陷於混亂,沒有人再與這個村莊聯繫。於是,這_?角F被人遺忘的世界。當林強聽說烏依鄉有這樣一個村莊之後,出於攝影的考慮,希望進去看看。但是始終找不到路。在二零零五年,總算找到了一個嚮導,於是走了一段他「這一生中最難走的路」,進入了阿布哈洛村。從此,這個村的命運與他深深捆綁在了一起。他為這個村建起了小學,拓寬了險峻山路,在村莊受災時,他四處籌集物資援助……從二零零五年開始,林強一共十次進入這個村莊,讓這個與世隔絕的村莊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二零零七年,林強的這些貢獻無意間被黨內中央媒體發現。結果,林強成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在二零零七年七月份,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接見他時,問他有什麽要求,他說「急切的企盼和諧社會及科學發展觀這樣的總路線早日落實到基層」。隨後他又在一封給胡錦濤的信中,闡述了自己對「和諧社會」與「科學發展觀」的理解。這本是共產黨內,「優秀共產黨員」與「總書記」見面時,經常會上演的俗套故事。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說明這個故事並不俗套。()

胡錦濤在同一個月內,又兩度接見林強,同時作出重要批示,「號召廣大幹部向林強同志學習」。胡錦濤對林強的重視,似乎不止因為林強在基層做了那麽多事情,更有對林強所闡釋「黨的創新理論」的認可。作為中國大陸執政近六十年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因為缺少制約,部分機制長期僵化、潛規則橫行,為人民帶來深深的傷害。作為最高決策者,胡錦濤應該早已察覺。所以十六大后,即已提出黨的創新理論,希望為共產黨注入新的活力。作為忠誠的共產黨員,林強深感需要從理論上創新。並以自身經驗,對胡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進行詮釋。()

有一次記者問林強,怎麽成就了這麽「好」的人,林強說:「壯美河山的陶冶,敦厚民風的滋養」,壯美河山對應的是自然環境,敦厚民風對應的則是社會環境。接著,林強說:「這二十年來,每個人感同身受,我們民族生存賴以依託的自然環境越來越壞,不能被惡化下去,所以我們需要提倡『科學發展觀』;而我們民族生存賴以依託的社會環境同樣越來越壞,不能被惡化下去,所以,我們需要提倡『和諧社會』。這幾者構成黨的總路線,這關乎人民的生死,是人民的生死線」。因為林強將這些提法上升到生死層面,不同於一般官方宣傳機構的解釋,所以沒有官方媒體願意報道。()

但是在民間,林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解釋卻還受到很大重視。沒有共產黨背景的學者郎咸平,在某次私人聚會中,曾與林強談起黨的創新理論,深感林強解釋的重要。在二零零七年八月十九日合肥演講中,引用了林強的這個解釋。結果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呼應。郎咸平的這個演講在網路也產生不小的轟動。現在郎咸平依然感慨,林強的基層經驗,與最高層的理念契合得非常好。()

現在面對地震,地震是自然環境的破壞,挑戰我們民族的生存;「豆腐渣工程」中則隱藏著社會環境的破壞,同樣挑戰我們民族的生存。而地震之後,對於「豆腐渣工程」的冷漠,則可能進一步破壞社會環境,那麽「和諧社會」的理念,只能是一堆空話。這會對我們民族的生存,造成深深的影響。正因為如此,所以林強即使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又處於教育部門的敏感位置,卻敢於直言不諱地發出如此沉痛至極的反思。只不過,即便高貴如整個國家都在宣傳的「黨的創新理念」,平凡如林強這樣的基層黨員,他們的憂慮與努力,當遭遇到官場潛規則與僵化體制時,也難逃被扭曲與壓制的命運。()

事實上,在此之前,林強已經遭遇過這樣的事情。在林強成為黨內學習的對象之後,需要到各地做報告。在他的報告稿上,他已經遭遇了官場潛規則與僵化體制的衝突。就如他在今天,面對大地震死了那麽多學生的悲劇,發出自己的反思與懺悔之後一樣。()

在林強開始做報告前,按六十年來黨內宣傳典型的傳統套路,有一個宣傳「班子」為其撰寫報告稿。這個由「班子」撰寫的講稿_堙A說他曾與熊搏鬥等等,故事性十足。林強把這個官方版傳給眾多朋友之時,他說「好看是好看。但是他們宣傳的這個人不是我」。他始終不願意按這個稿子講。最終,竟然是在胡錦濤的干預下,林強才得以自己撰寫講稿。()

事後,一名中央媒體的負責人說,「林強是他所見過所有典型中,唯一一個不順著桿爬的」。不過故事並沒有完結。林強自己的演講稿中,講到了幾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共產黨員的例子,其中一個例子中提到了目前黨內依然很忌諱的名字??胡耀邦,胡耀邦的精神對他影響深遠。但把關的部門最終還是把胡耀邦的例子完全_?戚C()

「演講稿」的事情,令林強充滿遺憾。不過最終也沒有人追究他政治不正確。現在,針對「豆腐渣」的反思,已不止是理念上的分歧,而是實實在在威脅到眾多官員的烏紗,後果會怎麽樣?很多人替林強擔憂。林強的朋友告訴亞洲周刊,事實上,林強已經受到了強大壓力。這也是林強不再願對媒體發言的原因之一。()

林強的一個朋友告訴記者,「林強就是一個好人,就是那種如果在戰場上跟他站在一起,可以給你擋子彈的朋友」。而且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組織上,「林強是一個理想型的共產黨員」,翻開《黨章》對照,林強幾乎符合《黨章》的每條要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切實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

在中共高層,胡錦濤與溫家寶等官員,在曠世大災難面前,堅持一貫的「以人為本」與「對外開放」理念,贏得全世界的掌聲,深受民間讚揚。在中共下層機構中,林強這樣忠誠的黨員,出於對黨和國家的憂慮,發出「向社會負荊請罪」的懺悔,本應「多難興邦」革除體制弊端,但情況似乎很微妙。胡溫的理念,在被中層執行時,依然受到扭曲,所以出現禁止媒體反思校舍的事情。而林強則承受很大壓力。()

如果體制僵化到?避反思,如果官場拒絕講真話的官員,那麽從執政黨到整個民族,賴以生存的自然與社會環境,都將繼續遭到破壞,前景灰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