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共同社 中日懸案須超越民族主義共同解決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6-24 1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中兩國政府日前終於就雙方間最大懸案——東海油氣田問題達成共識,同意由雙方共同開發橫跨「日中中間線」的東海北部油氣田。雖然分歧根源所在的專屬經濟水域(EEZ)分界線劃定問題依然束之高閣,但雙方最終能找出折中的突破口,實在令人感到高興。

  但雙方達成共識的內容一經公布,北京的民族團體便衝到日本大使館進行抗議遊行,網際網路上也立即湧現許多譴責政府領導班子的帖子。而在日本國內,挑起該問題的自民黨前政調會長中川昭一則提出質疑,稱「難道這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事實上,沒有任何東西比領土問題更容易刺激民族主義情緒。歷史上多數戰爭的起因都是領土之爭。油氣田達成共識的消息公布時,台灣島內正圍繞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掀起一陣前所未有的「領土民族主義」熱潮。

  在日前發生的日本巡邏船撞沉台灣漁船事件中,台灣當局因日方拒不承認過失而召回了其駐日本的代表。即便是過去一貫持謹慎態度的馬英九政府也走起了強硬路線極力主張領土主權,甚至默許台灣抗議船和巡邏船駛往尖閣諸島附近表示抗議。

  所謂外交,原本不應是各國「親日」「反日」等情感相互衝撞或爭論是非善惡的平台,而應該成為各國發揮一切為國際社會所允許的手段以追求各自利益的一個「妥協」和「讓步」的場所。然而,有關領土的民族主義是不允許有任何妥協存在的。

  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政時期,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成為日中間的一大爭議點,對此,他並不將之當作一個外交問題,而是拋出感情論調,稱「這是內政,不容他國干涉」,其這一論調無疑煽動了日本國內對華民族主義情緒。另一方面,中國也掀起「反日遊行」熱潮。由此一來,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便成為了兩國民族主義衝突的象徵所在。

  因靖國神社問題陷入低谷的日中關係已隨著首腦互訪的實現而大為改觀。油氣田磋商雖然早在小泉時代就已展開,但如果沒有良好的日中關係恐怕也難成正果。

  在同東海毗鄰的台灣海峽,馬英九上台後恢復了同大陸的對話,兩岸關係隨之好轉,同時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環境。日中對立和兩岸對立左右著日美關係和美中關係的根本。台灣海峽和朝鮮半島一樣都是日美安保說設想的「周邊事態」地區,對立一旦消除,勢必需要新的思維。

  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三十周年。當時訪問日本的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曾提議,將釣魚島問題「交給下一代去解決」。自那以後正好過了一代。作為「下一代」,一個需要我們超越民族主義凝聚智慧的時代已經到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