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所謂「中國過渡政府」出現的真正目的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08-6-22 07: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3年8月8日,「中功」頭目張宏堡就宣布成立「中國影子政府」,自任大總統。從此,境外的所謂的民主精英又陸續組建成立了一些「中國政府」,如陳泱潮的「中華合眾國」,賈甲的「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政府」、王炳章的「中國民主流亡政府」和彭明的「中國聯邦臨時政府」。但比較熱鬧還要屬於近期以伍凡為總統、賈甲為副總統、袁紅兵為議長的「中國過渡政府」。

  其實過渡政府就是在正式政府機構交替的間隙內行使國家管理權利的臨時機構,是臨時的,就像古代國不可一日無主一樣,正式的還沒有成立,先來個臨時的行使職權,等正式的成立了就交權。其產生過程也要有一定的程序,一是由上屆政府提名組建,二是由各黨派選舉產生。

  而「中國過渡政府」的產生網友們在網上都知道了,這裡我也不想重複,這個「過渡政府」是否具有合法性,這裡我也不論證。這裡我只對「中國過渡政府」出現的目的進行一下分析:

  一是要過一把當高官的癮。雖說伍凡、賈甲、袁紅兵都以民主鬥士自居,但在沒有得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下,想實施領導權還是一句空話,在旁無選擇的情況下,只好自拉山頭,拼湊一個所謂的政府,分別自任總統、副總統、議長,當一回高官,過一次當高官的癮。

  二是要抬高一下自己的身價。伍凡、賈甲、袁紅兵三人雖說已經有些小名氣,而這些名氣也都是依靠共產黨出的名,如果共產黨不存在了,他們的名也會煙消雲散的。可是他們無論怎麼有名氣,在中國境外也都是民間人士,既沒有在任何國際公認的組織中任職,也不是什麼學術名家,想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非常難。思前想後之後,感到僅憑自己過去的學識想在學術上出名是不明智的,於是就想到國際組織,可國際組織也不好進,只好自建組織,成立了「中國過渡政府」,並自封總統等職務,而自建的組織是否被公認卻不在考慮範圍。從此以後也就有了吹噓的資本:我曾經在「中國過渡政府」任過職。

  三是要給老闆看一下自己的成果。自從中國民主精英走出國門后,境外的老闆就看中了他們的潛能,並希望他們能幹出令老闆滿意的成果。可是十幾年過去了,中國境外民主精英們還始終停留在理論研討階段,沒有做成一件令老闆滿意的事情,再加上精英們還因為政見不一,不但沒有團結起來,而且還越來越也分化,原有的一些想法和能量也隨之減少,這讓老闆非常難看。老闆在痛定思痛之後也做出了減少提供經費的決定,這可讓精英們難以適應。為此經過考慮成立了「中國過渡政府」,希望老闆看到精英的能力也有釋放,以此想博得老闆的高興。但這個成果是否能讓老闆高興,還要時間來檢驗,我想十有八九是不行的。

  四是要多找幾條賺錢謀生之路。在成立「中國過渡政府」之初,「總統」伍凡就提出參加過渡政府人員的三條件:1.必須退黨;2.必須寫出讀九評體會;3.必須發反共誓言。這個條件雖然能博得老闆的高興,但卻讓其他民主人士感到條件過於苛刻,因為民主選舉不能把任何一政黨排除在外,而伍凡的條件也表明他也要搞獨裁,所以得不到其他民主人士的認同。「過渡政府」雖已成立,可到目前內閣還沒有組建,這就是「過渡政府」的真實寫照。在「總統」伍凡領導下的「過渡政府」之所以匆忙的成立,無非就是想通過成立的舉動,讓老闆看到「我們這些精英還能老闆盡一份力」,以此博得老闆為自己的生存再提供一些生活費,或者通過「過渡政府」拉些贊助,貼補自己生活費用。至於「過渡政府」是否能起作用,這可不是「總統」大人考慮範疇。

來源:草色新雨   作者:市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8: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