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洋經濟周刊 中國如何改變日美同盟關係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6-19 2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少專家指出,日本人對日美同盟關係表示不滿。這與日本人對美國沒有在朝核和「綁架」等問題上充分地為日本利益代言的擔心有關。

    更嚴重的問題是美國將視線轉向了中國,日本受到了冷落。有的日本人表示不滿說,在美國的總統預選中,美國更關心的是中國,而不是日本。出現這樣的擔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日美的防衛能力沒有實現平衡,很大程度上依賴美國的日本對美國的態度感到焦慮。

    近幾年,日美兩國為了保持同盟關係的平衡,提出了穩中有各種各樣的建議,其中包括使日本成為一個擁有完全軍事力量的「正常國家」。然而,與其說這一建議是解決問題,不如說是製造新問題。這是因為,即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也不可能擁有可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也不會消除兩國的不對稱關係。

    作為美國保衛日本決心的體現,在日本設立了美軍基地、駐紮了軍隊,雙方在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上進行合作。而且,美國不會看重中國而拋棄日本,理由是「價值觀」和「威脅」。

    與中國不同,日美兩國同是民主國家,擁有許多共同的價值觀。此外,日美兩國因中國崛起而面臨共同的課題,在不把中國看作威脅的問題上利害關係取得了一致。美國將日美中三角關係視為東亞穩定的基礎,希望三國保持良好關係。但是,日美中三角關係不是正三角形。原因在於,美國與日本處於同盟關係,只要兩國保持同盟關係,中國就不可能對日美構成威脅。

    不應過度評價中國的力量。最新的輿論調查顯示,1/3的美國人相信中國「不久將控制世界」,54%的人認為中國的崛起「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誠然,中國是世界第四經濟大國,實現了10%的經濟年增長率。只要美中經濟保持目前的增長率,中國經濟的規模將在30年後超過美國。但是,中國現在的人均收入只是美國的4%,30年後美國的人均收入仍然是中國的4倍。此外,中國的軍事力量落後,而且沒有美國所具有的「軟實力」。

    中國國內的發展前景也明朗。自1990年以來,中國已經使億人脫貧,還有4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國內不僅存在不平等,而且還面臨1.4億人外出打工、嚴重的環境污染及貪污腐敗等問題。政治發展跟不上經濟發展。

    在面對這些不確定性時,採取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相結合的政策是明智的。日美兩國有必要通過加強同盟關係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同時促使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融入國際社會。日美中三國間的厭惡情緒高漲將是最大的危機。從這個意義上講,日美同盟的根基是已深深紮根的共同利害關係。

    然而,在日美同盟與對華關係上有了一個新視點。今年,中國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放國,超過了美國。中國認為,其人均溫室排放量遠比日美兩國低。這是正確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對問題置之不理。制定有利於中國更加有效燃燒煤炭的合作計劃,符合日美中三國的利益。

    氣候變化與傳染病這些跨國界的威脅,有可能引發與軍事對峙同等規模的災難。為了應對這樣的威脅,有必要開展國際合作,並採用「軟實力」和非軍事性的手段。日本可以成為美國更加對等、更加重要的盟國。除了傳統的安全保障問題外,中國的威脅這一新視點將使日美同盟變得比以往更加具有裨內容。(作者 約瑟夫·奈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6

主題

238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52
沙發
網路民工 發表於 2008-6-19 22:40 | 只看該作者
很好,很和諧,很英明,很偉大,很光榮,很正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3
11nn93n9 發表於 2008-6-20 07:12 | 只看該作者
建議由解放軍或國軍或聯合國軍代替美軍在日本。 這樣, 可以緩解美軍的壓力嘛。

[ 本帖最後由 11nn93n9 於 2008-6-20 07:1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