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要對俄羅斯武器說NO,否則大難不可避免!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6-19 1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ZT



英阿馬島之戰,對於廣大軍迷來說一定不會陌生。在這場戰爭中,阿根廷失敗就失敗在於國家綜合實力、戰略戰術的指揮、軍事裝備等等綜合因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先撇開實力、指揮這些因素不談,就單從軍隊的裝備來說。
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為了馬島縱越大西洋,遠征7000餘海里,動用了占其海軍實力三分之二的戰艦。可以說英國幾乎是傾盡了舉國之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出現嚴重經濟衰退,軍力也大幅萎縮,過長的防務戰線與有限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英軍陸續退出全球各地的領地和殖民地,這時的英國已經不復當年「日不落帝國」的榮耀了。而阿根廷卻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最終還是敗了。這是為什麼?

如果當年阿根廷擁有足夠的先進的飛機、導彈、艦艇以馬島為基地攻擊只有由「無敵」和「競技神」號兩艘輕型航母組成英軍特混艦隊。特別需要提到的是當時英軍的後勤船隻中有8 0 %是從民船中徵用的,阿根廷海空軍只要全力攻擊英軍這些毫無防禦能力的後勤船隻,盡量不與英軍戰艦直接交戰,斷了英軍的後勤補給。這對於不遠萬里遠征的英軍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沒了補給而失去攻擊能力的英軍,此時還能做什麼呢?畢竟這時的英國是拖不起,也耗不起,更損失不起!它求得就是速戰速決。這樣的話,這場戰爭的勝負就難料了,在談判桌上阿根廷將佔據非常有利的位置!

在現實中如果只能是如果,歷史就是歷史!要不是阿根廷沒有自己的軍工體系,不具備軍備自研能力。無法依靠自身力量來滿足戰爭的需要,也不會在軍備上被人掐著脖子。最終在用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擊沉了英國價值2億美元的主力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后,由於法國的背後一刀,將「飛魚」導彈的性能參數及導彈的雷達控制代碼告訴了英國。使得阿根廷的這一利器失去用武之地,威力和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美國和歐共體實行的武器禁運,使得阿根廷的飛機、導彈的消耗無法補充,陷入彈盡援絕的困境,直接導致表現優秀的阿空軍在後期攻擊力明顯減弱,最終導致阿根廷的全面失敗!同理,中國如再不發展、提高自己的軍工自研能力,結局不比阿根廷好得了多少,中華民族的大難就不可避免了!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有30年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可能有人會說在美國研製出第四代戰機F-22時,中國才剛剛造出第三代戰機J-10,這可是相關整整一代的水平呀!科技實力明顯提高了差距還這麼大,靠自己得什麼時候才能趕上呀?

而現在能夠與美國在武器研製水平上,一較高下只有俄羅斯了。俄羅斯目前已啟動「第五代戰鬥機」(這是蘇俄獨特的排序,實際相當國際上的第四代)研究計劃,提出願同中國或印度「合作開發」。俄方的條件卻是核心技術開發由其本國科研人員獨立完成,合作投資者擔負少量低檔次研製項目,計劃完成後對成品只有優先購買權和價格優惠。若是中國的重點武器還立足於向俄羅斯購買,就會影響國內軍工業自我改善的投入,那麼中國勢必會陷入一個新的停滯期,同美國和西歐的差距又將會拉大。


若參加這樣的合作,無異於當冤大頭。在已經擁有蓬勃日上的航空業的情況下,與其投巨資給別人搞飛機研製而自己最終要買其成品,倒不如自主研發,雖多費些功夫卻能鍛鍊出本國的科研和生產隊伍。有了這樣的隊伍,就如同為我們軍工科研能力的提高,進爾軍事工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們軍備將會更加完善。只要有充足的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我們的科研人員絕對能夠使得我們裝備科技和自研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何愁不能趕上甚至超越美國呢!

國力足以支持軍工自研,軍工和民用科技互相提高,促進經濟、國力快速發展

20世紀,軍事技術的發明突飛猛進,有幾十項重大發明,包括噴氣式發動機、雷達、核能、衛星以及塑料技術等,在保證滿足軍事目的的同時,全都轉化為民用,其產品在民用經濟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動作用。因而,「軍技民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被視為一條普遍規律。而在伊拉克戰爭中,卻一反這一規律,軍方從過去重大技術的發明者,轉變為民用技術的使用者,「民技軍用」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攜帶型電腦,比軍用型號更好用、更輕便的GPS系統接收器,成為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武裝直升機電子設備的一部分的「Linux」自由軟體操作系統等等,這些都是民用技術轉化為軍用技術的一些典型例子。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軍事研發經費佔美總經費支出的一半,到70年代下降到1/3,而現在的軍事研發經費還不到美總經費的15%。但是,美國的軍事技術不但沒有停滯不前,反而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原因何在?縱觀美軍的信息化進程,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從英特爾公司引進處理器開始起步的。僅用30多年時間,美軍便已打造成基本信息化的軍隊。目前,美軍所有的主戰武器發射平台,全部應用了信息化技術;後勤保障車輛也實現了數字化;地面部隊的每一個戰鬥班,均配有衛星定位系統接收裝置。美國五角大樓聲稱,此次伊拉克戰爭,美空軍、海軍的信息程度達到70%,地面部隊也達50%以上。有專家估計,再用10年左右時間,美軍將會率先成為世界上完全信息化的軍隊。美軍信息化建設取得如此迅速的進展,「民技軍用」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民用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民技軍用」將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發展軍事技術的一大趨勢。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經歷了近20年的軍轉民實踐,「軍技民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民用技術的發展和國家經濟建設。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國民經濟進步很快,民用高新技術企業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蓬勃興起,已經成為發展我國經濟的骨幹力量,相繼形成了各自的生產和技術優勢,民用高科技的某些領域已經超過軍工部門,尤其在電子、計算機、製造和材料等技術方面,具有機制活、起點高、負擔輕、重視高新技術開發及易於吸收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等特點;有許多成熟的、先進的、可供國防科技工業吸收的科研成果。他們生產的產品周期短,市場實踐充分,很多產品已經出口,有些商品的技術水平已超過軍工行業的同類產品,完全有能力參與軍品市場競爭。

國家經濟與科技發展,是國防建設和軍用技術發展的基礎,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必須樹立「軍技民用」與「民技軍用」相結合的戰略思想,既要加強軍用先進技術向民用轉移,又要充分發揮民用科技在科技強軍方面的作用,走出一條既可儘快為軍隊提供最先進、且國家又負擔得起的武器裝備,又可有效地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路子。一方面是「軍技民用」,要改變過去為軍事目的而開發的高新技術完全禁錮在軍事領域的做法,在軍用技術開發之初就同時考慮它的民用前景,以便使之儘快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商品,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民技軍用」,軍方國防科技開發部門也沒有必要什麼都從頭做起,對於國家體系中已經較為成熟的設施和技術資源,可直接為我所用,而不必另起爐灶,進行重複開發和建設。


所以說,正是因為國家這些年的發展,民用技術的快速進步,為軍工自研的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改以往軍工在經濟上投入高產出小的局面,促進了軍工和民用科技兩者協調發展、互相促進,兩者之間出現良性循環,進一步促使國家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的綜合發展。在這種大好局面下,以民用科技為依託,促進軍工自研的發展,達成軍工科技的提高。這種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至此,我們應該以軍民結合自主研發為主、外購為輔的方針,來制定國家發展戰略。對於目前國家還不能製造的或質量不好的高科技軍民用品,應該儘可能引進以利提高和發展相應科技,使我國科技均衡、全面的發展。只要我們舉國合力,中國的崛起不會太遠了!

ac-1678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172

主題

5579

帖子

16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50
沙發
中國的中 發表於 2008-6-19 17:28 | 只看該作者
北洋水師就是前車之鑒呀,其中一艘軍艦還在日本的博物館里呢,真是恥辱呀,是中國人就不應該忘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