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迅雷下載:【單曲欣賞】根據現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譜演奏的《碣石調.幽蘭》

[複製鏈接]

350

主題

799

帖子

64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笑笑笑 發表於 2008-6-23 05: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幽蘭》是至今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譜保留下來的琴曲。據傳是梁代琴家丘明所傳的一首古琴曲,現收錄在《神奇秘譜》中的是唐人的手抄本,記譜年代大約在武則天時期(684-714),是現存最早的古琴曲譜。原譜未署作者姓名,曲名前冠調名「碣石調」,故又名《碣石調.幽蘭》,原曲名后註明:「一名《猗蘭》」,所以有人認為《猗蘭操》即《幽蘭》。

  吳文光於1979年據《古逸叢書》所刊唐人手抄卷子本文字譜打譜。樂曲共分四段,旋律越出五聲音階範式,別具一番意趣。

  據蔡邕的《琴操》記載:孔子周遊列國,卻得不到諸侯的賞識,在從衛國返回晉國途中,見幽谷中茂盛的芳蘭與雜草為伍,觸發懷才不遇之情感,遂寫下這首琴曲,但是否真為孔子所作,頗令人懷疑。

  此曲短小精悍,全曲共四段:第一段是引子,其餘三段是樂曲的主題。節奏緩慢,力度也並不強烈,表現了空谷幽蘭那清雅素潔及靜謐悠遠的意境,表達了抑鬱傷感的情緒。

  《碣石調.幽蘭》相傳為孔子所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曲譜。十九世紀末,楊守敬先生在日本訪求古書的時候,發現了這首琴曲。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尊奉為「萬世師表」。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禮崩樂壞,天下無道日久之時。時人感嘆夫子是一隻鳳凰,只可惜遭逢於亂世,夫子卻知其不可而為之。他製法度、定禮樂、振興文教,希望謀求一官半職,來施展自己的抱負,然而卻得不到重用。

  漢蔡邕《琴操》云:孔子周遊列國,皆不得重用,歸途中見蘭花盛開於幽谷,於是感慨地說:蘭花原是香花之冠,如今卻與野草雜處,猶如賢德之人與鄙夫為伍一樣。於是創作《幽蘭》一曲,來表達自己的無限感慨。

  蘭花是一種非常清雅、高貴的植物,生長在深山幽谷之中。然而識者謂為曠世奇珍,不識者目之為野處雜草。雖然如此,蘭花卻能夠寵辱不驚,依然故我。縱使無緣兼濟天下,也能保有生機盎然的一線命脈,雅潔高貴,不同凡俗。

  《碣石調.幽蘭》傳自南朝梁代的隱士丘明。丘明先生是會稽人,梁朝末年隱居在九嶷山,擅長彈奏楚地曲調,尤其是《幽蘭》一曲更是精妙絕倫。這首傳世古曲,得到後世之人無限喜愛,白居易在聆聽此曲后,曾留下「琴中古曲是幽蘭,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的名句。

  此曲的曲調十分清麗委婉,節奏緩慢悠揚。譜序中說:「其聲微而志遠。」譜末小注說:「此弄宜緩,消息彈之。」琴曲的開端是深沉憂傷的。二、三段音色變化對比較大,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無限感慨。末尾以清澈的泛音演奏,明朗豁達,透過蘭花性格,象徵光明將臨。雖然作者有著生不逢時的抑鬱傷感,但卻哀而不傷,如入寧靜致遠無人之境,消歸於內心無限的平和與安詳。靜夜細品,別有一番典雅清凈、悠遠曠達的意境。

  孔子能夠成為偉立千載的大德宗師,他的胸襟氣魄,是無限遠大的。縱使屢挫屢敗,卻仍能道心彌堅,愈挫愈勇,這無不緣於孔老夫子哀生民之多艱的無盡悲懷。








迅雷下載:(MP3/320Kbps)

http://grm.cdn.hinet.net/xuite/9 ... 7100984/7100984.mp3

http://grm.cdn.hinet.net/xuite/9/1/b/0/15238279/blog_369857/dv/7100984/7100984.mp3





[ 本帖最後由 笑笑笑 於 2008-6-23 05:25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