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7.2級強震 預警系統提前10秒預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6-16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55451667

2008年06月14日 19:58:09  來源:環球時報
九斤老太 於 2008-06-15 08:35:12.0


這是2008年6月14日在日本岩手縣拍攝的在地震中塌陷的路面。 新華社/路透



6月14日,日本宮城縣栗原市的公路在地震中因塌方而損毀。日本東北地區(北緯39.1度,東經140.8度)當日上午8時43分(北京時間7時43分)發生里氏7.2級地震。到目前為止,已有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據日本氣象廳公布的消息,地震震中在岩手縣內陸南部,震源深度約為10公里。 新華社/路透


當地時間14日上午8點43分,日本東北部的岩手縣和宮城縣等地發生里氏7.2級地震,岩手、宮城、山形、福島等縣共有100多人受傷,有多條道路出現塌陷,此外還有橋樑坍塌和民房倒塌的現象,日本氣象廳起初公布的震級為7.0級,後來改為7.2級。此次地震震中位於岩手縣內陸南部,震源深度約為8公里。其中岩手縣奧州市和宮城縣栗原市的震度達到6級強(日本標準)。當地還發生了震度為5弱等多次餘震。

上午8點50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的危機管理中心設立了官邸對策室,並派以防災擔當相泉信也為中心的政府調查團前往受災地。首相福田康夫在地震發生后立即做出指示,要求迅速調查受災情況,並全力搶救受傷人員。

日本氣象廳在此次地震中,在部分區域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布的地震預報。

氣象廳在8點43分51秒預測到地震,3秒后即在電視上發表地震預報:預計4秒后將發生5級地震。但此時震中地點已經開始搖晃了。而距離震中30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地震搖晃發生之前十多秒就得到了地震預報。最初發表的震級是5級弱,1秒后更正為5級強,8點43分59秒,震級糾正為6級強。

氣象廳的技術人員表示:「這次的地震規模比較大,所以預報還是做到了。」這次預報中通報的震級比實際震級小了1.1級。

日本從去年10月開始啟動緊急地震速報制度。緊急地震速報指的是用地震儀器監測地震的初期微動,預報4級以上的地震發生。預報是通過電視等渠道進行的。

今年4月28日凌晨2點32分,沖繩縣宮古島發生了4級地震,日本氣象廳初次發表了地震預報,但比地震發生遲了5秒。5月8日,茨城發生5級地震,氣象廳的預報比震中的搖晃遲了40秒。當時技術人員感嘆「地震預報技術難度太大了」,民眾表示「地震預報沒有任何幫助」。(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雪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6-16 08: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6-16 06:07 發表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55451667

2008年06月14日 19:58:09  來源:環球時報
九斤老太 於 2008-06-15 08:35:12.0


這是2008年6月14日在日本岩手縣拍 ...


日本是地震報警而非預報

多維網上有新聞報道「日本成功預報地震」,實際上那是在地震發生后的報警(alarm)而非預測(prediction),方舟子在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lianyue.txt 一文中解釋的很清楚,下面摘錄其中三段:

「日本並無能力提前數個月預測某次大地震的發生,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有這個能力。但是日本在去年啟用世界上第一個全國地震預警系統,從而有可能在地震在地下發生的瞬間,立即發出緊急地震快報。這套系統和地震預測毫無關係,也不是某些人理解的根據前震來預報主震(像傳說中的海城地震預報),而是利用地震發生后不同地震波傳播速度的差異產生的時間差而做出預警。」

「地震發生后,從地下震源發出兩種地震波,縱波(P波)破壞性小,但是傳播速度快,橫波(S波)破壞性大,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因素,但是傳播速度慢。地震預警系統就是利用二者的時間差,在地震儀測得先傳到的縱波后,估計出該次地震的強度,趕在橫波傳到之前發出預警,這個時間差往往只有數秒種,不足以讓人員疏散,但可以搶在地震波前頭採取關閉燃氣、停止發電、停運新幹線等措施,避免次生災害。」

「這是以空間換取時間,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預警地區離震中越遠則預警時間越長,但是離震中越遠就越不需要預警,最需要預警的震中地區這套系統又起不了作用。在實際操作中還有其他問題。像《環球時報》所說的,前面幾次都不成功,或者低估了震級而沒有發出應該發出的快報(1月26日的石川地震),或者快報發得太慢(4月28日沖繩縣宮古島地震首次發布快報,但是在測得縱波約10秒種后才發布,比橫波的到達慢了約5秒)。這次在測得縱波4秒后即發出緊急地震速報,算是成功了,但是在震中30-40公里的範圍內的地區,都是在橫波到達以後才發出的速報,災害嚴重的地區基本上都沒來得及防範,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過,這是目前人類能想到的最好的地震預警方法。美國地質調查局目前也在加州測試類似的預警系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3: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