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驚動高層的「圍攻外賓事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8年6月11日       作者:遲嬰    《文史博覽》2008年第二期

1972年秋,一支由17人組成的羅馬尼亞私人旅遊團悄然來到中國首都北京,進行為期7 天的旅遊。這是中國自「文化大革命」以來允許進入大陸地區進行私人旅遊人數最多的一個外國團隊。由於「文革」而造成的多年閉塞,以及當時國際國內形勢的現狀,這支來自巴爾幹半島的旅遊團意外遭到了中國民眾的「圍攻」,從而驚動了當時的中央文革小組和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本文向讀者朋友披露的正是這一鮮為人知的內幕……

齊奧塞斯庫親自定出條件

     1972年春天,當時的羅馬尼亞國家元首齊奧塞斯庫率領政府代表團對中國進行了友好訪問。


    (毛澤東會見齊奧塞斯庫及夫人)

     中國方面以最高規格接待了羅馬尼亞代表團,毛澤東主席親自會見了齊奧塞斯庫總統,破例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談話。周恩來總理先後7次跟齊奧塞斯庫等羅馬尼亞代表團進行了會談。期間,羅馬尼亞方面向中方表示,羅馬尼亞人民對於中國懷有友好感情,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有想到中國來看一看、走一走的願望, 周恩來總理當即回答,我們非常感謝羅馬尼亞人民的這種友情,歡迎羅馬尼亞人民來中國旅遊。

羅馬尼亞隨團記者當天就把這一消息發回國內,之後3天內,竟有上萬人向各地旅遊機構報名登記去中國旅遊,至於向羅馬尼亞大使館致電去函諮詢赴華旅遊事宜的,就更多了。

羅馬尼亞代表團結束對中國的訪問返回國內后,齊奧塞斯庫總統下令對如何安排赴中國的私人旅遊相關事宜進行研究,並親自規定了幾點:1、旅遊團成員宜少不宜多,不能超過20人;2、參加首次赴華旅遊的成員不能是政府機構、軍隊、科研機構和新聞媒體的供職人員,互相之間不能有任何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鄰居等關係,最好也不是同一城市的;3、旅遊團成員必須政治可靠,性別、年齡應有所區別。

羅馬尼亞政府的相關部門根據齊奧塞斯庫總統的指示精神,從各地旅行社送交的要求參加赴華旅遊團的報名人員中慎重選擇了20名成員,組成了一個赴華私人旅遊團,但後來成行時不知什麼原因卻只有17人。

這樣,這支由教師、醫生和藝術家組成的17人私人旅遊團於1972年10月14日經香港前往中國首都北京。根據兩國政府的約定,對這件事不張揚,所以當時中羅兩國的新聞媒體都未予報道。中國當時沒有專門的旅遊管理機構,臨時決定前往機場迎接的是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一位中層官員帶領的由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外事辦、園林局指派的20來人組成的接待小組,還有一支由小學生組成的腰鼓隊,少先隊員還向外賓獻了鮮花。

羅馬尼亞遊客從次日起,開始進行遊覽活動,前6天中,他們在中國接待小組的陪同下,參觀了故宮、頤和園、天壇、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十三陵、八達嶺長城等著名景點,晚上還觀看了當時風靡全國的革命樣板戲和雜技。由於這是一支私人性質的旅遊團,所以中國方面沒有其他官員出面會見。

根據約定,外國遊客在中國的所有住宿、飲食、車輛、景點門票等,均由旅遊團自理。但當時中國的物價極低,故宮的門票只收5角人民幣,以羅馬尼亞白領階層當時的收入,他們覺得就像進入了一個難以想象的夢中神奇世界。於是人人都引發了臨走時狂購中國商品的念頭,而之後發生的兩起外賓遭受圍攻事件,就是跟這種購物行為有關。

有人喊「打倒蘇修」的口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過北京的遊客,幾乎都去逛過王府井大街;即使是未曾到過北京但對首都有點關心的人,也不會沒聽說過王府井大街。


(70-年代的王府井大街)

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率團訪問中國時,短短數天間曾兩次去王府井大街,他說這條大街非常值得一去,特別是那裡的「新中國第一店」和東風市場,更是遊客去北京時的必須遊覽之處。

這樣,這支17人的私人旅遊團隊從抵達北京的第一天,起碼有一半以上的成員在動著去王府井大街遊覽併購物的念頭了。

根據中國接待機構的安排,羅馬尼亞遊客在北京的最後一天中的半天是去逛王府井大街和購物,下午兩點返回下榻處休息和整理行李,5點用晚餐,6點動身前往機場。這天上午9點,兩輛麵包車把外賓從海淀區的住宿賓館拉到了王府井大街。

這是一條長度為1800米的著名大街,街道兩側都是各類商鋪。每位羅馬尼亞遊客事先已經得到一張中方自製的油印王府井大街簡易平面圖,上面標著一些主要店鋪的名稱, 以及廁所位置,下車和上車的地點。此刻下車后,中方接待人員就根據平面圖上所標明的位置作了介紹,約定下午1點20分到上車點集合,登車返回賓館,然後就宣布解散。17位羅馬尼亞遊客各奔目標,大部分人是沖齊奧塞斯庫總統提到的「新中國第一店」和東風市場去的。

所謂「新中國第一店」,就是當時聞名全國的北京市百貨大樓。北京市百貨大樓於1955年創立開業,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資興建的第一座大型百貨商店,因此在當時的公開宣傳中被譽為「新中國第一店」。

那天,羅馬尼亞遊客就是在北京市百貨大樓首先遭遇圍攻的。據事後中國方面的調查,最先注意到羅馬尼亞外賓的,是3名東城區反修小學的五年級學生。他們無意間發現了幾個正在選購商品的羅馬尼亞遊客。那個年代的孩子文化學得不咋樣,革命警惕性卻高, 只一看,就一個激靈:這不是蘇修嗎?

「蘇修」是那個年代對於蘇聯的特別稱謂,針對對象可以是蘇聯國家,也可以是蘇聯人。從1960年開始,由於蘇聯突然單方面毀約,中斷在中國的援建項目和索討債務,以及之後跟中共的意識形態大論戰,一直到1969年珍寶島武裝衝突,中國人民對「蘇修」由冷淡到討厭又發展到深惡痛絕,民間意識已經把「蘇修」和「美帝」視為並列的兩大主要敵人。

羅馬尼亞人其實跟蘇聯人長得有所不同,但在自「文革」以來極少親眼看到歐洲人的中國人眼裡,已經難以分辨。當下,那3 個小學生一咋唬,馬上引起了其他顧客的注意,一看羅馬尼亞遊客,也馬上認作是蘇聯人了,二話不說,一邊罵罵咧咧遣責「老毛子」,一邊朝前靠近上去。

正在選購商品的二男一女3 位羅馬尼亞遊客這時還沒有發覺他們已經引起了中國人的注意,只是專心選購商品。於是就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喊起了「 打倒蘇修」的口號,自是一呼百應。這下,羅馬尼亞遊客當然被驚動了,但他們不懂漢語,不知道中國人在喊什麼,但看那神情如此憤懣,料想肯定不會是表示友好。不禁大惑,不是說中國人民對羅馬尼亞人民非常友好的嗎,前幾天的遊覽活動中已經充分見識感受到了,此刻是怎麼回事呢?難道中國人對我們選購商品的行為有所誤會?

於是,3人稍稍交換意見后便由一位從事醫生職業的女遊客出面向眾人作解釋,但她不懂漢語,英語也不流利,比劃著說了幾句,早讓周圍的口號聲遮蓋住了,連她的同伴也不知道她說了些什麼。

就這樣,這三位遊客被憤怒的中國老百姓逼到了一個角落。幸虧在場有幾個顧客頭腦還算清醒,主張這種面對面的反修鬥爭應該以說理為主,所以高叫不要推搡人家,問現場是否有通曉英語或者俄語的革命同志,站出來當翻譯,我們要跟「老毛子」進行當面辯論。

這邊發生上述情況時,另一撥去東風市場遊覽購物的羅馬尼亞遊客也開始品嘗到了中國老百姓的反修熱情。東風市場就是東安市場,創立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是20世紀北京最早出現的一座包括各行各業各類商攤、商號、書店、遊藝在內的無所不包的、京城歷史最為悠久的著名老字號綜合市場,向來是京城百姓和中外遊客流連忘返的觀光購物樂園,文革時期改名為「東風市場」。

這天,7位羅馬尼亞遊客前往該市場,也被人誤以為是蘇聯人。最先是一位女營業員發現的,她跟另一營業員嘀咕說,看這撥洋人的長相,敢情是「老毛子」呢!

兩人的悄聲議論驚動了一個名叫顧敬芝的遊客。顧敬芝是上海汽輪機廠的一名工人,「 文革」 前剛從技校畢業,次年趕上造反,折騰了一陣混到了一個車間頭目的職位。當時,他被廠革委會臨時抽調在專案組,審查一批還沒獲得解放的老幹部,這次是到北京來外調的。

顧敬芝與另兩個同伴搶上前去,攔住了羅馬尼亞遊客。這三人中,其中一位原是廠校英語老師,能夠用半生不熟的英語跟外國人作簡單交流,於是就上前去開始表現愛國熱情了。這主兒也不問人家國籍,開口就問對方對於珍寶島的主權歸屬問題。有趣的是那幾位羅馬尼亞遊客也沒有表明自己的國籍,而由一位能夠說些英語的畫家出面回答問題。

這種交流一開始就發生了問題,珍寶島乃是中國方面的稱謂,蘇聯方面稱為「達曼斯基島」,當時歐洲國家基本上都是按照這一稱謂領會的,因此羅馬尼亞遊客不知道什麼叫「珍寶島」。於是接下去就更難以交流溝通了,而旁邊也早已團團圍上了眾多中國顧客。也不知是誰,二話不說就高聲喊打,於是有人就躍躍欲試想伸手動武了。幸虧顧敬芝等人頭腦還沒有發熱,馬上阻止,說咱們是跟蘇修進行說理鬥爭,要文斗不要武鬥,哪位同志會俄語的站出來當翻譯,咱們不能讓蘇修分子裝傻混過去。

人群中並沒有通曉俄語的人,於是繼續由那位廠校老師跟對方說蹩腳英語。這時,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了,一片嘈雜聲,有人大聲呼叫「打倒蘇修」的口號。

一叫口號,溝通也就進行不下去了。還有人乾脆出主意弄幾個紙板箱拆散了上面寫上「打倒蘇修」的大字后掛在「老毛子」脖子上舉行一個現場批鬥會。這個主意馬上得到了響應, 但是,正在折騰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機。

轉機是百貨大樓那邊先發生的,那裡的保衛科人員聽見店堂里人聲嘈雜,便出來察看。這時,那三位羅馬尼亞遊客不知憑著什麼隱約猜出中國人把他們錯認為是蘇聯人了,於是便齊聲大叫「羅馬尼亞」。這個發音一再重複,引起了要跟他們辯論的那些人的注意。這時,保衛科人員也到了,分開人群走進去,向對方要護照查看。護照一亮,只一看封面就知道不是蘇聯人了。於是人們這才弄清楚原來這三位並非蘇修,而是中國人民的朋友羅馬尼亞外賓,那幾位帶頭分子便乘保衛人員在向對方連說帶比劃做解釋的當兒,悄然溜了。

這三位在「新中國第一店」購物的羅馬尼亞遊客經此一折騰,已經不敢再停留了,匆匆出門而去。走不多遠,正好碰上中國方面的接待人員,見他們神色不對,一問之下方知還有這等事情。吃驚之下,隨即想到還有其他外賓不知是否有相同的遭遇,於是馬上分頭在王府井大街上察看。其中一位來到東風市場時,正撞上那邊群眾準備了牌子要搞現場批鬥會,於是連忙阻止。

江青要求追查此事的後台

羅馬尼亞旅遊團回國后,對於在王府井大街的遭遇並未在意,他們在接受新聞媒體採訪提到這一點時還有人讚揚中國人的愛國熱情。但是,這件事在中國已經成為一件大事,被逐級彙報到了中央。當時的中央文革小組對此事竟然非常重視,副組長江青在次日便給周恩來打電話,問是否知道了羅馬尼亞外賓在王府井大街遭圍攻之事。

周恩來自然比江青早知道這件事,而且他已經對中方接待人員未能陪同外賓購物的做法進行了批評,還要求有關部門舉一反三,在今後的接待工作中務必多加註意。本來,這件事也算是結束了,但江青這樣一追問,周恩來知道來者不善。

周恩來為此特地約見了江青,詢問對這件事的看法。江青說了一陣,周恩來聽出她是想利用這件事來發泄對於前一陣外交系統解放一批老幹部的不滿,因為她要求追查這一事件背後是否有後台。於是,周恩來說那就組織專人對此事進行一番調查,一切結論應當在調查之後作出。

於是,根據周恩來的命令,一個由公安、外事、商業部門抽調人員組成的調查組成立了,開始了為時43天的調查。當時現場也沒有安裝錄像探頭,進入王府井大街也不必登記,外行人想想簡直是沒法調查的。可是,調查組還是迅速查明了參加百貨大樓和東風市場圍攻羅馬尼亞遊客的大部分人員,調查觸角甚至一直伸到了上海汽輪機廠,把顧敬芝驚得目瞪口呆,只道要折進局子去吃免費飯了。

調查報告分別送到了江青和周恩來辦公室。江青一看這件事並不像她想象的有後台之類,不禁失望,於是就說調查組的立場有問題。周恩來也看了報告,認為比較客觀。當總理知道江青對此很有意見后,就召集有關部門舉行了一個座談會,請江青也來參加。到場的還有李先念、姬鵬飛。

周恩來在會上轉達了毛澤東主席對於這次羅馬尼亞私人旅遊團來華訪問的表態:這是民間外交的一個成功,今後歡迎更多國家的私人旅遊團隊來中國旅遊。在條件成熟時,我們也應當組織類似的團隊去海外進行相同的活動。

這就給了與會人員一個信號:毛澤東是肯定這次接待工作的。於是,所謂的「圍攻外賓事件」也就沒有追究下去,只是把接待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提出來說了說,要求接受教訓,以後不能再發生類似情況。江青知道已經不能再做什麼文章了,於是也只好作罷。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Nicolae Ceau&351;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又譯壽西斯古和西奧塞古),羅馬尼亞政治家,是羅馬尼亞共產黨的成員,和喬治烏-德治一起反抗安東尼斯庫的法西斯主義親德、意政權。1965年喬治烏-德治逝世以後,他成為羅馬尼亞的最高領導人,直至1989年被殺為止。

齊奧塞斯庫在任期間實行獨裁統治,民主被剝奪,他還任命親戚為政府官員,在政治上手段狠辣。在外交方面,他保持獨立自主,與蘇聯保持距離,與中國友好,曾與周恩來、美國總統尼克松見面,並和以色列保持外交關係,譴責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統治時期侵略捷克。

儘管在外交上齊奧塞斯庫有許多成就,但是他經濟上的腐敗無能使得羅馬尼亞出現危機;而且齊奧塞斯庫居住於宮殿的豪華建築物中,過著豪奢的生活,與人民的一般生活脫節。而且齊奧塞斯庫還以秘密警察方式監視人民生活。1989年東歐共產黨紛紛倒台後,羅馬尼亞發生要求民主化的集會,也受到齊奧塞斯庫的強力鎮壓,結果引發更大的騷動。齊奧塞斯庫最後準備以直升機從總統府逃脫,結果被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委員會逮捕,他和妻子埃列娜·齊奧塞斯庫被以"屠殺六萬人民、積蓄超過十億美元的不當財產"等罪名,在軍事審訊后被槍決,並沒收所有財產。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沙發
shanren 發表於 2008-6-12 22:05 | 只看該作者
6-4后大屠殺后,全世界第一個表態堅決支持中共的就是齊奧塞斯庫(金日成是好幾天之後表的態),由於當時中共在世界上成了過街老鼠,齊的表態立即上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僅僅6個月後,89年12月,齊奧塞斯庫被起義的羅馬尼亞人民和軍隊推翻,成了過街老鼠,四處躲藏。國際上有不少人猜測他可能會去中國流亡。 中國外交部立即奉命聲明:「中國不會接受齊來華!」

夠義氣吧?

1、2天後,齊奧塞斯庫被捕獲,於89年聖誕節那一天被處決。由於6-4屠殺剛過不久,原本對齊不怎麼感興趣的北京大學生們對齊在6/4后的迅速表態記憶猶新,所以那幾天都抱著短波收音機密切跟蹤羅馬尼亞局勢和齊的下落。齊被處決的新聞一傳出,北京各大學的宿舍里就開始狂歡、大砸酒瓶子(取下令開槍的鄧小"瓶"之意),第二天早上所有的校園、宿舍里都到處是碎玻璃,估計全北京的高校里都沒剩下一個完整的酒瓶子! 中關村出現「反動標語」:「今天羅馬尼亞,明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主題

1226

帖子

51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5
3
luckyice2 發表於 2008-6-14 0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沙發 shanren 的帖子

肚皮不如陳水扁擋不住子彈,還是民主好啊.老陳活的多滋潤.老齊恨不生在台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2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