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范跑跑」無需道歉但須離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6-12 2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06/08/content_8326700.htm
2008年06月08日 09:37:38  來源:紅網   
   都江堰一名教師在網上發帖詳述自己在地震中棄學生而逃的經歷,得名「范跑跑」,並被眾多網友斥責。昨日,「范跑跑」在北京向情感上受到傷害的網友公開道歉,但他同時聲明這並不代表他向他的觀點道歉,他仍然堅持自己的言論並無不妥。(6月7日人民網)
   
    其實既然范美忠「並不代表他向他的觀
點道歉」,「仍然堅持自己的言論並無不妥」,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向情感上受到傷害的網友公開道歉」。因為眾多網友的意見也大致分成兩個陣營,反對范美忠行為及其想法的,還有理解和支持范美忠行為及其想法的,憑感覺可知反對范美忠的比較多,理解和支持范美忠的相對少一些。范美忠想道歉的當然是反對他的人們,可是反對他的人們在情感上並沒有受到范美忠的傷害,要氣憤的,要憤怒的,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反過來說,就事論事、就理論理,反對者也不需要向范美忠道歉;大家主要是在討論地震災難來臨時,范美忠該不該一個人跑掉而丟下學生不管。
   
    因為討論形成的意見並不是「一對眾」的絕對一邊倒,所以這場討論還是有社會意義的,顯然是不同思想、不同意識、不同原則、不同情感的交鋒,而不是某些人認為的只是「誠實」和「虛偽」的簡單對陣。我是反對范美忠行為及其想法的,也就是說我的立場是站在這一邊:作為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地震災難降臨時,范美忠不顧一切,自己逃生到安全的地方,完全是正確的,無可挑剔的,而且是應該的;作為一個社會學意義上的人,范美忠就有所欠缺了,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人無法脫離社會而存在的,范美忠說即使母親他也不會管的,至多「有可能」管下女兒,這樣的想法在社會學上就錯了。
   
    范美忠更加錯的是他作為一名教師。正在課堂上講課,仰慕他講道理頭頭是道的學生正在聽他傳道授業解惑,憑教師的職業道德,范美忠應該組織學生一起逃生,有經驗的逃生是有希望的逃生,有組織的逃生是更有希望的逃生,最後自己逃生。這並不是說誰的生命更寶貴,而是教師的職責。范美忠說教師的職業不神聖暫不論,而說教師的職責僅僅是上課那是站不住腳的。既然學校有義務負責學生的安全,那麼就不能說教師對學生的安全沒有責任。譚千秋、張米亞、瞿萬容、杜正香、何代英、蒲斌、向倩、袁文婷……這許多老師在地震中為了保護學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說他們除了愛心外還有責任感。
   
    因此范美忠無需道歉但須離職,離開教師這個職業,因為他不願意接受教師的全部職責,所以不符合從事教師職業的條件。這不是要范美忠丟下飯碗,而是說范美忠不適合做教師;其實范美忠能夠從事並且已經從事過其他職業。范美忠的同學說他選擇從教是個錯誤,這個結論說對了,但說原因是范美忠無法推行其教育理想卻分析錯了或者說是歪打正著對了,因為范美忠的教育理想可能會貽誤他的學生。范美忠所在學校的校長說范的行為沒有錯,理論錯了,其實該校長也錯了,因為他否認了教師作為學校職工的一員有責任負責學生的安全。某地規定餘震來時監考老師有責任負責考生疏散,這就完全正確。
   
    范美忠說「逃生的行為也屬於本能」沒有錯,但他在這次地震中自顧自逃生不完全是本能,還包含了習慣,包含了「只管自己,不管他人包括母親」的習慣,因為上次火災逃生是只顧自己的,而且在討論中他是很平靜地表白即使母親也不會管,我相信他這是真誠的,災難臨頭時他是真的不會管母親的。范美忠說他會和學生好好交流這件事,由學生做出自己的判斷他是否留任,「如果多數學生不同意我繼續做老師,我會主動辭職!」這就太幼稚或者太理想化了,他怎麼做到向他「現在和未來」所有的學生描述事情的實情並得到全體學生的沒有情面因素和考慮不周以及持續不變的判斷?學生在換,想法在變啊。[柏文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3: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