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曆史] 6月11日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6-11 0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戊戌變法開始(1898年) —————
    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隨著民族危機日益加深,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他們通過上書皇帝、創辦報刊,組織學會、設立學堂等辦法,鼓吹變法維新,影響及於全國。
    1898年6月11日(清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頒詔「明定國是」,宣布變法。
    16日又在仁壽堂召見康有為,詳談變法步驟,並任命他在總理楊門章京上行走,可專摺奏事。康有為以著書進是方式,參與政事,指導變法。
    光緒帝陸續發出數十道改革命,至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是為「百日維新」。變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觸及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官傣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抵制,終於以發動政變、那拉氏復出坐殿、新政廢於一旦而告終。
    戊戌變法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哲學和自然科學,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塞爾維亞國王和王後遇刺身亡(1903年) —————
    1903年6月11日,塞爾維亞國王亞歷山大和王後馬欣於貝爾格萊德的皇宮中被殺死。這起刺殺事件是塞爾維亞軍方和政府高級官員組織的革命計劃中的部分。軍方宣布彼得·卡拉喬爾傑維奇王子為國王。大多數觀察家相信塞爾維亞政府會表示同意。
    雖然由於刺殺計劃嚴格保密,許多細節無人知曉,但是人們相信,亞歷山大國王意欲將軍事學院從貝爾格萊德驅逐出去,從而激怒了軍人。因此,在他宣布憲法停止生效這個事件後,軍方開始密謀這次刺殺行動。
    這些由馬斯沁上校和米斯切斯上校率領的謀殺者於午夜沖進皇宮,向所有企圖阻止他們的人開槍射擊。沖入國王臥室時,刺殺者連開數槍。王後當場斃命,國王中彈後又活了數小時,終於在早晨4點死去。
    這次軍事政變選在6月11日舉行,為的是紀念亞歷山大國王的外祖父的弟弟邁克爾國王遇刺34周年。邁克爾國王是被卡拉喬爾傑維奇家庭派人殺死的。卡拉喬爾傑維奇家族·直不斷反對執政的奧布廉諾維奇家族。有關的報道表明,塞爾維亞人民歡迎奧布廉諾維奇家族統治的結束,期待著光明的未來。
   
陳獨秀因散發《北京市民宣言》被捕(1911年) —————
    陳獨秀和李大釗起草《北京市民宣言》,英譯文為胡適翻譯 1911年6月l1日,陳獨秀、李大釗等親自到北京城南遊藝園和「新世界」等地向群眾散發《北京市民宣言》。
    宣言說:「中國民族乃酷愛和平之民族。今雖備受內外不可忍受之壓迫,仍本斯旨,對於政府提出最低之要求,如左:(1)對日外交,不拋棄山東省經濟之權利,並取消民國四年七年兩次密約,(2)免徐樹錚、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段芝貴、王懷慶六人官職,並驅逐出京。(3)取消步軍統領及警備司令兩機關。(4)北京保安隊改由市民組織。(5)市民須有絕對集會言論自由權。宣言最後說:「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達此目的。倘政府不願和平,不完全聽從市民之希望,我等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惟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之改造。特此宣告,敬求內外士女諒解斯旨。」
    當日,陳獨秀被暗探逮捕。8日,陳曾在《每周評論》上發表文章說:「世界文明發源地有二:一是科學研究室,二是監獄。我們青年要立誌出了研究室就入監獄,出了監獄就入研究室,這才是人生最高尚優美的生活。」


陳獨秀和李大釗起草《北京市
民宣言》,英譯文為胡適翻譯
   
中俄蒙簽訂《恰克圖協約》(1915年) —————
    1915年6月7日,中、俄、蒙三方在恰克圖共同簽訂《中俄蒙協約》。這是自1914年9月8日中、俄、蒙三方恰克圖會議以來的最終結果。
    《中俄聲明文件》簽訂後,根據文件的規定,中、俄、蒙三方於1914年9月8日起在恰克圖會議,解決各項未決問題。中國代表為專使畢桂芳、駐墨西哥公使陳錄,俄國代表為駐外蒙總領事密勒,外蒙代表為喇嘛達錫劄布。三方各自提出了條約草案,其爭執的要點在於鐵路、郵政、稅則、司法訴訟等具體問題。6月7日,三方終於達成協議。
    《恰克圖協約》商定:外蒙承認中俄聲明文件及另件,承認中國的宗主權;中俄承認外蒙自治,不在外蒙駐軍及辦理殖民;外蒙仍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汗名號受中華民國大總統冊封,外蒙公文使用民國年歷,兼用蒙古幹支紀年;外蒙有權辦理一切內政及與各國訂立工商條約,但無權訂立政治與土地關系的國際條約;中國商民運貨入外蒙不納關稅,但須按當地規定交納各項貨捐;中蒙、中俄人民間發生訴訟,由中蒙、中俄雙方會同審理;《俄蒙通商章程》繼續有效。
    協約在形式上取消了外蒙的「獨立」,代之以「自治」,但外蒙仍有權與外國締結有關工商條約,俄蒙商約依然有效。
    《協約》簽定當天,袁世凱宣布冊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汗,所有外蒙王公喇嘛的爵職名號一仍其舊,赦免所有參加庫倫獨立之人。
    9日,庫倫活佛致電北京政府取消「獨立」及國號年號,北京政府於庫倫設辦事大員公署,任命都護使,於恰克圖、科布多、烏裏雅蘇臺設佐理專員公署,任命佐理員。中國對外蒙恢復了名義上的治權,喧囂一時的外蒙問題至此暫時告一段落。
   
徐世昌提出辭職(1919年) —————
    1919年6月11日,民國總統徐世昌向國會參、眾兩院提出辭職。
    他在辭職咨文中說:關於對德和約,「原擬全約簽字,惟提出關於膠澳各條聲明保留,此項原屬不得已之辦法。但體察現情,保留·層,已難辦到。。.....內審國情,外觀大勢。惟有重視英、美、法各國之意見,毅然全約簽字,以維持我國際之地位。。.....惟是國內輿論,堅拒簽字,如出·轍,。.....欲以民意為從違,而熟籌利害,又不忍坐視國步之顛躓。此對外言之不能不引咎者·也」。
    關於上海的南北和會,他說:「乃滬議中輟,群情失望,在南方徒言接近,而未有完全解決之方;在中央欲進和平,而終乏積極進行之效。。.....此就對內言之不能不引咎者·也」。
    同日,參、眾兩院議長李盛鐸、王揖唐親自登門退還徐大總統的辭職咨文,並聯名通電:「查現行約法,行政之組織,系責任內閣制,一切外交、內政,由國務院負其責任,大總統無引咎辭職之規定。且來文未經國務總理副署,在法律上不生效力。當由盛鐸、揖唐即日躬賚繳還,籲請大總統照常任職。」當天,段祺瑞也親至徐宅挽留。
    各地挽徐電內容,一是挽徐,二是表明對德和約簽字的態度,三是表明對再開南北和會的態度。支持對德和約簽字的有安徽督軍倪嗣沖、山東督軍張樹元、黑龍江督軍鮑貴卿、福建督軍李厚基、山西督軍閻錫山、四川督軍劉存厚、甘肅督軍張廣建、淞滬護軍使盧永祥。一度反對簽約的江西督軍陳光遠、察哈爾都統田中玉,轉而支持簽約。他們主張:「今保留一層,既萬難辦到,則兩害取輕,不得已簽字,亦無不可。」
    奉系張作霖、豫督趙倜、湘督張敬堯、浙督楊善德等,在通電中除對徐恭維一番,不能去職外,皆敷衍搪塞之語。
    12日,《公言報》發表安福系「某君」的談話。「某君」以譏諷的口吻說:在當前的局勢下,「想大總統亦不忍拂衣而去,以負天下蒼生。此種咨文表示,只可當·種發牢騷之文字觀也」。
   
日本政黨政治開始(1924年) —————
    1924年6月11日,日本第一屆加藤內閣成立,日本進入為期8年的政黨組閣施政,即政黨政治時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力增強的壟斷資產階級要求政黨組閣,取代特權藩閥政治,鎮壓國內進步勢力。1924年6月11日在眾議院總選舉中獲勝的憲政會等資產階級政黨組閣,憲政會總裁高藤高明任總理大臣。
    此後至1932年,先後建立以眾議院議席位數為基礎的第二屆加藤內閣(1925一1926)、若規禮次郎內閣(憲政會,1926一1927)、田中義一內閣(政友會,l927一1929)、洪口雄幸內閣(民政黨,1929—1931),若規內閣(民政黨,1931)、犬養毅內閣(政友會,1931—1932)等,主要由政友會、民政黨總裁輪流出任總理大臣,實現以眾議院多數黨執政的所謂「憲政常規」。
    政黨政治並未改變日本政府對內鎮壓、對外侵略的基本方針,但也與軍部時有摩擦。1932年5月法西斯軍人發動政變,推翻犬養內閣,政黨政治時代至此結束。
   
「七君子」被控參與發動西安事變(1937年) —————
    1937年6月11日和6月25日,江蘇高等法院兩次開庭對沈鉤儒等人進行審理,硬說他們和西安事變有密切關系,事先與張學良有「勾結」。
    張學良同情救國運動,曾與沈鈞儒等有過一兩次接觸,共同討論過抗日救亡問題,在「七君子」被捕的前幾天,全救會曾致電張學良,希望他火速堅決要求中央援綏抗日。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楊虎城揭示的主張,與全救會的主張又完全相同,並要求立即釋放沈鈞儒等人。
    據此,起訴書對沈等羅織「十大罪狀」,其中一個重要罪名,就是「勾結軍人,謀為軌外行動,馴致釀成巨變,國本幾乎動搖,名為救國,實則害國」。
    「七君子」和他們的辯護律師們,除在答辯狀中駁斥了起訴書的誣陷之詞外,還在法庭上據理抗爭,與檢察官翁贊年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致要求向張學良進行調查。但翁一再重復老調:「已在起訴書上載明,不必調查。」此時,被告的20名辯護律師全體起立,表示抗議,審判長朱宗周宣告暫時退庭評議。


在獄中高歌的六君子,左起:李公朴、鄒
韜奮、沈鈞儒、章乃器、王造時、沙千里
   
蘇聯名將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害(1937年) —————
    6月11日蘇聯名將圖哈切夫斯基被殺害圖哈切夫斯基1893年2月16日誕生在斯摩棱斯克省多羅戈布日縣阿列桑德羅夫斯基莊園的貴族家庭。圖哈切夫斯基的父親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沖破封建貴族家庭的傳統習俗,同在他家莊園做工的貧衣女兒瑪芙拉·彼得羅夫娜結了婚。
    圖哈切夫斯基搬到莫斯科後,開始進入一所十年制學校,讀六年級。由於他熱衷於軍事,違背他父親讓他學習文科的意願,由普通中學轉入了莫斯科葉卡捷琳娜第一武備學校。他在這裡受到了嚴格的初等軍事教育,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該校畢業,圖哈切夫斯基在亞歷山大軍校經受兩年極嚴格的軍事訓練,又以優異的成績於1914年從該校畢業,並獲中尉軍銜。軍校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彼得格勒近衛軍謝苗諾夫團的後備營。不久,圖哈切夫斯基被派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線,因奮勇殺敵,六次獲獎。1915年2月19日,謝苗諾夫團遭到德軍強大炮火的攻擊,圖哈切夫斯基所在的七連,全部被殲,他同其成員·起被俘。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面對革命與反革命的抉擇,他毅然選擇了革命的道路。他的選擇,早有思想基礎。早在2月革命之後,在德軍英戈爾城堡的集中營裏,他們見到了列寧寫的致受難中的被俘同誌們的傳單。
    捷克白匪軍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革命分子的支持下,在伏爾加河中遊·帶發動叛亂。當時列寧尖銳地指出:「東線的勝敗將決定革命的命運。」在這緊急關頭,列寧於1918年6月27日把圖哈切夫斯基派到東部戰線第一革命集團軍司令部。他在極其艱苦困難的條件下,肩負起組建·支正規化的革命軍隊的重任。在政治委員古比雪夫的幫助和影響下,年僅二十五歲的圖哈切夫斯基勝利地完成了組建軍隊和消滅敵人的任務。
    1918年8月末,列寧被敵人刺傷。此時,圖哈切夫斯基正率領第一集團軍在列寧的故鄉——辛比爾斯克作戰。圖哈切夫斯基和紅軍戰士為報仇雪恨,以無比憤怒的心情,一舉攻克了敵人重兵固守的辛比爾斯克。在養傷中的列寧,得知東線的捷報,在復電中高興地表示:「我的故鄉辛比爾斯克的收復,是包紮我傷口的一條最有效的最好的繃帶。我頓時覺得精神極好,力量驟增,我祝賀紅軍戰士的勝利,並代表全體勞動者對他們付出的一切犧牲表示感謝。」
    由於圖哈切夫斯基在東方戰線戰功卓著,1919年1月,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他為南方面軍副司令兼第八集團軍司令員。圖哈切夫斯基親臨前線,有效地組織部隊反攻,在第九、第十集團軍配合下,全殲克放斯諾夫的哥薩克白匪軍。
    高爾察克匪軍為策應外國幹涉者和白匪軍在南線的進攻,於1919年3月,在東線又發動了新的攻勢,使東線再次告急。
    圖哈切夫斯基因有在伏爾加河一帶作戰的經驗,1919年3月24日,他又被調到東部戰線。4月5日,他被任命為曾與高爾察克交戰最多的第五集團軍的司令員。
    4月10日,東部戰線的紅軍重新作了部署。圖哈切夫斯基第五集團軍劃歸以伏龍芝為首的南方集群。第五集團軍在圖哈切夫斯基率領下,經過頑強戰鬥,越過了烏拉爾,攻克了車裏亞賓斯克。
    1920年1月,羅斯托夫和新切爾卡斯克被鄧尼金白匪軍佔領,使高加索戰線告急。由於列寧對南方戰線的關註,圖哈切夫斯基被任命為高加索戰線的司令員。
    這時的圖哈切夫斯基已經具備了戰勝捷克白軍、白衛軍和高爾察克軍隊的豐富戰鬥經驗。他制定的周密而科學的攻打鄧尼金的作戰計劃,又一次表現了他的軍事才能。2月,高加索戰線的紅軍向鄧尼金匪幫轉入反攻。3月末,圖哈切夫斯基率部全殲了竄入北高加索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沙發
jvmpzh 發表於 2008-6-11 05:08 | 只看該作者
彩雲飛老師~~ 今天wo早來上速成歷史課啦~~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6-11 04:03 發表 戊戌變法開始(1898年) —————
    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隨著民族危機日益加深,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他們通過上書皇帝、創辦報刊,組織學會、設立學堂等辦法,鼓吹變法維新,影響及於全國。
    1898年6月11日(清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頒詔「明定國是」,宣布變法。
    16日又在仁壽堂召見康有為,詳談變法步驟,並任命他在總理楊門章京上行走,可專摺奏事。康有為以著書進是方式,參與政事,指導變法。
    光緒帝陸續發出數十道改革命,至9月21日慈禧太後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是為「百日維新」。變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觸及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官傣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抵制,終於以發動政變、那拉氏復出坐殿、新政廢於一旦而告終。
    戊戌變法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哲學和自然科學,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



大陸百姓經過110年的奮鬥,今天的生活估計比過去這些年當中優越。當然有待改進方面也不少,關鍵是靠自己政府改革; 前車之鑒,外面說三道四不可取。

從大局看是樂觀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6-11 08:00 | 只看該作者
考古學家改行做急先鋒啦, 以後每天要點名哦     

大陸百姓經過110年的奮鬥,今天的生活估計比過去這些年當中優越。當然有待改進方面也不少,關鍵是靠自己政府改革; 前車之鑒,外面說三道四不可取。

從大局看是樂觀的~~


急先鋒說得好,既要改革同時一定要開放。愛國主義教育也一定要堅持!
從目前來看是形勢一片大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4
jvmpzh 發表於 2008-6-11 14:17 | 只看該作者
饒命啊!彩雲飛~~

烤牯架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