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通脹擔憂制約災區重建投入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6-10 18: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尚未過半,中國已經遭受了兩次惡劣自然災害。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國政府不得不增加開支用於受災地區的重建和基礎設施的恢復。然而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卻令政府官員不願向災區經濟投入過多資金,對於項目規模也採取了限制。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是中國近三十年來遭受的最嚴重自然災害,它也增加了這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今年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出口放緩和超過8%的高通脹本已令中國焦頭爛額,而今又增加了一項災后重建工作,這使得中國經濟要想保持在正常軌道運行變得更加困難了。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指出,此次地震給中國宏觀經濟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它鞏固了正慢慢滲透入北京決策層的保守思想。

在決策者們看來,無需通過一項全面的重建計劃來帶動僅略有放緩的經濟。王志浩談到,對於那些有助於抑制通脹但卻威脅到經濟增長的措施,比如進一步加息,決策層也是遲遲下不了決心。他說,每個人都有點焦慮。

政府已開始針對地震災區制定為期三年的重建計劃。今年的資金投入初步定為人民幣700億元(約合100億美元),大部分將從預算儲備金中撥付。中央政府還批准了2,500億元用於短期恢復工作。不過這些資金並不全都是新增資金:財政部已下令政府部門將行政開支削減5%,用於災區重建工作。

中國政府目前還沒有對重建工作所需的資金總額做出估計。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周三在一份報告中預測,這筆開支可能在5,390億元左右。然而地震引發的餘波還不止這些:很多中國人說,地震造成的損失程度由於許多建築物的低標準和低質量而被擴大了。災區校舍的倒塌尤其讓民眾憤慨。一些經濟學家指出,提高建築物抗震標準的全國性行動意味著國家需為此多拿出數十億美元的經費。

今年冬天的南方雪災已經引發了人們對基礎設施質量問題的關注。冰、雪、凍雨不僅使交通癱瘓,還切斷了中國18個省份的電力供應。就在四川地震發生之前的幾天,國務院還要求對電網標準進行適當升級,以提高它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hina Electricity Council)預計今年國家對電網的總投資將增加22%,達到約3,000億元。

所有這些開支與政府的「從緊」經濟政策都很難協調。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今年已連續三個月超過8%,這是1996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政府官員一再強調,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控制物價上漲,防止經濟過熱。但從去年12月以來央行就停止了加息,這表明實際政策的力度並沒有官方宣稱的那麼大。而災后重建也不一定就意味著政策會有所鬆動。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亞洲問題首席經濟學家馬博文(Glenn Maguire)認為,這並不是刻意為了刺激經濟,而是他們不得不這樣做;不過隨著重建工作慢慢展開,投資支出無疑會增加,這或許將幫助中國經濟在面對外部需求下降的大環境時,仍能保持10%以上的經濟增速。中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速為10.6%,低於去年全年的11.9%。

美國經濟放緩令許多小型出口商深受其害,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遊說政府放鬆信貸限制、減緩人民幣升值步伐。電力和建築企業紛紛要求政府加大投資和補貼,稱國內的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儘管如此,政府強調這些自然災害既不會改變經濟政策的方向,也不會動搖抑制通貨膨脹這一優先考慮的任務。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上周表示,雖然災區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但地震不會改變全國宏觀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中國央行在周二發表的研究報告中認可了這一觀點,指出此次受災地區在全國工農業產值所佔比重不到0.5%。央行還表示,美國經濟減緩對中國出口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像許多人想像得那麼大。的確,在政府官員和民間經濟學家看來,不管是南方雪災還是四川地震,它們對經濟的最大影響都是加劇通脹壓力,而不是阻礙經濟。

發改委表示,震后恢復和重建工作可能會推高鋼鐵、水泥等相關材料的價格。央行在報告中指出,將營造一種限制總體需求的環境,以此維護物價穩定。

儘管央行今年一直未有加息舉動,但它已通過指標來控制銀行貸款來為經濟降溫。雖然重建專項貸款迅速獲得批准(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周二宣布將向建築材料製造商提供480億元的貸款額度),但銀行的總體額度將保持不變。

Andrew Batso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