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盜版的成就——我國殲-11系列戰鬥機發展歷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op娛樂網          2008-06-05  
  
環球網今天發了一篇採訪平可夫的文章,聲稱近15年來中國非法複製了俄羅斯20種武器,包括炸彈、雷達、殲擊機、潛水艇,其中特別提了殲-11B戰鬥機、基洛級潛艇、A-100火箭炮和現代級驅逐艦的雷達。

雖然國內對平可夫一片喊打聲,但此人的問題主要在人品和分析能力上,打探消息的能力還是很強的。15年複製20種武器,這個消息進一步推敲能看出不少東西。

15年前是1993年,此前一年俄羅斯剛剛向我國交付了第一批蘇-27SK戰鬥機,要注意這批飛機是我國向蘇聯購買的,只不過俄羅斯繼承並執行了這筆合同。這批蘇-27SK給了我軍極大的震撼,對長期使用殲-6、殲-7,基本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我國空軍來說,它讓我們第一次有了對三代機的感性認識,第一次有了遠程作戰能力,第一次使用重型戰鬥機......這種震撼遠遠超過87年美國空軍F-16戰鬥機在北京機場做飛行表演時的轟動,是對我軍作戰體系的真正挑戰,空軍從此開始了持續16年的"獨立"運動,直到現今還在繼續進行。

購買飛機的同時授權生產談判隨即展開,剛開始俄國人不願轉讓生產技術,但我國明確說明若不授權生產那麼購買數量不會超過24架,俄國人這才無奈同意。瀋陽飛機工業公司下屬的601飛機設計局和112飛機製造廠具體負責國產化工作,仿製出的飛機就叫殲-11。95年仿製工作展開,97年裝配出最初2架,此後生產速度逐步提高到15架/年,國產化比率也不斷提高。

蘇-27SK畢竟是蘇聯80年代的產物,在使用數年後我軍也發現了它的一些重大缺陷。例如那時蘇聯偏重發展電子管導致其電子產品笨重落後,蘇-27SK安裝的N001雷達和紅外搜索頭重達半噸,而且性能極其低下(當然還是比我國92年時所有的機載雷達都好);AL-31發動機推重比只有7.2且不說,其壽命只有1500小時,連西方同類發動機的4成都不到;落後的座艙設備導致飛行員缺乏對戰場態勢的感知能力,座艙尺寸也不適應身材較小的我國飛行員;缺乏對地攻擊能力,飛機用途單一等等。

空軍的意見反饋給沈飛,殲-11的改進工作隨即展開。首先改進的是機載電子設備,重點提高了飛行員的態勢感知能力,以增強其空戰實力,改進后的飛機稱殲-11A。這個改型雖然空戰能力有所提高,但其落後的機體結構、機身材料、整體電子設備等方面的缺陷卻無法彌補,因此沈飛又發展了殲-11B多用途戰鬥機。

首先要批評沈飛。殲-11B設計的時候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建議601設計局採用蘇-30MKK的機體結構,以彌補蘇-27在跨音速階段機動性下降的缺陷並降低飛機結構重量,但沈飛拒絕了這個提議仍然使用老式蘇-27SK的機體結構,寧可降低飛機戰鬥力也要求個穩妥,真是不思進取。

殲-11B雖然機體結構不行,但其他方面的提高仍然讓它成為我國空軍最先進、最強悍的戰鬥機。其機載雷達與殲-10戰鬥機同屬一個系列,但更大的天線直徑讓它有更強的探測能力;雙發動機布局具備的較高整機推重比使其空戰機動性更高,能較好的彌補機動帶來的能量損失;運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和鈦合金構件,而且國產化率比殲-10有大幅度提高......由於配套發動機進度落後,因此早期生產的殲-11B仍然安裝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07年底或者08年初生產的就已經裝配國產渦扇-10A發動機。

殲-11作為我國空軍未來15年內的兩大主力戰鬥機之一(另一個是殲-10),其改進型的發展規劃早已作出,殲-11A為早期電子設備改進型,殲-11B為空戰型,此外還有艦載型、對地攻擊型等正在發展,改進工作將仍將會持續20年。殲-11系列有個天然優勢就是適合對地攻擊,它的多掛架、大載荷、長航程都是殲-10戰鬥機無法比擬的,因此後期改進型都會以增強多用途能力為主。

別看沈飛殲-11改型工作做得較好,但這並不能說明601設計局的工作有多出類拔萃,因為這些活並不是他們獨立完成的。蘇聯-俄羅斯時代蘇-27戰鬥機有前後兩任主設計師,非別是西蒙諾夫和科內舍夫,這兩個國際航空界的大牛人現在就常駐中國,您總不會以為他們是來退休養老的吧。沈飛研製殲-11B的時候曾把遇到的問題向蘇霍伊設計局諮詢,還遮遮掩掩的不作說明,結果被俄國專家一眼識破,不過據說此事的結果不錯,雙方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合作愉快。

1992年,那時候的中國軍隊真是土的掉渣,一個陸軍將軍見到蘇-27,居然驚呼:這麼大的飛機,能坐一個班吧。雖然蘇-27確實比殲-7大很多,但您也不能把戰鬥機當成運輸機啊。從這一句話,就能看出中國陸軍對現代化飛機的了解之少,更不要說什麼空地協同了。

引進蘇-27戰鬥機讓我國空軍至少提前十年獲得第三代戰鬥機,從而大大開拓了視野,也具備了向"攻防兼備"的現代空軍發展的基礎,為現在空軍爭取獨立戰役權埋下了伏筆。沒有這16年的發展,我國空軍就算裝備F-22戰鬥機和B-2轟炸機,也只能把他們當成殲-6和強-5來用,絕對發揮不出他們的戰鬥力。

而且隨蘇-27引進的AL-31發動機還大大加速了殲-10的研製進程,解決了新飛機研製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拖延進度的子系統,可見引進蘇-27對我國空軍裝備發展的促進之大。這絕不是單純的擁有了一種先進戰機,而是將我國航空產業整體拉進了20年。

對鄧二代,軍迷常提的一句話是"軍隊要忍耐",可又有幾個人看到他打下的基礎呢。

邱貞瑋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28

主題

1104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沙發
陳少 發表於 2008-6-6 10:12 | 只看該作者
《漢奸防務》瓶可孵的文章,不看也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65

帖子

2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6
3
我是兔子 發表於 2008-6-6 20:14 | 只看該作者
走自己的路,讓豬去哼哼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