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雄笑著回台灣了,看來他對這一次中國之行很滿意. 兩岸六月要復談了, 台灣人對未來經濟終於有夢可做了. 兩岸要包機直航了, 中國人要去台灣旅遊了, 資金可能會迴流了,內需可能會擴大了, 中資可能會去投資了, 通脹的痛苦可能會減緩了.
如果單純站在民族大義的立場看, 兩岸的即將復談,對中國的統一是不利的. 要想加快統一, 就應該在經濟上繼續封鎖台灣. 馬英九的上台,經濟原因大於政治原因. 台灣主流民意從96年到現在第一次出現了對中國的軟化. 歸根結底,就是經濟. 台灣經濟因為政治上和中國對抗而停滯,中國經濟這些年卻幾何量級的增長. 此消彼長, 尤其是對比韓國,我想台灣人此刻應該感受很深. 所以他們選擇了馬英九, 要利用中國發展經濟.
所以說,是現在台灣需要中國. 如果站在積極統一的立場,我們就應該抬高談判的價碼, 談判的前提不但是一個中國, 而且是未來終極統一. 如果台灣不接受, 那就繼續政治對抗, 經濟停滯, 直到他們態度更軟化, 認清現實, 接受談判前提.
可是這次中國沒這樣做. 不但沒抬高談判的門檻, 反而連一個中國都不提, 只提中華民族. 如果中國現在有一個極右的民族主義在野黨, 一定會對這次談判罵翻天的. 所以, 當吳伯雄回台灣和馬英九報告,說訪問大陸氣氛很好, 馬英九自豪的說這是台灣的軟實力, 看到這些,我就想笑. 典型的島民心態. 要想看中國的主流民意得去論壇看. 連李明博來中國都會感受氣氛很好, 但網上早把他罵翻天了.
所以台灣人不必怕中共, 至少共產黨對台灣算是溫和的, 而且是有大戰略思維的. 中國經濟封鎖台灣, 會讓美國人手裡的籌碼變多, 並且不利於現在轉型的緩和日本制衡歐洲的新亞洲戰略(這個戰略見仁見智). 還有, 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這次地震, 讓中國看到台灣島內還是有一些和中國有真感情的深藍民眾的. 他們才是我們的同胞, 為了他們, 中國也會於心不忍.
民進黨時期的台灣是為中國軍備更新服務的,現在的台灣是為中國新的大亞洲戰略服務的. 只要給台灣點經濟恩惠, 讓他在政治上別鬧事, 自己在島里怎麼玩都可以. 這樣,中國就有更多的政治籌碼實現自己在亞洲乃至世界上的戰略利益, 更好的為中國經濟服務.
換句話說, 台灣海峽是台灣的全部, 中國的大戰略是鞏固亞洲(所以緩和日本),制衡歐盟(西藏讓中國認清了現實), 競爭美國(戰略利益的不得以). 中國不會因為封鎖一個小小的台灣, 而影響這個大戰略的. 等到中國實力再有一個量級的增長, 台灣問題也許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至於台灣現在具體的經濟狀況, 以前也寫過,我不想細說了. 現在台灣主流民意選擇和中國接觸, 歸根結底,只有經濟原因. 什麼民族感情, 什麼血濃於水, 這些對於他們就是女人身上的胸針,來中國的時候帶上裝飾一下, 回家的時候放在抽屜里, 看也不看. (我說的是主流民意和那些想從中國獲取利益者,包括企業主和藝人, 不包括深藍. 國民黨尤其是馬英九能代表主流民意, 但不能代表深藍 )
台灣現在經濟上越來越依賴中國了, 他已經沒有本錢和中國繼續政治對抗了. 這也是大勢所趨, 沒辦法. 現在他們能炫耀的就只有民主了. 但願他們不要把自以為傲的民主變成民粹. 還有就剩中華文化了, 但願他們別愚蠢到自己剪斷和中國文化的臍帶, 如果那樣, 以後真的有一天萬不得已, 打他們就更不用顧慮了.
最後再羅唆一句, 很多人喜歡和台獨辯, 什麼政治,民族,歷史,地理,軍事,說的頭頭是道,但那些都只是紙上談兵, 對牛彈琴,什麼用都沒有. 而且台獨本身就是個假議題, 從李登輝的忽統忽獨, 到陳水扁的只說不敢做, 其實台獨只是政客獲取政治和選舉利益的工具. 他們喊台獨, 就象文革時候中國喊解放全世界受壓迫人民一樣, 聽聽算了,沒必要太當真. 台灣能否獨立, 關鍵是看中美, 和台灣人本身就沒關係. 那些被他們洗腦的台南台獨, 和文革的紅衛兵沒什麼兩樣. 而且大部分都是台灣的鄉下人, 經濟上的弱勢群體, 靠喊台獨來麻痹自己, 緩解自己的社會挫折感. 和他們辯來辯去, 多丟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