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運.地震.六四

[複製鏈接]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umar 發表於 2008-6-2 14: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葉蔭聰﹕奧運.地震.六四
─「國民教育」論者的貧乏 2008年6月2日






【明報專訊】有人說,2008年過了不到一半,環繞?中國的大事接二連三,令人喘不過氣,到了6月,誰還會關心19年前的「八九民運」?

中港兩地的大媒體,合奏「主旋律」,牽動你我的情感,但瞬息萬變。北京奧運早已設計好的舉國歡騰,因為西藏騷亂的爆發,頓變成維護國家主權的激昂,面對支持西藏自治或獨立的抗議,愛國狠勁再加一把,紅旗緊握,保護聖火,揪出與打擊「賣國者」。激昂到了極點,卻遇上四川大地震,死傷枕藉,舉國哀慟。北京政府除了忙於救災,還要防止地震牽引出來的大危機,蓋過了奧運。奧運是紅色,怎與地震的黑色相接?難得官方想出了點子:「四川加油,中國加油」。

愛國陣營有時也挺「愛美(國)」

國家民族情感跌盪起伏,教育者本該出場,讓大家重新理性審視情感的背後。自稱最關心中國的「國民教育」論者當仁不讓,可是,世界變了,彈的調子竟是一成不變。

教聯會主席黃均瑜先生最近在《明報》寫了一篇文章,我滿心期盼,「國民教育」在新形勢下到底有什麼新議程,可是,得到的答案仍是:繼續培養香港人的民族歸屬感,增強「國力」;被殖民過的香港人,被視為「歸屬感」先天不足。

黃先生的老調,配上了他努力「引用」的美國哈佛大學通識教育改革報告。想不到愛國陣營雖然愛國,但有時也挺「愛美(國)」。美國不應是普世的標準或權威,不過,參考一下亦無妨,然而,要參考,就不要歪曲別人的本意。既然黃先生開了這個題,就讓我看一下這份報告有什麼參考價值。

我上網下載了這份名為「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的報告,它由該校文學及科學學院的一個專責小組去年撰寫的。行內人該知道,通識教育的本意絕非要保持國力。報告強調,通識教育概念來自西方人文傳統的liberal arts,關心人如何實踐自由。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令人「反省自己的信仰、選擇,對自己的預設及動機更自覺,並保持批判態度,在解決問題上更具創意,對身邊的世界有更敏銳的觸覺,更能自我充實了解發生在他們個人、專業及社會生活的各種議題」。(頁一,關於推行通識教育的理由)

要反省「中國崛起」帶來什麼後果

中國人今天不是生活在抗日戰爭,沒有必要時刻喊?「起來!起來!」。反而當「中國崛起」變成一種信仰、一種普遍預設時,我們更要反省:它會帶來什麼後果?海外「紅衣」愛國憤青的民族主義是可怕還是可愛?如果對抗藏獨人士是一片丹心,那麼,圍毆韓國人則怎麼也說不過去了,不少人更形容為「國恥」。他們的「雄性」姿態不止對?外國人,還要製造內部敵人,恐嚇及圍攻王千源及陳巧文,不見得是文明之邦所為。

哈佛報告沒有說民族歸屬感是對還是錯,但它清楚指出,應讓學生體驗多元,而非沉醉在自己的同一信念及身分,要時刻保持「疏離感」(sense of alienation)(頁二)。活在西方媒體支配的世界,我們開始學會對CNN等西方傳媒有疏離感,這是對的,它們失實報道中國,嚴辭批判也是應該的。但是,我們是否有同樣的勇氣及能力批判中央電視台的官方宣傳,以至香港人是否能警覺本港電視台大量轉播央視新聞呢?

疏離感並不是要對世界冷漠,反而更要了解。我不明白黃先生為何讀不出哈佛這份報告對美國布希政府的愛國主義充滿警惕,它意識到作為大國的美國,更不應自我中心,要理解不同的文化社會。今天,許多中國人(包括黃均瑜)也視自己為大國了,所以我們更應謙卑,漢人主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舉「一個中國」的時候,是否有好好理解非漢族的文化與社會?我們漢族為什麼以為「幫」西藏發展了經濟,藏人便應感恩戴德?我們知道藏人怎樣看開放改革嗎?

通識教育期望學生不止停留書本認識,知識的增進應該導向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報告當然清楚指出。黃先生有提及,說參與即為國家貢獻,但他卻漏說了報告強調的「批判」(critical)態度,也遺漏公共生活的參與(participation in public life)。

「六四」不是一件不相干的往事

四川地震發生以來,「一方有難,八方呼應」的情感動員外,內地已在爭論究竟多少是天災,多少是人禍。不管結論如何,都不該由政府說了算,政府政策、體制及社會發展大方向都有值得公眾檢討之處。地震的預防、監測、預報是否存在問題?如何準備下一次更大規模的自然災害?大規模的城鎮建設與規劃是否忽略了自然災難的因素?學校的設計與建造是否太和稀泥?我們的軍隊人數及作戰軍備有餘,但救災的民用專業設備及能力上是否不足?活躍的中國公民自動請纓前往救災,前所未有地發揮出公民力量,中國人該如何爭取更大的公民社會活動空間?

從這些角度看快要來臨的「六四」,那便不是一件不相干的往事了。當年的學生就是要在民間的位置,爭議國家的發展——解決貪污問題、新聞自由、結社權利、爭取民主改革。今天民間的爭議雖與19年前不同,但本質是沒有變的。與哈佛通識教育報告提及的理念是一脈相通的,也不是什麼創新想法,在任何大學,甚至我們香港中學的通識教育文件也可以找到,因為,這本是公民社會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黃先生細心讀一下該份報告,我想不到任何理由他會反對。

愛國陣營可以避談「六四」,甚至可以支持官方說法,但他們沒有權利把「國民教育」變得如斯貧乏,矮化成只是一味講民族感情,輕批判思考。如果是這樣,不止八九民運不合時宜,現代中國歷史(包括中共自己的革命歷史)也可丟進垃圾桶,中國發生什麼大事,我們也毋須思考,只需視之為媒體賣給我們的「愛國」產品。

21

主題

1331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沙發
WinterDog 發表於 2008-6-2 14:50 | 只看該作者
就怕獨立思考了以後, 卻偏偏與被"矮化"被"貧乏"的國民教育殊途同歸, 不一樣的思想過程卻得到了一樣的結論, 更怕某些人為了追求所謂的獨立思考, 反而忘卻了真理本身~
豬要養肥了再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356

帖子

25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5
3
j2008b 發表於 2008-6-2 20:36 | 只看該作者
After seeing what happen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the collap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the "free Iraq war" as well as the Tibet riot, people who participated in or supported the Tiananmen square demonstration before have now realized that the action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to stop the "6.4 incident" is right.

The system in China is 精英體制, 精英主政. This is the system most suitable to China. If you are capable enough and
wish to serve people, then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become a 精英 (outstanging person among your peers) first.
If some one is not a 精英, then he/she is just one out of 1.3 billion people. He/she could still raise his/her view  for the 精英 body to consider but cannot force the government to do what he/she want  as the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1.3 billion of people not just for those who have big voice. Nowadays, Chinese people have already had the freedom to raise their views through many ways for example internet websit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815

帖子

17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5
4
賣文不賣身 發表於 2008-6-2 23:54 | 只看該作者

海外「愛國者」中不少人其實是為了錢

生意啊,父輩的家業啊,自己的好日子啊,真要他們付出什麼,比如捐比沒錢的人更多的錢時候,全是啞巴了。看看中國富人榜上那些人,捐了多少?中國的既得利益者都是一個脾氣,老百姓的事情不管,主要是嘴上喊「愛國」(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356

帖子

25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5
5
j2008b 發表於 2008-6-3 00:37 | 只看該作者
#4: You are wrong. Most  海外愛國者 are scholars/students who support China simply because they know well both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love their motherland where they grew up. On the otherhand, some 賣國者 usually earn their living by 賣國賣身 and criticising their motherland for the interest of certain anti-China powers/agencie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