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多家西方媒體記者在災區經歷感動和淚水(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5-25 07: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5月24日 世界新聞報


一名路透社記者在震中汶川縣映秀鎮進行採訪。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駐中國的許多外國記者紛紛前往災區進行採訪。他們用鏡頭、用文字記錄著有關中國人民全力救災的過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也感染了這些西方記者。《世界新聞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許多西方記者都對迅速及時的「中國式救災」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們的內心也不知不覺和災區人民連在了一起。

  20家外國媒體奔赴四川

  為了讓更多的受眾了解四川災區的真實情況,中國國務院新聞辦聯合外交部、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台辦等部門,邀請了20多家中外媒體記者組成採訪團,於15日晚前往四川進行採訪。

  這20多家媒體中包括德新社、路透社、《紐約時報》等西方主流媒體。此外,另有20多名境外記者先於採訪團抵達成都,加起來,參與四川災情報道的外國媒體共20家。

  路透社駐京記者馬克就是採訪團的成員之一。剛從四川災區回到北京僅兩天的馬克,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採訪時,沙啞的嗓音中透著一絲疲憊。但一說起在災區的採訪經歷,他馬上變得興奮起來,「我所看到的一切都令人震撼和感慨」。

  據馬克介紹,為了全面報道汶川災情,這次路透社記者幾乎是全體出動。「駐京辦公室里所有的攝像和製片人,在地震發生當天就都去了四川」。而馬克由於剛剛結束對奧運火炬珠峰傳遞的報道,所以晚於同事3天抵達了災區。不過,這位有著20多年採訪經驗的老記者,很快便進入了狀態,16日凌晨5點就和同事們開始了一天的採訪工作。

  「不忍心再讓他們說下去」

  外交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華寧告訴本報記者,16日上午,採訪團來到漢旺鎮上的東方汽輪機廠進行採訪。地震發生時,這家大型工業基地的廠房不幸倒塌,4000多名職工被埋在廢墟下。

  雖然有過多次採訪地震的經驗,也曾報道過1999年的土耳其大地震,但馬克還是被這慘痛的一幕深深觸動了。他說:「當那些充滿淚水的臉龐在我的鏡頭前出現時,我明白他們正在遭受的痛苦,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不忍心再讓他們說下去。」

  俄通社—塔斯社記者索羅維諾夫也是本次中外記者採訪團的一員。索羅維諾夫說,他在東方汽輪機廠採訪時,遇到了一位70來歲的老奶奶,老奶奶每天步行一個多小時來到廠區,期待被埋在廢墟下的兒子能夠活著出來。她指著倒塌的車棚下的一輛自行車說,她的兒子每天就是騎著這輛自行車上班的。

  老奶奶在接受採訪時,眼裡始終含著淚水。索羅維諾夫和在場的其他記者,都爭先握住她的手,不斷安慰這位年邁的母親。索羅維諾夫說,在返回的路上,幾乎沒有記者說話。當一名中方工作人員問及一名德國記者的感受時,這名記者面色凝重地搖了搖頭:「Not so great(不太好)」。

  「中國的救援工作很出色」

  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政府迅速開展了救援活動。「中國式救災」讓西方記者深感敬佩。

  德新社記者樊廷告訴本報記者:「我看到很多中國軍人以及從其他地方來的人在實施救援,所以我想,那些被埋在廢墟中的人並不孤單。這些救援人員盡了最大的努力,中國的救援工作很出色。」

  索羅維諾夫認為,中國的災后救援工作緊張有序。他16日前往德陽市採訪時,看到沿途幾乎所有的車輛都掛著抗震救災的標語,儘管路上的車很多,但秩序井然。「車廂里、車頂上,滿載著大包小包的礦泉水、餅乾、速食麵。災區的吃穿用品很充足」。

  路透社的馬克也對中國救援能力印象深刻,特別是那些勇敢的中國解放軍戰士。馬克說:「我身處中國軍人之中,除了見證他們的專業精神外,也感受到他們的友善和認真。」

  馬克還提到,幾天前他和自己的母親通電話時,母親還問起中國的救災情況。他告訴母親,災區到處都有水和食物供應,到處都能看到醫生們在照顧受災群眾。「我告訴母親,看起來中國並不是特別需要國際援助,因為她自己的救援行動是如此順利和迅速。」

  另外,救援人員不放棄任何挽救生命的機會,也讓西方記者深受感動。來自法國《觀點》周刊的蒲皓琳女士說:「每個人都充滿信心地在盡全力搶救生命,這非常好。」

  感慨中國領導人的敬業

  四川地震發生后,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馬上趕赴災區,此後他一直輾轉於四川省內,在災區一線指揮搶險救援。1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抵達四川災區,慰問災區群眾,並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細心的外國記者一直關注著中國領導人在災區的一言一行。俄通社—塔斯社記者索羅維諾夫高度評價了中國領導人的敬業精神:「我們能看到中國政府抗震救災的決心。中國總理溫家寶每天花這麼長的時間工作在災區第一線,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睡覺。」

  還有一些西方記者注意到了中國政府在此次災情信息處理方面的變化。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駐京記者孔安說:「這次中國政府對災情比較公開,媒體的報道也很及時,有些是非常深入的,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時時刻刻都在經歷感動」

  「在災區採訪的這些外國記者,可以說每個人都從心底里被觸動了,他們的報道也都帶有自己的感情。」外交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華寧對《世界新聞報》記者說。

  瑞士記者弗雷德13日晚上就趕到了重慶,第二天又奔赴成都。那些樂觀向上的災區人民,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看,在綿陽的體育場,那些孩子們還在玩遊戲,這一幕是最感人的。我的父母對我在這裡採訪也有一些擔心。我想跟我的父母說,我很想念他們,尤其是看到這些受災的中國家庭,我更覺得能和親人在一起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最後,弗雷德用中文對本報記者說:「加油,中國!」

  英國電視4台駐京記者林夕也是13日到的四川,地震發生前她正在英國休假,一聽到消息,她就立刻買機票飛回了中國。

  「當我從網上得知汶川發生地震后,我的心也在流淚。我在當地的一所受災小學採訪時,看到一名遇難學生的父母正在為他們的孩子哭泣,這一幕永遠定格在了我的腦海中。這所小學的學生雖然經歷了可怕的災難,但他們想上學的願望並沒有破滅,所以我希望他們能夠有美好的未來。」

  路透社的馬克當了20多年記者,按理說對什麼事都能以冷靜的態度對待,但這次在四川,當他看到來自各地的志願者時,他的心還是軟了。「儘管我是一名正在工作的外國記者,但我還是和受災群眾一樣領到了水和食物。我覺得現場的所有人,包括戰士、救援人員、受災群眾和我自己,我們都被團結在了一起,我時時刻刻都在經歷著感動。」

  新聞背景 / BACKGROUND 全身心投入救災報道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不僅是中國媒體拼搶的新聞熱點,同時也是外國媒體聚焦的重點。為了獲取第一手的信息,一些西方記者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深入地挖掘有關災情的一切信息。

  徐竹萍是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製作人,地震發生后,她特意從華盛頓趕到了四川災區做採訪。在17日的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她一直在關注堰塞湖是否會因北川地震而決口的問題,省政府的人告訴她,目前已經制訂了疏導方案,人員如何轉移也都有所計劃。但「較真」的徐竹萍還是有不少問題要問:「什麼時候轉移呢?」「現在堰塞湖的情況怎麼樣?」「這一地區有不少堤壩,這些堤壩目前都安全嗎?」「現在已經開始放水了嗎?」

  不停的提問,讓人看得出她的執著。「我們有專門的小組在監控這些大壩,大壩建設時也考慮到了抗震性,有些已經放了水以減少危險。」在終於得到這樣的滿意回答后,徐竹萍才離開發布會現場。

  路透社的馬克任務也很繁重。長期積累的經驗告訴他,打出充足的時間,是做出好報道的前提條件。馬克通常在凌晨五六點出發採訪,工作要一直持續到深夜。16日那天晚上8點,馬克和其他記者一起去什邡市的一個受災群眾安置點採訪。採訪完成後,已經是深夜11點了。不過,馬克等人還有餘下的報道要做,等到一切完成的時候已經是凌晨2點了。那幾天,馬克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記者們有時還要面臨可能的危險,但在這種情況下,報道永遠是第一位的。據外交部新聞發布處處長華寧介紹,有一次她帶領中外記者採訪團在重災區漢旺鎮採訪,救援人員在一片坍塌的樓房中發現有生命跡象,命令大家立即前往救援。4名中外電視記者目睹這一幕,立即跟隨救援隊趕往現場。

  到達現場需要穿越數百米的街道,兩邊是隨時可能因餘震而再次倒塌的殘破樓房。街道深處還要穿過一片沒有完全倒塌的居民樓,幾名記者不顧危險進入內部拍攝。救援隊暫未發現倖存者,卻仍冒險以接力的方式,從一條河溝中將一具死者遺體搶運上幾米高的斜坡。4名記者的鏡頭完整地記錄下了全過程。

  (黎萌/趙全敏)

12

主題

1039

帖子

22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5
沙發
esayshoes 發表於 2008-5-25 23:1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enperu 於 2008-5-25 08:41 發表
只要他們遵守職業道德就行.

國貨掛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95

帖子

32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3
3
Jxzsheng 發表於 2008-5-26 0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chenperu 的帖子

只要他們還有一點道德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60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4
4
bjguy 發表於 2008-5-26 10:33 | 只看該作者
以後要他們多來看看,免得光坐在CNN/BBC/ABC//////的辦公室里,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815

帖子

17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5
5
賣文不賣身 發表於 2008-5-30 06: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xzsheng 於 2008-5-26 03:16 發表
只要他們還有一點道德就行了。



不要把別國的新聞記者想的都很爛,要比懶,全世界都知道糧食畝產13萬斤是上了《人民日報》頭版的,還有照片呢。道德在哪裡?千萬別說是幾十年前的事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

主題

4021

帖子

348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480
6
sam333 發表於 2008-5-30 11:01 | 只看該作者
多報道真相,不要胡編亂造,實事求是,堵絕誹謗就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69

帖子

1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6
7
thankskaren 發表於 2008-5-31 03:03 | 只看該作者
Don'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what western medias have to say about us  --- 只要他們還有一點道德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485

帖子

10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
8
yifan98 發表於 2008-6-2 04:54 | 只看該作者
他們感動有什麼用,發回來的東西還不是被槍斃和改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