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生猝死引發的思考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5-30 2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離家旅遊、讀書,是很多青年人嚮往的美好經歷。最近在南美國家厄瓜多旅遊的幾位英國年輕人遭遇車禍,喪生海外的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語言中心的中文部主管項驊接受BBC採訪時,提到該大學一名中國留學生因為趕論文,沒有安排好休息時間,在洗澡時猝死的悲劇。

天舒:事故是怎麼發生的?

項驊:那是去年年初發生在學校宿舍里的悲劇。這位中國留學生來讀一年的研究生課程,當時要趕學校的作業,可能三天沒有好好的休息,又跟朋友出去玩了一下,回來后洗澡的時候一下子昏過去了,就再沒有醒過來。

這件事情在校內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因為這個學生過世的時候才23歲。她家人立刻趕了過來,學校也延遲了同學們交論文的期限,所有在這裡的中國學生都很吃驚。

天舒:在國外學習生活壓力確實很大,尤其是在要考試交論文的時候,壓力就更大了。平時同學們是不是對這點都沒有足夠的意識呢?

項驊:我覺得這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也有很多個人的因素。對於有些學生,可能是選的課程相對來說比較多,有些課程平時的作業也較多,那麼學習的壓力自然就比較重;但有些學生可能是自己沒有特別好的安排作息時間,比較拖拉,留到最後才拚命的努力,這樣的話如果是體質比較弱,那身體一下子就承受不了了。

總體來說,學生們應該知道怎樣合理去安排時間,因為畢竟中國學生在英國,相對來講不象國內老師盯得那麼嚴,還把上課時間和作業都幫你安排好。在英國學生要靠自律,一般來說,你有三個星期的時間交一篇論文。有的同學覺得三個星期的時間還早啦,沒關係的,然後等到最後一個星期的時候,才覺得不行了,那就已經來不及了。

天舒:所以出門在外,沒有家人朋友關心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那麼學校方面對於國際學生的幫助,尤其是在學業上或者心理上這方面的幫助又做得怎麼樣呢?

項驊:每個學校都有他們不同的服務項目。比如在布里斯托爾大學,我們有專門的國際學生的心理諮詢,另外還給學生提供不同的服務。例如在學生入學時,會給他們一個簡單的介紹,告訴他們到哪裡可以找到相應的服務人員。

就系裡來說,會有一些語言上的支持,比如給你一些簡單的英語的矯正。一般來說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輔導老師(personal tutor),專門有人來關心你的學習情況。中國學生相對來說可能都比較好面子,覺得如果自己的成績不是特別理想或者在語言表達、寫作上有一點壓力的話,不會去問別人,因為好像顯得自己特別的差。這種觀念上的問題應該多引起注意。

天舒:除了你說的中國學生比較好面子,比較害羞,另外也可能和中國人的傳統有一些關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似乎求助與老師的習慣不多。

項驊:我覺得你說得對。還有一個可能是嫌麻煩,這也許是一種理念的關係。我覺得在國內這樣的服務也應該有,但不象在國外這麼的普遍,在國外有專門給學生進行心理諮詢的服務,這個相對來說在國內可能比較少。

從國內過來的學生,沒有意識到他可以有這樣的機會跟老師交談,或者覺得這些老師都是陌生人,跟陌生人談他自己學習上的困難也覺得比較難開口。我想這可能是觀念上還沒有轉過來,可能覺得和陌生人交談他自己也不會受益,就沒有這個慾望去嘗試。

天舒: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有,所以需要學生自己不斷調整在時間上和心理上的壓力。

項驊:我想,到國外學習的話,不光要在學習和生活上做調整,還要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因為在外全部要靠自己,很多學生可能一下子適應不過來,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們。很多學生在家裡習慣凡事靠父母,那麼一下子到國外會很不習慣獨立生活。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