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花八門:中國留美學生就業抉擇多元化

[複製鏈接]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6-15 0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 五花八門:中國留美學生就業抉擇多元化 星島日報[/c]

  

每年暑期過後,美國的高等院校就開始迎來送往。在南加州的各大學府,每所學校照例是有少則數十、多則上百的大陸留學生以博士或碩士的身份步出校園。《星島日報》報導,近年這些來自大陸的專業人才,在留學生涯結束后的發展選擇上,已經越來越呈現出多元的趨勢,棄理從文、棄文(理)從商,上網單幹或下海回國,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以致一位早幾年畢業的大陸留學生望洋興嘆說:「他們機會比我們那時多,腦筋也比我們那時靈活,他們算是趕上了。」

  剛剛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李文(化名)告訴記者,他早在一年以前準備博士論文之前,就已經下海註冊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公司,通過網路購進和推銷一些與專業不相干的商品,頗掙了一些錢。現在他儼然成了令人羨慕的醫學博士,卻既不打算留在學術界搞科研,也不想出去掛牌行醫,而是欲罷不能地想下海經商,並希望利用自己的專長,在方興未艾的電子科技市場上獨樹一幟。

  李文的選擇,令他的早五年畢業的師兄感慨萬千。這位師兄原在國內就已經是某家軍醫院的西醫醫生,但到美國后這些學歷和履歷都要重新獲得。

  這位師兄表示,求學全靠微薄的獎學金支撐下來,何曾有過找機會開公司賺錢的念頭和膽識?畢業之後更是一門心思做住院醫師、抱鐵飯碗,什麼苦都肯受,什麼忍氣吞聲的事都肯做。他覺得相隔短短五、六年的兩代留學生,從裡到外真的有很多不同。

  但加州理工學院生物系的博士候選人、前任中國學生會主席申華章卻不認為新一代的大陸留學生有什麼明顯不同於前一代的特質,而寧願相信是時代提供給了他們不同的機遇。申華章表示,今年加州理工學院同往年一樣,大約有20多名大陸研究生畢業,他們中間絕大多數是博士,也有一小部份是碩士畢業。他說,與前幾年相比,明顯的不同恐怕是來自大陸的本科生增多,因此每年以學士學位畢業的大陸留學生也要有十幾個。

  申華章認為,前幾年的留學生與最近這幾年的一樣,畢業所面臨的選擇無非是留在學術界或找工作這兩條路,但不同的是,「以生物係為例,前幾年工作市場不景氣,畢業后的唯一出路只有做博士后」,現在工作比以前好找,高科技行業又帶來越來越多的機會,由於電訊市場和電腦網路科技的發達,這些行業的人才資源市場一直是供不應求,所以生物系、化學系等理工科系高材生轉入這些領域的例子屢見不鮮,轉而從事金融、證券諮詢工作的也不少。這些人可以依仗自己所受的程度複雜的專業訓練,以極短的時間來應付新領域的專業知識,在把握市場需求時成為弄潮兒。

  新一代的大陸留學生否認他們比師兄、師姐們更「實際」,卻認為更多是因為外界環境在改變而引起的適應現象。除了機會增多以外,他們普遍認為中國國力的上升,也使他們在美國的境遇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他們眼中的留學生老大哥、老大姐的形象,都是「五、六個人合住一個宿舍,還要打工糊口」。而目前這些來自大陸的留學生,雖然仍然是拿獎學金,但來美時兜里揣幾千美金安頓費成為常事,「至少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不再需要周濟國內的家人了」,申華章說。

  南加州大學USC政策計劃與管理髮展學院的應屆博士候選人郭超是五年前入學,他認為自己正是所謂「上一代」大陸留學生和「新一代」的分界。他表示,在他之前的大陸留學生中,不靠打工維持學業的是少數;在這幾年的留學生中,打工的已經非常少見。而自己正在「打工」的郭超,打的也竟然是「政府工」--他目前是美國勞工部一項福利救濟培訓項目的個案經理,藉此機會有目的地接觸美國底層社會,目光遠大地要為自己回國做非營利組織這類前驅性事業打基礎。講到他們這新一批大陸留學生的特徵時,郭超表示,是「在生計問題不再重要時,開始關心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2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